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运用

2021-01-10孙国隽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念

孙国隽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对于幼儿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该理论为指导,积极拓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空间,让孩子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倡从童年“爱科学,学科学”,并学会在发现、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儿童科学的核心品质,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推进幼儿科学教育。

【关键词】生活教育 幼儿 教育思想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79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很多特色鲜明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有极大的价值及优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倡导教师对幼儿加强科学启蒙教育,着力提升幼儿的科学综合素养。根据《纲要》的精神与“生活教育”理论,笔者认为一线幼儿教师应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来学习科学,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

一、幼儿科学教育中“生活即教育”理论的作用

1.为幼儿营造优美的户外环境。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依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虽然设立了专门的科学发现室,但科学教育不能限于室内。幼儿生活的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素材,任何能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事物与场所都应该是“科学发现室”。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花园的空间,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管理和收获的过程,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教学时教与学相结合。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强调教与学的结合,使幼儿通过参与来获取知识。由于幼儿自身的认知体系还未发展成熟,他们会对所接触的事物存在生疏感。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活动,利用各感官合理协作,培养幼儿思考、认识、操作、观察等相关能力。另外,教师还需重视与幼儿进行适当的互动,使用肢体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在相互信任和理解中消除思想上的冲突。

3.在生活教育过程中渗透科学教育。幼儿平时在幼儿园的生活非常丰富,如散步、做操、吃饭、游戏等活动中都含有一定的科学教育内容。教师可在空地上种一些花草和蔬菜,从种子埋入土中到发芽、再到长成的各个时期,都可引导幼儿对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了解。教师还可在收获季安排幼儿进行蔬菜运输的游戏,在就餐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所食蔬菜的名称。教师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能够引导幼儿认识自然和了解生活,并在实践中培养幼儿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使幼儿不断进步。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1.充分利用生活环境创设生活情境。陶行知先生强调:“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发展学生的活本领”。教师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1”和“许多”、对应关系、分与合等,教师可以将幼儿担任值日生的具体活动引入到“分”与“合”的教学中,将枯燥的分与合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所学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幼儿体验科学探索的价值。为了实现幼儿生活活动的科学化,教师应增强随机意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探索、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室内创设相适宜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比如“按图形分类”的科学教育活动,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上优势的特点,教师可将图形设计成图形娃娃,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住房子”生活情境,巧妙地将房子设计成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幼儿帮助图形娃娃找到相应的家。

2.灵活调动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参与热情。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个轻松活泼的科学教育活动氛围,灵活更新科学教育的内容,使得科学教育活动源自幼儿生活,并引导幼儿积极地使用现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科学,发现科学。比如,在“按量排序”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搬迁之事融入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有关于搬家、楼层由低到高排列的感性经验,通过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3.设计、投放生活化的科学活动材料。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给予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科学活动材料是科学教育的载体,是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概念、诱发幼儿大胆探索科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在科学活动区设计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材料的探究、发现、操作中进行活动,探究科学活动的规律,形成科学概念。教师应在布置环境时有计划地把数字、形状、顺序等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用美丽的图案呈现出来,使科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诱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教师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科学就在生活中,从而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比如,幼儿园的墙饰可以用几何图案拼凑而成,等等,或是教师可以设计以“美丽的公园”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游戏,让幼儿学习有关“数”的科学,让幼儿在拼一拼、讲一讲、议一议中进行科学探索。这样的区域活动游戏,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解放了幼儿的眼、口、手、脚、空间、时间,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明确了幼儿教育发展和创新的方向,能有效解决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冲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对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幼儿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落实和贯彻生活即教育思想,由此促进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蒋玉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思考[J].知识文库,2020(22):54-55.

[2]张晓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J].读写算,2020(13):40.

[3]曹慧丽.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

[4]鲍茜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好家长,2019(32):66.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解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传递真爱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