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的情境化教学
2021-01-10王枝明
王枝明
【摘要】新课改倡导现代教育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知识,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地采取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 情境化教学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90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但是却没有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体验以及主动探究。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并且导致整个课堂十分枯燥而缺少活力。在现代教育中,情境化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来让原本比较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有趣,从而便于学生吸收。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地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有趣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原动力,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来说,若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课堂上,若是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话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保持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细胞呼吸”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什么水果长时间储存之后会丧失甜味,为什么萝卜放久了会变成空心”来供学生思考和谈论,通过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答。在他们讨论、思考以及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很自然的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学习当中。这种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建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学习。
二、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构建教学情境
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其实就是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其他人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在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在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其实已经在化学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并对这一知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等他們在生物的课堂中进一步了解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动手实验了。
再比如在学习如何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学生其实已经了解过有关DNA分子结构方面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再引导他们一起制作相关模型,则可以使DNA分子的结构更加直观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情境化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
三、构建合适的问题情境
(一)构建生动形象的问题情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的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其实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还比较抽象。若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无法收获较好的成效。在这个时候,若是教师可以积极地构建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形象,使比较深奥的知识更为浅显易懂。而这便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节内容的时候,针对合成多肽时所需要的61种tRNA和以及这条多肽所运输的20种氨基酸间的对应关系,若是仅仅只是单纯地讲解,那么学生是很难深刻理解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举这样的例子:现在,老师想要成立一家快递公司,需要在班上选择20名同学,并且为他们分发61辆运输工具。这些分配的工具,只能够他们自己使用。而在这一情境当中,教师选中的20名学生就代表氨基酸,而配发的车辆则代表tRNA。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tRNA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构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其实就是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联系生活当中的问题。通过去收集生活当中的问题来合理地将其转变为生物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其实涉及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这一条件。为了便于学生对这一条件的理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便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分析和探究。例如,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用盐或糖拌凉菜、腌菜等情境,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和归纳细胞失水的条件。之后,再联系生活当中给萎靡的植物浇水后,植物可以快速变得新鲜的现象,让学生去归纳细胞吸水的条件。这种以结合生活实际去构建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三)适时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来构建问题情境
在时间不断推移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想要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那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引入社会当中的热点问题,适当地变更生物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比如在学习“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病毒的结构和营养方式等知识。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病毒引起疾病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可以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而有关病毒的取材,则可以选择这两年被人们熟知的新冠病毒,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积极地构建教学情境,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其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也是一门艺术。若是教师可以确保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便可以保证学习效率。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来构建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高中生物高效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下),2019(09):166.
[2]陈文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设计[J].高考,2019(23):48.
[3]林新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9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