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

2021-01-10渠孟璟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模式研究数字图书馆

渠孟璟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可以说,数字化图书馆是新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相继制定了适合未来国家发展的数字化图书馆模式。我国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常年依托于国家的资金投入,模式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体现市场需求。本文结合了我国国情需求与现阶段发展需要,探析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模式,积极构建更具智能化、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数字图书馆。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新时代背景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18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5G、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世界范围内信息资讯的共享、共存与共融。由此,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可以说,数字图书馆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不但兼备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向全社会、群体及个人提供必要的阅读与信息服务,还融合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访问、数字阅读等综合服务。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应是在不断拓宽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建设基础上,建立拥有社会公共信息中心和文化枢纽的数字图书馆。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性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有很多自身独有的基本特点和功能性。

(一)信息资源数字化

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把信息存储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载体转换为磁性介质的电磁信号,继而为读者及用户提供全面丰富的电子文档。电子文档的呈现形式不仅限于文字记录,还可储存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信息在计算机中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编码,可以较好地压缩利用信息存储空间,改进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检索效率。

(二)信息传递网络化

所谓数字图书馆,是把藏书众多且体积巨大的图书馆数字化并集结于互联网中。显然,数字图书馆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产物,拥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方便快捷、体积小且存储量大。读者及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需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即可随时进行信息检索,开展数字化阅读。

(三)信息内容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是依托于现代大数据技术,将所有已纳入系统的数据型信息资源实现了共通[1],凭借着资源类型多,涉及范围广,资源共融共享等自身优势,已然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信息资源共享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更是数字化图书馆的终极目标[2]。

二、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

(一)充分利用好国家的资源投放

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重点规划项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支持、投放的资源对其整体的规划及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们应充分合理地应用好相关投放资源,响应国家政策,把握和确定投放范围,加强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建设并开发样板机构,从而不断推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效率。

(二)确定明确的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方向

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和明确,当前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定位是社会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作为新时代社会化服务与发展的重点平台,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具备社会大众开放性,为更多的社会群体及个人获得数据信息提供服务。其次,应当有计划地开发并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现代商业属性,全面合理地应用现代化商业管理模式,對各部门职责进行准确的优化与分配,从而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的高效率运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部分相关收益性的产品与信息服务,逐步提高新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商业价值。第三,应进一步鼓励相关人员及研发机构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的版权制度,在确保版权人利益的客观前提下,依托网络科技及数字化技术的提升不断强化管理机制,制定更具创新性的数字图书馆全新发展模式。

(三)积极构建开放型发展模式

在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资源投放的同时,我们还应鼓励适当、适度地放权,提倡资本及相关投资人介入,积极争取和应用全范围、全方位、全社会的有力资源,整合相关数字与应用技术人才,不断拓宽数字化图书馆的辐射领域,扩大数字化图书馆的影响范围,加快推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与此同时,还要合理发挥和利用好数字化图书馆的应用性、商业性和公益性等价值,能够将相关科研成果及时投入其中,进行实际操作与应用,从而进一步扩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合作范围。

(四)加强合作与共享,制定完善的服务体系

数字化图书馆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其核心价值得以不断强化,即在于数字化信息与资源的优化整合。基于此,首先,我们应着力推进各方优质资源的共通、共享与共融,多方面开发相关资源、信息的互动与交流平台,促进全国各地的数字化图书馆皆可实现同步、同向发展,确保社会各界人士均可以通过平台获得优质的信息交互与互动服务,让数字化图书馆在未来发展及建设方面更加全面,具备完善的数据化分析、整合、运用及服务能力。其次,在数字化信息及资源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并有效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属性,根据当地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建立“以用户为本”数字化服务体系,并伴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努力改变和优化数字化图书馆的传统运营模式,实施创新发展举措,促进新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升级、转型及发展,从而真正将其打造成为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五)实施智慧化信息管理,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数字图书馆在未来发展方面可以朝着三维立体结构方向发展[3]。首先,必须打好信息资源基础,积极构建可以反映所有资源信息全貌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便于实施管理时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用户检索。这就要求需要先对数据库里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归纳、划分和整合,根据不同特点开展分类,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资源信息库的管理体系;其次,在对用户进行统一化管理的同时,还要设置不同的有特色的人性化服务内容,用户管理系统既要有对用户的有效识别功能,确保用户顺利登录,又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全面的智能服务;另外,还要建立清晰的导航系统,对数字图书馆内的众多信息资源进行清晰明确的指示,便于其检索功能的快速实现;最后,要尽快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数据统计系统,通过对各类资源的量差异、用户浏览记录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在科学分析中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向好发展。

三、结语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的综合体现。数字化图书馆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重视度也在逐年提升。不可否认,数字化图书馆在国家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必须结合国家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发展模式,使数字化图书馆的实用性、普及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进我国数字化信息技术及数字信息事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建立拥有社会公共信息中心和文化枢纽的数字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健.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图像资源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21):38-39.

[2]王燕娇,麦淑平.基于Web2.0技术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44(05):20-24.

[3]余桂香.数字图书馆的科学规划与发展模式探究[J].黑龙江史志,2014(21):265-266.

猜你喜欢

新时代背景模式研究数字图书馆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