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对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2021-01-10王雪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文环境美育高职院校

王雪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中,教育相关部门倡导教师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还应该重视艺术学科教学工作,如音乐和美术等艺术课程,因为艺术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对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环境 美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14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尽可能地采用创新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和应试教育模式不同的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中,教育相关部门倡导教师应基于德、智、体、美、劳这几大方面培养学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面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美术是一门受诸多学生青睐的课程,在教学美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对此门课程有较浓厚的兴趣。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人文环境建设能为美育教育扩展教学范围,能感化学生以及提供教学资源等内容。

一、人文环境建设能为美育教育提供教学资源

在高职阶段,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美术知识经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计划地扩宽美术教学范围,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

近些年,教育相关部门倡导教师应重视美育教育,从美术课程的角度来看,美育教育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美术是一门教学范围广泛且教学内容丰富的课程,在教学美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绘画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高效地学习美术课程,同时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重视美育教育,这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都以随意的态度对待美育教育,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如若学生缺乏审美能力,则很多学生都不能领悟美术学习的意义所在,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并不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创作出高质量的美术作品。而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中,美术教学工作受到了教育各部门的關注,这主要体现在他们不仅关注教师执行教学的过程,还体现在他们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多高职院校都尤为重视人文环境建设,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文环境建设能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教学氛围。美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如若教师仅凭语言讲解的方式给学生灌输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或是和审美相关的知识,并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使他们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美丽。

人文环境建设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只有学校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据笔者观察,虽然部分教师也能认识到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所采用的方式不够妥当,导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多教师都会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教师不断地给学生讲解和美育相关的知识或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美术作品,虽然这样的方式的确能促进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但长久下去,很多学生都会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质的美术作品相比,人文环境具有生动、直观且真实的特点,教师基于人文环境开展美育教学工作不仅能节省教学时间,还能为学生提供最为优质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渐渐打开自己学习的眼界并增长见识。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其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开展美育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完全占据教学时间给学生传授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很多学生都只能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还会陷入繁难的学习环境中,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并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在教师所执行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人文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教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基于相应的环境学习,如若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或是提供一些抽象的美术作品,则很多学生都不会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反学生都会感受到美育教学内容较为生硬且缺乏一定的生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环境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宜的美育教学环境,这样学生才能紧跟教师的授课步伐高效地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人文环境是学生接受美育教育的外围环境,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地参考,使得学生能直观地接受美育教育。

二、人文环境建设能感化学生

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中,教育相关部门越发重视美丽校园的打造,即倡导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和文化学科不同的是,在教学美术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体会过程,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体会相关内容,他们才能形成对美术学科的深刻认知,同时学生才能基于自己的认知和体会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因此,人文环境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化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并加深对美术学习的体会。开展美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简单地说,审美能力指的是学生对身边事物以及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很多学生并不能站在专业的角度或是运用美术专业知识欣赏美术作品,审美能力的缺失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绘画能力。

据笔者了解,学生审美能力较低不仅包含他们自身的原因,还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极大的关联,在开展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善于运用人文环境这一教学资源。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在适宜且优美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萌发学习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人文环境是感化学生的重要资源,在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学生才能轻松且愉悦地进行学习才能更快更好地接受美育教育。优美的人文环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这就要求在开展美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人文环境,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所启发,相比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内容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人文环境更易于感化学生,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美术教育。教师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才能由衷地体会到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文环境的美观性,很多高职院校在设计校园环境时都会遵循美术设计原理,因此,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所蕴含的美术价值,只有学生站在美术专业的角度欣赏人文环境,他们才能深受感化并学习其中的设计原理,提高其绘画能力和设计能力。如若时间和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在班上举办交流活动,即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分享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审美情况,从而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

三、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人文环境建设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即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美学创作,并通过学生创作的作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更能反映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高职期间引导学生基于校园实地人文环境进行设计和创作,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校园人文环境能给予学生一个最佳的参考。由于高职学生年龄稍大,很多学生都已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和想法,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人文环境建设的机会,使得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美术的成就感,并且在实地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当然为了保证学生人文环境建设的效果,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进行图纸设计,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确定最佳设计图纸,确保所设计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由于高职学生缺乏一定的设计经验,因此,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助。

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人文环境建设对开展高职美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化学生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运用人文环境教学资源,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人文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小晴.人文环境建设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高士慧.强化学校人文环境美育,促进高职学生审美体验[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03):82-83.

猜你喜欢

人文环境美育高职院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创设及其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
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
美育教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