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
2021-01-10李瑾瑜
李瑾瑜
摘 要: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是莫扎特晚期的一首经典作品,这首奏鸣曲具有自然、平易近人的特点,同时也符合维也纳古典音乐细腻、高雅的风格特点。为此,本文展开研究,在了解曲子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所学钢琴知识,从曲式结构及风格特点等对乐曲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掌握乐曲中旋律的变化,最后从断奏、装饰音、力度及速度、踏板与音乐的处理等角度分析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对提升该曲演奏水平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K570第一乐章;曲式结构;演奏音色;演奏技巧
前言:
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是著名音乐作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在晚年所创作的一首經典作品。在莫扎特晚年时间中,生活比较拮据,与早年间生活相比日子过得比较清贫。这种奏鸣曲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作,呈现出平易近人、自然舒缓的特点,也符合了维也纳古典音乐高雅及细腻的展现特点。所以,笔者结合所学的《音乐论文与写作》课程,一方面通过对作品的曲式结构及风格特点进行,掌握作曲中旋律的变化及情感的波动,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对该作品的弹奏,从断奏、装饰音、力度及速度、踏板与音乐的处理等角度分析钢琴奏鸣曲《k570》的演奏技巧,来实现音乐学知识与演奏技巧的融合,为真正提升自身钢琴演奏技能提供导向作用。此外,通过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分析,来将《音乐论文与写作》课程的知识进行融入,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
一、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音乐特征
笔者结合所学的音乐学知识,从曲式结构及风格特征两个层面来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这也为后续演奏技巧的掌握提供了铺垫。
(一)曲式结构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快板(Allegro)奏鸣曲式,降B大调。
呈示部,主部主题1-12小节,连接部12-23小节,副部主题23-35小节,结束部35-45小节,Coda67-80小节。
展开部,80-100小节,属准备165-200小节,Coda200-209小节。
再现部,本乐章无再现部,主部主题133-149小节,连接部149-155小节,副部主题155-165小节,结束部165-200小节,Coda200-209小节。
(二)风格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很多知名作品,其中奏鸣曲是其经典代表风格。纵观莫扎特一生创作的19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具有自身明显的风格特征。他与贝多芬的戏剧性及传奇性有所不同,以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及理解作为创作的心路历程,以音乐的方式来向世人进行呈现,来造就出一些平易朴实却不失优雅的优秀作品,打造出自己风格的奏鸣曲。
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k570》是他晚年创作的一首作品。第一乐章在整体上呈现出欢快的曲式,为作品的带入提供了铺垫;第二乐章采用了舒缓的旋律,曲式结构中采用了ABA的结构,来营造出一种悲伤痛苦、忧郁的浓浓情感;第三乐章是运用了缩短或者回旋的曲式结构,在演奏中给听众呈现出一种优雅、轻巧的感觉。钢琴奏鸣曲《k570》作品是莫扎特奏鸣曲的经典之作,与其他奏鸣曲之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中均采用了三部分的创作结构,开头运用奏鸣式的创作方法,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带入感;第二部分则运用一种慢一拍的形式,曲式结构采用ABA的呈现方式,给人一种伤感或者悲伤的情感释放,最后通过简短的奏鸣曲来彰显出莫扎特优雅的气质。整个乐章在情绪上是一种欢快、悲伤、欢快的特征,在速度上呈现出一种快、慢、快的节奏特点,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弹奏风格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弹奏经历,来从装饰音、断奏、倚音、速度及力度、踏板等对弹奏技巧的运用及音色把握展开分析,从而为更好的弹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提供实践价值。
(一)装饰音
装饰音是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中的惯用方式,也体现了莫扎特作曲创作特点。莫扎特之所以形成这种作曲风格,是由于受巴赫音乐风格特点的影响,在钢琴曲中运用装饰音,来使得整个曲目不占时值。通常而言,钢琴奏鸣曲中融入装饰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彰显出瑞色音乐的风格,然而莫扎特在创作中将自身的经理及情感带入其中,这一点尤其到了晚年创作的作品中更为体现。莫扎特晚年作品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中,可以明显感知到他在作品创作中的喜怒哀乐。除此之外,莫扎特通过运用装饰音,时而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感觉,时而营造一种紧张压迫的感觉,来通过情感的多重变化使得中心主旨更加确定。在此以“颤音”为例,来对其展开分析。
颤音作为钢琴音乐中的一种常见装饰音,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也是源于莫扎特工作的风格。通常而言,颤音采用TR来标记与旋律音之上,在演奏过程中,为了保障演奏二度及原始的曲调在顶部可以实现快速重复的交替,颤音得以运用。除此之外,颤音还会根据钢琴音乐作品中情感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通过风格分析发现,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的第一乐章在整体上是一种欢快轻松的感觉,其中每一乐句像一首完整的话语,所以在进行颤音弹奏时,在保证弹奏自如流畅的基础上,需要体现出一种感情深邃、意境悠长的体验。当演奏需要一种较快的颤音时,演奏者应借助于琴键的弹性原理,轻轻指压琴键底部位置,来充分利用琴键回弹这一短暂时间,来实现颤音的快速演奏,这个动作是借助于手指下压的力量实现,无须通过手臂或手腕的过度发力来进行动作带入。我在实际演奏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的第一乐章时,发现很多弹奏着在弹奏中指法掌握不好,我结合自身的练习及老师的指导发现颤音弹奏需要借助手指按压即可实现上述效果。弹奏颤音的过程中指法要保证正确,比如在该乐章的74小节中,对于la、so颤音的弹奏,可以借用三连音的演奏方式,来通过2、3手指均匀的用力,来感知音色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带入一些节奏开展练习,提升弹奏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重音作为第一个开头,在实际进行弹奏中,要运用轻松的态度进行演练,不需要刻意用例,从慢速开始,循序渐进来提升,最终实现由节奏的快速,这样不会产生一种快慢交叉的混乱感。
(二)断奏
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的第一乐章中,共包含顿音、跳音、半跳音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断奏。在奏鸣曲中,每个乐段所需要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一样,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跳音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基于不同所需,来营造出一种真实细腻的情感特点,展现出良好的音乐氛围。上述三种音由于在弹奏过程中方法不同,触键方式也有所差异,所以音色也有所不同。其中顿音及跳音的区分度最大。顿音是一种灵活而短暂的特点,在演奏中呈现的音色比较强烈,音域效果要强于跳音。而跳音则是对指尖用力方式要求比较高,要求指尖力量需要全部运用其中,才可以实现跳跃式的感觉。而相对上述两种之外,半连音对于音色的要求比较柔和,演奏中可以实现较好的控制,类似于水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作品第16-20小节中,将圆滑奏音与跳音来进行对比分析,使得不同音色在演奏中呈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每一个圆滑奏前后一个独立的跳音,通过交叉来实现演奏中的紧凑感,使得演奏富有弹性,体现出小连线的一种轻柔及委婉,从而使得奏鸣曲作品《k570》的第一乐章更加富有戏剧性。
(三)力度与速度
速度与力度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演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是一种优雅、高贵的体现,在一种相对平和的环境下来演奏出一种和谐美、安静美,因此在速度及力度上要求轻缓及柔和,避免出现过度用力的现象。
快板(Allegeo)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第一乐章的速度标记,因此要求在演奏这一乐段中速度应控制在120-126之间。而在力度标记上,是从f到p之间的过渡,是一种缓和的方式,没有强烈的音色变化。与此同时,在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第一乐章时,有许多十六分音符,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尤为注重。在弹奏过程中,延续了巴洛克时期触键的用力方式及特点,保持一种均匀的节奏,使得用力具有穿透性及颗粒感,避免出现过大的音量或者尖锐音色,这样与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本质相背离。
当演奏上述谱例时,为保证音色效果,应将触键位置锁定在指尖,在触键时要保证快速,手腕及手臂保持一种放松的状况,指尖用力要清晰,能够分辨出手指与手指指尖的音色差异,声音要清脆,产生一种古代钢琴所打造的“颗粒感”,不要出现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倚音
在莫扎特奏鸣曲中,短倚音及长倚音是两种常见的形式,前者在呈现方式中分为两种,一种出现在本音时值的范围之内,另外一种则是与主音时值保持相同。而长倚音在钢琴音乐中运用十分罕见。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570》第一乐章中,所有的短依音均与节拍保持一致,没有超前或者滞后效应,与演奏的声音实现了无缝衔接。
(五)踏板及音乐的处理
踏板的使用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是很少见的,这是因为古典时期的古钢琴还没有踏板得发明,直到十八世纪中期,一些小型的类似于踏板的手控制器才被少数人使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没有踏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踏板的运用就不会有好的作品诞生。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多用浅踏板,这样,在短时间内踏板的使用让观众感受不到踏板的插入。如果踏板没有正确使用,它将使声音混沌拖沓。所以在莫扎特奏鸣曲中,踏板的应用应该与奏鸣曲的创作意图和奏鸣曲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在某些音符上合理踩一点踏板,会使音乐更具有莫扎特风格。
“中庸”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主要特点。在创作过程中,不附加冗余动作,让情感在演奏中真是流露,这一点与面无表情的钢琴表演形成良好的对照,受到 了人们的追捧及喜爱。莫扎特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在音乐处理过程中,干脆利落,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华丽、流畅的感觉,仿佛在向娓娓道来故事情节,通过装饰音等不同音阶的运用来保证每个音送至听众的耳朵中,运用左右手指多变的弹奏技法,营造出一种对话交流的听觉体验,焕发着一种朴实、自然的光彩,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一脉相承。
结束语:
莫扎特作为知名的钢琴作曲家,是推动西方古典时期钢琴音乐发展的代表人。莫扎特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是自身一种生活经历及情感融入的体现,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对钢琴奏鸣曲莫扎特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进行分析,掌握了作品中的曲式结构及旋律特征,明晰了奏鸣曲三段式的情感变化及速度交替,同时将课程所学知識融入至演奏训练中,从装饰音、力度与速度、断奏等方面的弹奏风格分析,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方法,来实现演奏中音色的绚丽多彩,体现出音乐作品的高雅,溯源是莫扎特音乐本质!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郭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演奏浅析[J].钢琴艺术,2009(06):31-32.
[3]乌黎.技巧和人文的结合—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风格浅谈[J].内蒙古艺术,2011(01):83-84.
[4]刘佳琳.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休止的巧妙运用——以《K570》第一乐章为例[J].戏剧之家,2015(22):84-85.
[5]铁云婵.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11):109-110.
[6]鹿鸣.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曲式分析[J].艺术品鉴,2015(07):207.
[7]刘佳琳.莫扎特五首晚期钢琴奏鸣曲中复调织体的分析与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8]陈耀飞.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J].北方音乐,2018,38(09):55.
指导教师: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