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1-01-10何建兵
何建兵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选取30例老年ACI患者为B组,采取常规治疗,自2020年7月~2021年12月选取30例老年ACI患者为A组,采取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B组,A组总有效率高(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较B组指标均低(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老年ACI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脑缺损情况,下调炎症因子,且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关键词: 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急性脑梗死(ACI)为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因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与血栓所致,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占脑梗死患病率6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针对ACI,临床多以早期溶栓治疗,以尽早开通阻塞的脑动脉血管,促使缺血脑组织血液灌注恢复,进而缩小梗死面积[2]。阿替普酶是治疗ACI早期溶栓主要药物,该药属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有效激活与纤溶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促使纤维蛋白获得溶解,恢复血流,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因此本文就在老年ACI患者中使用阿替普酶治疗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分别选取30例老年ACI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入组标准:(1)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要点》[4]中ACI诊断标准;(2)急性发作,入院时间≤72h。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精神病史;(2)伴肝、肾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A组男、女各18、12例,年龄在65~80岁,均值为(72.35±1.25)岁;B组男、女各19、11例,年龄在65~80岁,均值为(73.01±1.24)岁。2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依据患者入院时脑水肿情况,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补液、脱水剂等方式治疗,并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与调节血脂等基础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批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020034,规格:50mg)0.9mg/kg静脉溶栓。使用10%阿替普酶在1min内实施静脉注射,90%持续静脉滴注1h左右。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与生命体征。7d为1个疗程,2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评估两組疗效:达标:NIHSS评分减少91%~100%,有效:NIHSS评分减少46%~90%,好转: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达标+有效)/总例数*100.00%
(2)脑缺损情况:使用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为42分,轻度:0~14分,中度:15~20分,重度:21~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4)炎症因子指标: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5)不良反应: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选用SPSS 20.0系统处理,x±s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表示计数数据,以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A组总有效率90.00%较B组63.33%高(P<0.05),见表1。
2.2 两组NIHSS评分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IL-6、hs-CRP、TNF-α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B组相比,A组指标均较低(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在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ACI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神经内科疾病,多是由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可导致相应脑管辖区域内脑组织损伤而出现复视、意识障碍、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6]。因此针对老年ACI患者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恢复病变区域血液供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目前针对老年ACI患者,临床治疗以早期溶栓为主,经过早期溶栓治疗可有效促进缺血部位血流灌注恢复,避免神经功能损伤。阿替普酶是一种糖蛋白,可选择性地促进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进而促进纤维蛋白凝块降解,以疏通血管,降低出血风险[7]。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A组较B组总有效率高,表明阿替普酶治疗老年ACI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在于阿替普酶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其作为一种纤维蛋白溶解剂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本文研究得出,治疗后A组较B组NIHSS评分低,由此得出,阿替普酶治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析原因在于早期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起到恢复脑血管的再通与缺血病灶的血供,修复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功能作用。IL-6是活化的T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淋巴因子,具有多效性,持续失调可造成各种自身免疫性与慢性炎性疾病发生、发展;hs-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干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TNF-α主要来自单核巨噬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与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及参与局部炎症与内皮细胞活化的作用。多项研究显示,IL-6、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与ACI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可作为ACI诊断的关键指标[8]。本文研究显示,经治疗,A组较B组IL-6、hs-CRP、TNF-α指标均低,表明阿替普酶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同时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阿替普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分析原因在于阿替普酶对凝血系统影响小,不会诱发系统性纤溶亢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出血风险小。进一步证实阿替普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
综上所述,将阿替普酶应用于老年ACI患者治疗中,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与脑缺损情况,且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孟伟建,卢蕾,高倩,等.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9):56-59.
[2]杨秀,欧洲,薛刘军,等.不同年龄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2021,16(1):67-70.
[3]安小峰,崔惠康.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2021,27(5):1027-1031,1036.
[4]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379.
[5]刘芳,唐秋凤,邓晓娟,等.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3):257-259,274.
[6]薛亚妮,刘瑞,陈彭,等.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6):731-734.
[7]李盈莹,方玮,曾少文.通脑饮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10):1770-1772.
[8]李胜愉,杨盛贤,曾爱苹,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7):816-81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