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慢性病患者就诊时心理行为的影响

2021-01-10金立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心理状况

金立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的患有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状况。方法:在2020年10月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期间在我院选择被诊断为慢性病的患者中选择100位,作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慢性病患者心理变化的实践研究对象,并对这100位慢性病患者通过交流平台(微信,qq等)发放自制心理变化研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填写结果,研究在新冠疫情暴发至今整个期间内患有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状况。结果:通过相关实践研究表明,有85%的慢性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在社区医院门诊感染新冠病毒方面有所忧虑,而其中有83%的患者觉得自身不会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69%的患者会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而搁置慢性病的治疗计划,63%的接受调查者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效果会更有效,92%的接受调查者希望医院可以开慢性病长处方对疾病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去医院的就诊频次,减少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概率。结论:通过相关实践数据表明,在新冠肺炎爆发至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大部分會因为自身疾病的治疗产生焦虑和失眠的消极心理情绪,所以医务人员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确保患者心理健康。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面对具有高感染风险的诊治,我国通过严格的控制方法防止疫情传播,慢性病患者进行常规疾病治疗,不光是慢性病患者,还有进行诊治的医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现焦虑以及失眠等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治疗慢性病的信心,我院是新冠病毒期间慢性病患者进行诊治的医院,注意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慢性病的治疗和恢复患者对于慢性病治疗的信心有显著帮助。因此,本次实践研究将对新冠病毒期间到我院诊断治疗的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进行了仔细研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

在2019年10月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期间在我院选择被诊断为慢性病的患者中选择100位,作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慢性病患者心理变化的实践研究对象,其中40例男性慢性病患者以及60例女性慢性病患者,年龄分布在18至75岁之间,大于60岁的有10例患者,且患者的文化水平分布情况为:拥有初中及以下水平的慢性病患者有10例,高中水平的患者15例,大专以及大学本科的患者60例,硕士及以上水平的患者15例。慢性病的病龄分布情况为:患有慢性病1年以内的有40例,患有慢性病3至5年的患者有30例,患有慢性病5年以上的患者有30例。

对于病患的收治:第一,慢性病患者的年龄需要在18岁以上;第二,慢性病患者需要对电子产品有一定的使用能力;第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保持正常交流,没有认知障碍。患者的排除标准:第一,患者患有严重身体疾病;第二,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且无法正常填写调查问卷的。

1.2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 0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此次实践中的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

2结果

2.1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慢性病治疗的心理变化状况的统计数据表明 , 有85%的慢性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在社区医院门诊感染新冠病毒方面有所忧虑,而其中有83%的患者觉得自身不会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69%的患者会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而搁置慢性病的治疗计划,63%的接受调查者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效果会更有效,92%的接受调查者希望医院可以开慢性病长处方对疾病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去医院的就诊频次,减少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概率,详细数据如表一所示[1]。

3讨论

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滴注和密切接触,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目前。冠状病毒在过去引起大规模流行病传染且新冠病毒的传播率高。一名感染患者可以传染2到3例正常人。有关部门注意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人的心理问题都在增加且在新冠肺炎传播期间,随着许多新病例的增加,健康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对于疾病的治疗的焦虑心理也会增加。因此,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大规模的诊治分离的模式会增加患者的焦虑心理,而焦虑的增加也会对其他健康问题产生连锁效应[2]。这项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我院的慢性病患者,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慢性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在社区医院门诊感染新冠病毒方面有所忧虑,而其中有83%的患者觉得自身不会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69%的患者会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而搁置慢性病的治疗计划,63%的接受调查者认为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效果会更有效,而92%的接受调查者希望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期间,可以提高提供慢性病长处方对慢性病进行控制和治疗,从而减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去医院的就诊次数,减少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概率,保证自身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治管理的同时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发现具有心理问题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

为了进一步为新冠肺炎期间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准确治疗,医护人员应该丰富问卷调查的内容,针对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原因,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对慢性病的治疗保持信心[3]。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2] 程丽,郑丽平,晏苏玉,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20.(4).

[3]白春杰,纪代红,陈丽霞,等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在临床失眠患者评估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28).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心理状况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急诊护士干预后焦虑状况改善研究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