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数学素养
2021-01-10赵国胜
赵国胜
数学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与巩固,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活动,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有效的作业设计应立足于教材,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主,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习乐趣
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枯燥、烦琐的死记硬背和无思维价值的重复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方式,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思维寓于趣味作业中,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之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在学习“利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民间流传着一首《咏春》复字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教师让学生朗读这首诗,观察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这首诗里“春”字用得比较多。教师讲解:该诗前两句在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的位置,后兩句在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的位置重复用“春”字,这样的重复中亦有变通,晓畅而不乏意境,可谓咏春复字诗中的佳作。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在这首诗里,“春”这个字占全诗字数的百分之几?有的学生说诗中共有“5×4=20”个字,其中“春”字有8个,则“春”字占这首诗的“8÷20=40%”。还有的学生说,如果加上标题,就是“9÷22≈40.9%”。古诗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数学作业。这种作业学科整合性强,形式新颖,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习空间
小学数学教材贴近生活,寓知识学习、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中。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尽可能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知识得到拓展应用。
在教学了“位置与方向”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回家的过程,自行设计一幅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并简要描述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由于位置、方向、选定的比例尺不同,学生的作业表现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路线都比较准确,描述得也很清楚。从学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再如,学习“折扣”这个内容前,教师可预留作业,让学生走进超市,找一找有哪些打折的东西,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教学实践中,学生欣然接受了这项作业,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去超市完成作业,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义,而且会进行有关原价和现价的计算。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有的自主思考,有的同伴讨论,有的询问、调查。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促进发展性成长
教师面对的是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承认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作业设计的梯度,在作业范围和数量上做到有层次、有弹性,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例如,教学“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时,教师按照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的次序,依次设计作业题目。基础练习:①小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②小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这时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这类作业留给全班学生做。综合练习:③小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这类作业留给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做。拓展练习:④小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剩下的2/5,这时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这类作业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这样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课外作业“齐步走”的现象,使每名学生通过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发展。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发展学科素养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
教师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先测量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块地砖的边长,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铺这样的地砖,大约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的价格是50元,计算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在复习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设计你的卧室”数学实践活动作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的地砖、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或乳胶漆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同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何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