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冒后咳嗽中医研究进展

2021-01-10陈琳王渝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疏风宣肺风邪

陈琳,王渝鑫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0 引言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又称“感冒后咳嗽”,属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一种,是指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除了呼吸道病毒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亦能导致此类迁延不愈的咳嗽,统称为感染后咳嗽(PIC)[1]。

1 病因病机

感冒后咳嗽属中医“外感咳嗽”“久咳”“顽咳”范畴,本病病位在肺,但不同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王檀教授[2]认为风寒感冒经过治疗,卫表得和,正气未复,浊气尚存,上干于肺,肺气不清,故可见感冒后咳嗽。病因具体包括寒湿中阻,寒饮伏肺;过用寒凉致脾气内郁而成伏火扰动肺气;素体少阳之气升发不足致肝气易郁,上逆犯肺;少阳枢机无力而致胆胃之气化火犯肺这几种。

朱德增教授[3]认为本病以风邪为首,要重视体质因素。肺卫不固,易感风邪而发生感冒,并且随着个体的体质状况,会发生从化反应,所以,体质不同是感冒后咳嗽证型变化的重要因素。朱佳教授[4]认为不同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后,患者的症状亦有所不同,总结为感冒后咳嗽以及迁延性感染性咳嗽。前者初期多为风邪犯肺,肺卫不固,经过治疗后仍风邪未尽,留恋于肺,肺失宣肃,致咳嗽不愈。后者其感染病原体多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前期多为风温为病,痰热郁肺,经治疗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致疾病迁延不愈。杨质秀教授[5]认为感冒后咳嗽多为外感表证渐解或已解,内伤杂病渐愈或已愈,而余邪未清,留恋于肺,又因体质因素,或化热,或内外合邪,或木旺侮金等致肺气失宣,肺气上逆作咳。病变的主要脏腑在肺,与脾胃、肝息息相关,久则及肾。病性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脏腑相关,其中以实证居多。

综上,邪气留恋脏腑内郁化火,或致肺气失宣,或伤及肺阴,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体质因素也是影响本病的重要因素。

2 治法总括

根据不同病机,大多数医家从宣肺、治风、理脾的角度治疗本病。肖力成[6]采用疏风宣肺法(荆芥、防风、蝉衣、乌梅、枳壳、杏仁、桔梗、款冬花各10g,黄芩、连翘、百部各15g,薄荷、前胡、甘草各 6 g)治疗110例感冒后咳嗽,同使用强力枇杷露治疗42例患者作对照,结果表明采用疏风宣肺法治疗该病能够明显缩短病程,较快缓解咳嗽症状。陶国斌[7]等纳入33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宣肺疗法可明显提高咳嗽治疗的总有效率,可以改善咳嗽症状积分,可以有效减少咳嗽缓解时间,同时相对于观察组,中药组的不良反应也较低。结论为中医宣肺疗法治疗感冒后咳嗽具有明显优势。姚婧[8]等从风咳论治感冒后咳嗽,风咳表现为喉痒、阵咳、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遇感触发等,目痒、鼻痒、喷嚏或伴有皮肤瘙痒,治疗时既要祛除外风,又要平息内风。聂丰[9]等从秋燥论治感冒后咳嗽,将8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组40例从秋燥辨证论治,温燥型咳嗽予桑杏汤,凉燥型咳嗽予杏苏散,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证明从秋燥论治感冒后咳嗽有更好的效果。也有医家从肺燥脾湿[10]论治,以“养阴润肺、健脾化痰”为法。还有从理气化痰[11]、温胃健脾[12]论治,脾虚痰湿内阻也会留恋邪气,所以治疗时肺脾同治。还有医家[13],另辟蹊径应用和解法治疗感冒后咳嗽,提出本病虚人感之发病为多,进而引起肺脾俱虚,邪未散尽,正气未复,此时祛邪与补虚不可独取其一,应灵活变通,选取调和之法。同时提出本病余患者最先接受抗生素的治疗不无关系,值得医者继续研究。

3 选方治疗

3.1 经典方

很多医家选用止嗽散[14-15]治疗感冒后咳嗽,通常是风寒恋肺型适用,或选用止嗽散和三拗汤合用,共同宣肺散寒、解表疏风,治疗后均取得不错疗效。还有一些医家选用小青龙汤[16-17]治疗,小青龙汤有较好的止咳作用,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药,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咳喘,桂枝化气行水以利内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药解表散邪;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能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清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对于外寒内饮证患者有很好疗效。

同时,小柴胡汤在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家证实[18-20]。“久咳不已,三焦受之”。此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留恋,继而病邪深入,传之于三焦,影响三焦气机之宣畅,使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而肺的宣降功能发挥正常作用,有赖于肝的疏泄及三焦的气机升降功能的调节,若三焦气机不利,肝之疏泄失衡,肺则无法有正常的宣降功能。小柴胡汤恰有和解少阳,宣畅三焦气机的功能,正如《伤寒论》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所以选用小柴胡汤,和少阳、通水津、升清降浊。可与金沸草散或华盖散合用,均有很好疗效。

3.2 自拟方

紫花温肺止嗽方[21]是以温肺化痰、疏风止咳为法遣方用药,是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应用总结出的经验方(紫菀、款冬花、干姜、杧果核、射干、荆芥),在治疗本病中取得很好疗效,尤其在缓解患者咽痒这一症状中效果显著。曾庆明教授自拟劫敏汤[22]治疗该药方主要由桑叶、沙参、橘络、炙甘草、薄荷、乌梅、蝉蜕、枇杷叶、麦冬、鱼腥草等中药构成。方中橘络具有化络中粘痰的功效;乌梅则能润收肺气;沙参能清补肺胃之气虚;蝉蜕在止燥咳之痒上具有显著效果;鱼腥草和生石膏能清因寒饮内郁所化之热。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清补肺胃,润燥止咳之功。还有一些医家自拟方治疗本病也取得一定疗效,多从宣肺疏风着手。

3.3 中成药

苏黄止咳胶囊是根据晁恩祥教授的临床经验方研制而成,张燕萍[23]等以止咳宁嗽胶囊为阳性对照药,选取多家医院共280名患者,其中治疗组210名,对照组70名,结果显示苏黄止咳胶囊对感冒后咳嗽的疗效与安全均优于止咳宁胶囊。苏黄止咳胶囊依据“风咳”理论方以麻黄为君,宣散肺中之邪、止咳平喘;以紫菀、五味子等药物为臣,止咳化痰、收敛肺气、疏解气道痉挛等;佐以苏子、前胡等药物,不仅增强麻黄疏风之效用,升降相和,肺气得畅,风邪得散;配合蝉蜕等使药进一步疏散风邪,且能利咽止痒。临床试验前的药学试验证明,苏黄止咳胶囊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抗气道炎症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此外,针对风痰郁肺证患者,冯学功[24]等以开郁止咳颗粒(威灵仙15g,郁金10g,石菖蒲10g,薄荷6g)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还有一些学者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本病,黄竹娥[25]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酮替芬治疗,王勤[26]等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均取得不错疗效。

4 思考与展望

感冒后咳嗽虽有一定自限性,但多数患者并不能自愈,且持续的咳嗽咳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而西医对本病治疗手段较少,且疗效欠佳,或副作用明显,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现阶段中医对本病认识多以感冒后正气未复,而自身或固有邪气如痰、湿、瘀等使肺内“郁火”为主,也有从肺阴亏虚论治,同时结合治病邪气如风邪、燥邪等邪气综合论治。越来越多的医家开始认识到体质因素在本病治疗中具有极大参考意义,也有医家[27]对当地区患者进行感冒后咳嗽与体质辨析相关性分析,不同体质的人感冒后咳嗽伴随症状不同,因此治疗上不仅仅要疏散外风,而要根据病人体质搭配不同的药物,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此外很多医家提到过早、过量使用抗生素与本病有一定联系,但未有明确研究证实,所以在感冒后什么时候使用、如何使用抗生素值得大家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疏风宣肺风邪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