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1-10李金凤
李金凤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损伤类疾病,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等。周围性面瘫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正气不足,面部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1],使气血痹阻,致面部筋脉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2]。中医常用中药、针灸、经络推拿等方法调节阴阳、益气活血、祛瘀[3],以消除面神经炎性水肿,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神经修复,改善面瘫肌肉张力。现对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 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43 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对照组43 例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龄19~64 岁,平均(45.5±2.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1 d,平均(4.5±2.5)d;左侧面瘫19 例、右侧面瘫24 例;其中轻度13 例、中度24 例、重度6 例。
观察组43 例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龄18~65 岁,平均(46.5±4.5)岁;病程最短2 d,最长12 d,平均(4.8±1.2)d;左侧面瘫20 例、右侧面瘫23 例;其中轻度14 例、中度23 例、重度6 例;中医证型:风寒袭络21 例、风热侵袭10 例、风痰阻络5 例、气虚血瘀7 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面瘫等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病情较重且符合适应症者可给予强的松片,每次30 mg,每日1 次。维生素B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100 mg,每日1 次。甲钴胺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0.5 μg,每日1 次。连续用药治疗2 周。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针灸治疗:按照面瘫发生、发展的规律分为急性、静止、恢复三个阶段。
①急性期(1~7 d):此期刚开始发病,主要为邪盛,病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因为此期间病位较为表浅,所以在针灸治疗主要是在络脉表面。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要太重。保持20 min 左右的留针,不适合使用电针。祛风邪,通经络。通过经络诊察,查找异常经络,指导辩证用药及选穴,主要穴位:合谷(健侧)、颊车(患侧)、地仓(患侧)、阳白(患侧)、鱼腰(患侧)。风寒可加风池,风热可加大椎、曲池(健侧),风痰阻络加丰隆(健侧),气虚血瘀加足三里(双侧)。主要手法是泻法,异常经络选取五腧穴中适当穴位,可提高疗效并方便施灸。
②静止期(8~20 d):此期患者的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正邪两气处于相持阶段。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以皮下穿刺为主。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促进经络功能恢复正常。进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翳风(患侧)、合谷(健侧)、下关(患侧)、颊车(患侧)、阳白(患侧)、地仓(患侧)。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时,加四白(患侧),鼻唇沟变浅时,加迎香(患侧),人中沟歪斜时加水沟,耳后乳突疼痛,加完骨(患侧)。平补平泻,针刺为主,电针可增强通络作用。
③恢复期(21 d 以后):外感疾病症状基本缓解,表现为气虚、经络不通。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刺的主要方法是补法治疗、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减少针数、但要深刺,要有较强针感为宜,逐步改善面瘫症状。益气活血,选穴:合谷(健侧)、太冲(患侧)、颊车(患侧)、阳白(患侧)、地仓(患侧)、迎香(患侧)、足三里(两侧)。气虚者加关元、气海(可灸)。主要以补法为主。
中药治疗:常用牵正散加味治疗,
牵正散的基本方剂为:白僵蚕10 g、白附子8 g、全蝎10 g、双花15 g、菊花15 g、大青叶15 g、葛根15 g、柴胡10 g、川芎15 g、甘草8 g。湿热者加龙胆草20 g、黄芩10 g;风寒明显者加桂枝10 g;瘀血明显者加桃仁10 g、当归15 g;气虚明显者加黄芪20 g;肝阳亢进者加钩藤15 g、天麻10 g;食欲差、舌苔厚者加砂仁10 g、豆蔻10 g、神曲12 g、麦芽10 g。
经络推拿治疗:通过经络诊察获取异常经络,从井穴开始逐步循经梳理至肘膝关节处,重点解决局部结络、包块或压痛,手法轻重适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病人采取仰卧姿势,在病人一侧,医生用一指禅按摩,局部从印堂、阳白、睛明、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按摩3~5 次,可采用按摩法或按压法对上述穴位进行操作,每穴约半分钟,再结合按摩法的应用,以透热为度。然后病人取坐位,医生站在病人的背后,用一指禅推法推压风池穴和颈部及患侧头部约3 min。在面部按摩治疗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损伤面部皮肤。局部还可以采取中药热敷治疗以增强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多伦多面神经评定(TFGS),满分100 分[3]。0 分为完全麻痹,100 分为正常,得分越高面部神经的功能越好。对两组患者中医症侯积分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运动功能、面肌、面容、眼睑闭合正常[4];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明显好转,但两侧不对称,患侧有孪缩或面肌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无力,眼裂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5];无效-治疗后无改善,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6]。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χ2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3 例,显效20 例(46.51%),好转19 例(44.19%),无效4 例(9.30%),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患者43 例,显效16 例(37.21%),好 转17 例(39.53%),无 效10 例(23.26%),总 有 效 率 为76.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TFGS 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3 例,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45.47±5.22)分,治疗后(80.55±4.51)分;对照组患者43 例,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46.25±4.95)分,治疗后(60.48±3.2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为(80.55±4.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8±3.25)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3 例,证侯积分治疗前(43.5±2.5)分,治疗后(15.3±1.6)分;对照组患者43 例,证侯积分治疗前(42.9±3.9)分,治疗后(24.8±2.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为(15.3±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8±2.5)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对周围性面瘫尚无特效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风寒、风热、风痰阻于头面所致。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太阳外中于风(或寒、或热),阳明内蓄痰浊,痰浊循经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筋肉失养,缓而不用,牵引筋肉之缓侧,故见口眼斜。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即中医药、针灸、推拿治疗取得可靠的疗效,重点突出经络学说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应用,或患侧局部取穴,或循经辨证配穴[9],或健患同治,或左右结合,形成一定量并持久刺激以调和经气,流畅血气,使疾病得到恢复[10]。中医药在对该病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综合应用中药牵正散加味,针灸及推拿治疗的中医方法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上效果明显提高。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组为(80.55±4.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8±3.25)分,中医证侯积分观察组为(15.3±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8±2.5)分,两组对比差异明显。
总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面部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