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研究

2021-01-09杨惟淳

科教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杨惟淳

摘要本文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从教师视角,根据“产出目标恰当性”和“促成活动有效性”两个教材评价标准,对教材《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进行文本分析。教材整体上较好地体现了“产出导向法”教材评价理念,具有较强的驱动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践行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教材提供的输入材料精准对应产出目标,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但同一级别的教材在单元衔接方面没有体现进阶型,未能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该教材的教学目标缺乏语言能力方面的设定,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教材评价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40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English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s Based on Output-oriented Method

YANG Weichu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eshan, Sichuan 610051)

AbstractBased on the output oriented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text analysis of the textbook English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two textbook evaluation criteria of " appropriateness of output objectives" and "effectiveness of facilitation activities". On the whol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better reflect the teaching material evaluation concept of "output oriented method", have strong driving means, 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practice clear teaching objecti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put materials provided by the textbook accurately correspond to the output objectives and provide diversified teaching activities. However, the textbooks at the same level do not reflect the advanced type in unit connection and fail to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step-by-step. In additi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textbook lack the setting of language ability, so teachers ne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supplement and improve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book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output-oriented; textbook evaluation; "English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s"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以国家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以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出导向”教学法和“体验式学习”为教材设计理念,结合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实际而编写,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人才英语教程》包含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教材各级设定为不同的职场情境,每级包含四个职场任务,共分八个单元,每两个单元完成一个职场任务。教材同时提供教师用书、助教课件、数字课程等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的学习及教学环境。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为基础,旨在通过分析《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的编写框架,促进我国教材编纂的发展。

1产出导向法

纵观70年,我国外语教育理论发展迅速,在借鉴外国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本土实际,逐渐发展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由文秋芳老师带领的我国外语与教育研究团队,花费十多年的时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们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三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建的教学流程。产出导向法以输入为基础,也就是说,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英语教学以文本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输入和产出是主要的学习任务。与其他语言学习教学方法不同,产出导向法从语言产出开始教学,以产出结束,而输入则成为帮助完成产出活动的推动者。使用“产出”一词是因为它不仅包括口语和写作,还包括翻译。此外,产出导向法最适合具有中级英语或以上水平的成人学习者,他们已完成基本英语语法学习,并且拥有大约2000个或更多高频单词。在中国,大学新生作为初级学习者,通常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但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经验有限。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英语能力不能满足雇主或政府官員的需求。产出导向法已发展成为解决这种情况的潜在良方,通过产出导向法,大学生有望积极参与真正的外语交流活动,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传统上,大学英语教学通常以课本为中心。然而,过于强调语法而缺乏文化输入,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在产出导向法看来,教学应以学习为中心,而非以教师或学生为中心。中国教师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但与之比较,产出导向法更注重语言交流与输入阶段教材的选择,并明确提出如何有效使用教材。产出导向法认为教材的使用可以分为选、调、改、增四个方面,终极目标是基于教材使用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产出能力。在促进学生英语产出能力之前,教师需要判断教学教材是否有效。

2评价教材的标准

为有效评价教学教材,产出导向法提出了三个评价标准:产出目标恰当性、促成活动有效性和产出目标达成性。产出目标恰当性从四个方面进行衡量:驱动性、可教性、细分性和逻辑性。驱动性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利用教材设置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可教性注重教材的内容需适合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考察教师能否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细分性指产出目标需要细化为几个子目标,从而制定更加详细可控的教学目标。逻辑性指教材细化的各个子目标间应存在合理性,并有逻辑地推进教学进程。

促成活动指为帮助学生实现适当产出目标而所做出的教学努力。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课程设计理论,促成活动在决定英语学习者学习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成活动有效性有三个衡量指标: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精准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教材设置的子目标需有效对应产出活动的输入材料;教材的设置应有效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提升英语水平。渐进性指在教材的各个子目标之间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教师和学生呈现一个阶梯式上升的教学内容。多样性主要指促成活动要涵盖多种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产出目标达成性从参与度、获得感和产品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衡量。这三个指标都是以学生为考察问题的出发点。参与度突出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和配合教师的程度,参与度高说明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并愿意参与其中。获得感指学生在学习后是否有收获,感到明显进步。产品质量主要指课后学生对课堂的一个反馈与评价。教学是一个多因素交互的动态过程,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确定适当的产出目标,使输入材料为产出目标服务。因此,语言教材的选用一定要联系学生现有水平,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最有效的教学材料。

3《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分析

3.1“产出目标恰当性”维度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评价分析

在《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一书中,这本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传统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明显不同。首先,《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编纂显示出强大的动力,注重激发教学意愿。教师利用本教材进行交流活动,语言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学生先尝试学习,但后来发现他们目前的知识水平不足以完成学习活动,在有对学习的强烈愿望的基础上,老师再告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完成的整体活动。《国际人才英语教程》利用多模态设计不同的任务,例如将视频和音频与文本本身相结合。通过视频和音频,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激发,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材中的任务设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多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文秋芳指出,教材的驱动因素应与其工具和内容紧密相连。《国际人才英语教程》利用多模态方式进行教学,表现出强大的驱动性和及时的认知内容。更具体地说,多模态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體验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此外,《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还将中国人视为主角,用中国图片加深民族认同,体现中国本土特色。

其次,根据课文分析,教材中设置的不同单元反映的学习水平不同,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确定教材的可教性、为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是《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编纂方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最后,《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每个任务设有大目标,每个大目标分为几个子目标。各个子目标间联系紧密,合乎逻辑,共同为完成大目标服务。在课堂上,学生学习语言结构和交流沟通能力,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子目标。下课后,学生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每节课都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子目标,与细分为产出目标的标准一致。

在《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产出任务中,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首先,该教材提供了生活中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整本教材通过四个工作场所任务,提供案例介绍和教学目标。其次,每个案例被细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教学任务。大目标被细化为几个子目标,突破了教学范围过广和教师指导难度大的局面。毕争指出,影响教师使用和评价教材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教学目标为递进式,注重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细分性和逻辑性,案例间的关系框架较为完整,确保了相应产出目标的实现。总的来说,《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符合产出导向法中驱动性、可教性、可分性和逻辑性的标准,为大学英语教学材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2“促成活动有效性”维度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评价分析

本节阐释了在《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促成活动如何符合有效启用三个评估标准。首先,教材需使活动在内容、语言和结构方面与产出目标保持一致。这本教材强调了线性,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在教学活动方面,《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以清晰的脉络突出Buildingup板块的重要性,在巩固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提高其语言综合能力,比如,第六单元通过介绍产品和项目信息,利用实际案例和练习,增强文本的可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其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二语学习能力。此外,通过学习《国际人才英语教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探索,增强语言技能,进一步总结和反思学习内容,有助于自身实现学习目标,并真正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通过对《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文本分析,根据相应单元设定教学目标和难度,每个部分的设计内容、场景和活动组织形式都清晰明了。学生通过教材充分了解学习内容,完成每个案例的任务,教材各个部分环环紧扣,并逐渐推进。然而,《国际人才英语教程》未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例如,每个单元仅限于教授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掌握信息。因此,通过对《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此教材在语言能力上还有待提升。

其次,《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多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呈现。首先,教材设计了大量“听后写”“读后听”“读后写”等全面多样的活动,方便完成教学任务。文本分析结果表明,该教材的设计的任务类型非常多样,在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能力方面有极大促进作用。例如,写作任务包括撰写商业建议书、起草信件或备忘录等,听说任务包括商业演讲、商务谈判、和辩论等。此外,组织形式也十分多样,学生个人扩展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目标群体等,任务由单向转为了多向。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需要与同事(同学)讨论会议日程,或向主管(如教师)报告任务进度。《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任务设计可以促进课堂小组关于学习任务的讨论,调动小组成员的共同输出的学习意愿。

文秋芳指出,多样性主要包括信息传递渠道、沟通类型和活动组织方式三个方面。通过文本分析,在《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教材设计模拟了真实场景中的交际对象,提高了学生的多维输出能力,拓宽了知识范围。传统教材注重活动设计,却忽视了真实的交流情况。在学习难度方面,《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以对话者的身份转换为切入点,嵌入日常工作场所去增强语言學习的真实性。随着工作任务难度的增加,领导角色需要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岗位必要的专业素质,一步一个步骤,符合认知规律。然而,研究发现,中国现有英语教材的递进困难程度仍然落后于国外优秀教科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撰中的不足,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并根据学生的现状调整难度。总的来说,根据产出导向法,虽然中国与西方对教材有不同的理解,但《国际人才英语教程》的汇编符合促成活动有效性的三个标准。另外,教材的评价和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是相结合的,每个学生的产出都可以和他们的评估记录结合在一起。学生们可以及时回顾自己的进步,而老师可以利用记录来进行形成性和成就性评估。

4结论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依据“产出目标恰当性”和“促成活动有效性”两个教材评价标准,对《国际人才英语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教材遵循了产出导向法的原则,驱动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学目标明确。同时,该教材体现出较高的精确度和多样化的活动。此外,教材的渐进性也比较明显。缺陷在于教科书三个层次的难度在逐步增加,但同一层次各单元的难度未完全体现相同的模式。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语言水平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中国外语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外教交流,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后,在进一步结合中国教学实践的情况下,学者可以增强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特色,为我国外语教材的研究和编撰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毕争.“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比较:教学材料设计与使用[J].外语教学,2019(4):61-65.

[2]贾蕃,沈一新.“产出导向法”理论框架下《国际人才英语教程》评价研究:教师视角[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3):19-26+90-91.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547,558.

[4]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3):348,358.

[5]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10.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改革对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学的反拨效应探究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实践
“产出导向法”研究回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背景下POA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