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2021-01-09姜华徐莉春
姜华 徐莉春
摘要随着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变得异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制度建设、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及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探索如何进一步做好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为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保障教学实验室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教学实验室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2.00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Hidden Dangers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JIANG Hua, XU Lichu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2)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laboratories has become cruci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eaching laboratorie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it explores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 laboratorie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safety awareness,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emicals and hazardous wastes, so as to eliminat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teaching laboratories, and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eaching laboratories of preventive medicine.
Keywordspreventive medicine; teach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来,“公共卫生”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明确指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预防医学专业承担着为我国培养具备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疾病管理和健康促进等领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1]为满足培养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对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建设的投入,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实验室建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伴随着学生入学人数的增加,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多且流动性较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2]因此,做好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各类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显得至关重要。
1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安全制度建设不健全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承担着预防医学专业及全校不同专业开设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服务于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学生科研活动。由于教学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涉及人、水、电、气、门窗、高温高压设备、危化品、疫情防控等诸多方面,安全管理内容繁杂多样,客观上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前部分教学实验室尚未配备固定的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缺乏具有所在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混乱无序,增加了教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1.2师生安全意识淡薄
师生安全意识薄弱是引发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3]尽管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三令五申地强调实验室安全管理,但是当前实验室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方面部分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实验人员往往忽视教学实验室安全,主观认为应该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尚未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尚未充分掌握涉及实验室里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水电安全、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危化品的使用、实验安全防护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导致出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欠缺、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不足等情形。
1.3安全宣传教育流于形式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部分师生死亡。[4]在血的教训面前,高校纷纷加强了实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并建立了实验室准入制度,在完成自主学习并进行考试后方可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此类准入考试是高校全校层面的针对所有实验人员的基本安全防范,但尚未有针对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相关的培训和考试。这种安全教育和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使参与实验的人员有效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在发生实验室安全问题时,可能很难做出快速的反应和正确的处置,从而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
1.4化学品的采购、存放和领用不规范
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开设课程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包括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如环磷酰胺、敌敌畏)、易燃易爆化学品(乙醚、乙炔),强酸强碱(氢氧化钠、硝酸和浓硫酸)等,此外,还有乙醇、盐酸、乙酸和异丙醇等品种繁多、数量较大的其他危化品。在化学品采购阶段,实验室一般存在违规购买的问题。在化学品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化学品未按要求存放,出入库记录不规范的现象。在化学品领用阶段,可能出现不规范领用化学品的情况。因此,化学品所产生的问题遍布采购、存放和领用各个阶段,如不严格管理化学品,将给实验室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1.5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日益频繁,实验室“三废”排放及其污染问题日渐凸显。[5]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废弃物普遍采用非原位处理方式,即由学校统一收集和暂存,然后委托危废处理公司进行运输和处理。[6]由于废弃物回收周期比较长,处置不够及时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存放的废弃物较多,甚至出现危险废弃物随意混装、存放危险废弃物的场所不符合规范等现象。废弃物的长时间存放不当易造成危险气体的挥发,从而引起爆炸、火灾、个人伤害以及环境污染等,也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2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2.1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要求
徐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是在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活动的具体需求而制定的一个具有激励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规则。参与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活动的全体人员需共同遵守,是广大师生员工实验过程的行为准则和有效依据。一是建立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实验室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建立实验室安全检查、值班值日、危化品管理、实验室准入等有实际管理效用的制度和办法等。二是建立操作性强的管理细则。结合教学实验室具体的某项实验、某种试剂、某种气体、某个仪器、某个实验行为所制定细化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规程或规范,并将其粘贴在显著位置,时刻提醒实验人员,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建立具有预防医学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2.2强化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实验人员有着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实验指导教师要进一步按照习近平主席“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认真履行实验教学指导工作的岗位职责,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对于涉及安全的实验基本原理、实验设备的潜在危险点、危化品的使用、实验安全防护、事故应急处理等烂熟于心。师生对实验室安全和其自身安全承担重要责任,督促师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开展实验。[7]
2.3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众多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常年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推进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或不定期邀请要内外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题讲座,以期进一步提高急处置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要求师生在进入前必须熟悉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掌握危化品的基础知识、防护措施以及实验设备的操作规范,并且开展了系列的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演练。此外,进入实验室的所有实验人员在通过学校层面的安全考核的基础上,还须学习本实验室线上的安全课程和线下的实操培训,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网络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2.4化学品采购、存放和领用的全过程管理
在化学品采购阶段,危化品保管员、实验室安全员和实验室安全总负责人需要审核教学实验所需的各类化学品,然后再由实验室专人进行采购和分类保管。对于一般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的采购,需登录我校实验耗材管理和服务系统,从有相关资质的公司采购,对危险化学品供货商还需核验其“三证一照”。对于易制毒、易制爆品的采购,需要上报国资处,由学校审批并报公安部门批准或备案后,由學校统一向具有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
在化学品存放阶段,存放场所应当通风、隔热、避光、安全;易泄漏、易挥发的试剂保证充足的通风;有机溶剂储存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化学品有序分类存放,不过量存放;试剂不得叠放、配伍禁忌化学品不得混存、固体液体不混乱放置;实验台架无挡板不得存放化学试剂;试剂柜中不能有接线板;定期对化学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检查并整改。此外,对于易制毒、易制爆等特殊化学品要采取双人验货、双人发放、双人双锁、安装必要的监控与报警装置。
在化学品领用阶段,实验教学准备人员按照教学需要用量领取化学品,建立“谁领用、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危化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根据需要实验准备人员将实验室内的化学品从化学品柜中取出,在持有危化品储存柜双锁钥匙的实验准备人员和实验安全员同时在场的情况下,两人共同打开危化品柜取出药品。实验结束后,实验准备人员需将剩余的化学品逐一清点,统计各药品的使用量,并填写化学品动态使用台账。填写完成后,实验准备人员在实验室安全员的监督下,将剩余的化学品放入危化品柜中,并由两人同时上锁。
2.5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管理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管理办法,严禁室外堆放实验室废弃物,严禁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放,严禁向下水道倾倒废旧化学试剂和废液等。认真梳理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种类,对实验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危险废弃物相关知识培训和学习,这样他们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危险废弃物处理。
为避免危险废弃物在实验室内大量堆积,实验室应选择适宜的危险废弃物暂存地,并且暂存区域须贴警示标签,并分类收集。实验室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后,实验准备人员对废弃物进行初步回收,按照化学废液、废试剂瓶、固体废弃物和废弃物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危险废物收集容器外面必须粘贴表明容器内化学危险废物主要成分、危险特性、产生日期等信息的标签。回收完毕后,交由实验安全员,安全员认真检查回收容器是否完好,确保容器没有出现溶解或腐蚀等异常现象。安全员定期汇总实验准备人员所申报的废弃物,上报学校资产管理处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委托具有环保资质的单位对废弃物进行处置,使其排放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3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及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管理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实验管理的相关建议,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现阶段我们仍需高度重视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持续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对实验室危化品的管理,从而保证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通讯作者:徐莉春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SJA0958),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资助(苏教师[2019]3号)
参考文献
[1]李莹,关鹏,王瑛,等.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應用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 (6), 29 (3): 355-358.
[2]廖丽芳,盛梅,陆志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大学教育,2020(5):196-198.
[3]范建云,刘枣,王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导刊,2015(4):181-182.
[4]徐超,郭琳,赵春雨,等.基于“2-4”模型的高校易燃易爆实验室事故致因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5):248-254.
[5]张敏,刘俊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0),35(10):234-236.
[6]唐玉琼,李兰娟,杨柳燕.高校实验废弃物处理管理系统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33(6):236-240.
[7]李文涛,俞建光.高校兽医专业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隐患分析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2),38(2):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