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的运动技能迁移

2021-01-09南楠林川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7期
关键词:技巧性竞技体操体操

南楠 林川 福建师范大学

在对啦啦操和体操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过程中发现,二者在音乐、服装、动作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关联性,且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技巧类运动。纵观当时世界各国开展的啦啦操训练,其动作的难度在不断增加,且许多托举、翻腾动作和竞技体操十分类似,将二者联系并形成迁移式的学习理念能够更好地融合各自优势。根据啦啦操和竞技体操的特点,在日常训练和动作设计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的效果,尤其是啦啦操中技巧性动作常常会借鉴相关的竞技体操内容。

一、技巧啦啦操运动概述

啦啦操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西方国家,由于其较好地兼顾了审美特性和经济技巧,迅速风靡世界且形成了专业的技巧啦啦操。啦啦操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运动,可以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主要是完成托举、抛接、翻腾和金字塔这四类技巧难度为主,而舞蹈啦啦操主要是完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动作为主,如:花球、街舞和爵士等[1]。但不管是技巧还是舞蹈,都是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运动项目,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队员的协调性和应变能力。

二、竞技体操运动概述

竞技体操于19世纪末正式被列为奥运会赛事并一直延续至今,有许多竞技体操的运动员自幼开展训练,身体的力量性、柔韧性等十分突出。竞技体操的种类很多,主要可以根据参赛人员的性别、人数和项目数量等进行区分。竞技体操运动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动作姿势和技巧难度都有固定的评分标准,运动员必须要保证动作的复杂性和协调性。竞技体操在表演中有严格的打分制度,每一动作的流畅性、难度和稳定性等都必须符合标准,也是一项综合了力与美、刚与柔、克制与舒缓的竞技类运行。

三、二者的项目相关性分析

(一)音乐与服装

无论是啦啦操还是竞技体操在运动的过程中都要和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形成更加协调的配合,要求在选曲上贴近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实际上啦啦操运动更突出动作的活泼性和张力,在选曲上一般节奏更加紧凑、轻松,能够使观众在紧张的体育竞赛当中形成缓解。竞技体操由于对技巧性的要求更强,需要侧重突出运动员的力量感和速度感,在音乐的选择上范围会略窄一些。在服装的要求上啦啦操和竞技体操都更具有美感,的色彩和裁剪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一般以更加明亮鲜艳的颜色为主,能够更好地突出运动员的身体线条,突出男性肌肉和女性曲线,使服装成为运动员表现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动作结构设计

由于竞技体操一般都是在指定器械上完成的,而啦啦操一般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器材,二者在动作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具体的运动技巧上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技巧性啦啦操运动中也涉及了许多托举、跳跃和旋转的动作,在一些复杂性更强的技巧啦啦操中会直接向相关的竞技体操借鉴部分动作,导致二者的趋同性有了进一步靠近,整体难度也有所上升[2]。技巧啦啦操对于提升啦啦操的观赏效果和演出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翻滚、手翻和空翻都和体操的关联性较强。

(三)训练方法

为了保证啦啦操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减少失误出现的概率,在日常训练中的要求会更加严格,甚至不断向竞技体操的训练模式靠拢。如在进行空翻的训练中就会模仿体操动作将身体展开和延伸,将体操当中的两周半空转简化为两周或一周,这种改动也是考虑到了啦啦操运动员本身身体素质和技巧性有限,但作为观众能够明显发现二者在表演中有一定的动作关联性。由于啦啦操和体操中会涉及许多的难度动作,在编排和训练中必须要保证流畅性和完整性,这也是动作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使运动员能够在展现技巧性动作的同时保证美感。

(四)运动评分规则

在进行啦啦操和体操的评价当中都采取了打分制度,一般为10 分,精确度为0.01,在评分的过程中所有裁判人员需要明示分数,可以按照每个动作的完成度进行给分,可以通过对失误项进行扣分来计算最后得分。在正规赛事的评分当中都需要去掉两个极端分数来保证其可靠性和真实性,一般的啦啦操比赛结果不能进行申述。比赛场地根据区域功能性的差异可以分为比赛区和拓展区,其构成的材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表演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脱离规定的场地区域。

四、运动技能迁移的优势和应用分析

(一)身体形态训练

由于竞技体操运动员参训的年纪更小,在进行运动体态的训练表现当中更加突出。作为啦啦操的日常训练应该有意识地向其靠拢,并形成技巧上的迁移和延伸。竞技体操和啦啦操虽然要求运动员的线条优美且柔软,但是不能只追求纤细,而是要将肌肉性、力量性融合在训练当中。在训练师教练要及时纠正运动员的一些错误动作和运动习惯,帮助完成体态的矫正并形成更加连贯的动作[3]。在运动中要保持协调和放松,通过基本体操动作的练习来拉伸运动员的肌肉线条。一般体操运动员的个头更加小巧,有利于实现在托举空翻中保持身体的中心平衡,在啦啦操技巧性队员的选拔中也可以从外形上尽量向竞技体操运动员靠拢。

(二)力量技巧训练

在一些高难度的啦啦操动作表演当中涉及了很多力量性的考察,在训练中可以借鉴体操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核心肌群的发达情况会直接影响运动员身体的平衡性和爆发力,在训练中可以通过水平起跳和完成空翻的方式锻炼腹部、腿部的肌肉,使下肢成为力量的原点,通过躯干的传递带动上肢完成蜷曲和翻转[4]。利用平衡木进行站立和翻转训练能够使运动员更好地感受到到身体重心的维持和身体肌肉的收缩性,提升肌肉记忆效果。在训练中教练可以借助一些器材进行稳定,如利用单双杠可以协助运动员完成翻转和摆动练习,并帮助矫正一些错误的运动姿态,使力量训练能够形成有效的肌肉渗透。

(三)柔韧度的提升

柔韧性是体操和啦啦操表演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选拔运动员时就需要考虑到其身材的特点是否能够满足力量爆发和身体柔韧两方面的因素。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加强对运动员关节损伤的保护,避免产生扭伤、挫伤等问题,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在一些有速度性要求的动作中,运动员的身体能够更大范围的舒展,同时保证肌肉部分的收缩能够更加灵巧地做出不同的动作要求[5]。在柔韧性训练当中要重视对练习强度的合理控制,当出现痛感时要适度人忍耐避免训练效果的消退。不同身体部位的柔韧性训练方式不同,要根据运动员的状态制定合适的方案,并在训练后及时进行拉伸和放松。

(四)协调性的提升

在啦啦操的表演过程中,上肢、躯干和腿部等都要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肢体的协调是由大脑控制的,在反复的跳跃和旋转等过程中运动员会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便于在紧张的比赛或表演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在日常练习中教练要引导运动员学会倾听音乐旋律,并跟随节奏做出动作,保证肢体和音乐之间的协调性。由于啦啦操需要多个运动员共同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动作的美感,如托举动作中上方的人员要保持动作稳定,而下方人员则能够根据实际的摆动幅度等适度进行脚步和重心上的调整来保证安全,只有两个人的默契配合并保持动作的统一和协调才能够高分完成。

(五)运动战术设计

根据不同运动的实际特点在日常训练中要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更好地估计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比赛中的战术制订。在面对一些高难度动作或腾空的训练中运动员比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在表演时必须要相互配合形成集体作战的意识。在啦啦操的训练中如果传统的运动方法不能奏效或运动员本身到达瓶颈期时可以变化方式选择一些竞技体操上的相关动作和训练形式等帮助运动员实现突破[6]。在进行团体比赛的动作设计和战术规划中必须要提前充分了解己方队员的实力和身体情况,选择一些能够规避缺点、发扬优势的动作进行编制和表演,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的同时赢得更好的分数或演出效果。

(六)构成负向迁移

在啦啦操的训练当中一般是向竞技体操靠拢形成正向的技巧性迁移,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啦啦操的活泼性和张力也能够对竞技体操形成一定的负向迁移,达成二者相互促进的效果。在竞技体操中比赛更加严肃,对动作的完成度和难度的要求更高,在训练中会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压力。在运用啦啦操活泼的特点进行反馈训练时能够更好地拓展思路,使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倾听音这种乐并与其形成互动效果,提升竞技过程中的表演弹性限度。这种相互迁移与灵活运用的形式对于拓展教学成效有很大帮助,教练必须树立正确的技巧训练观念,可以安排运动员在训练之外观察啦啦操表演并从中寻找学习灵感。

五、结语

总之,在运用技巧迁移理念学习啦啦操时要重视对身体形态的校正,在这方面体操的要求更加严格,选择能够实现重心平衡和身体控制的学院参与一些需要托举和翻滚的动作。监管体操和啦啦操运动看起来极具观赏价值,但是其中包含的肌肉力量要求较高,尤其是下肢的弹跳和上身的平衡,可以通过借助竞技体操技巧的方式来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美感动作的背后是身体柔韧性的高要求,训练中需要着重关注腿部和韧带的拉伸训练,促进身体保持一定的平衡性协调性。

猜你喜欢

技巧性竞技体操体操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例析二次函数关系式的确定方法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