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剌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

2021-01-09陆文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颅脑例数入院

陆文波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患者出现大脑半球的广泛严重损伤、患者丧失了脑皮层的功能、出现重度昏迷或患者处于无意识的状态[1]。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患者家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促进患者早期觉醒及意识恢复是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实施早期刺激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早期觉醒,研究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评分)[2]均在3-8分之间。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交叉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53.21±1.34)岁。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68±1.37)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

2 方法:对照组通过药物、对症支持、康复治疗及基础护理等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家属知情同意及经医生诊断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对患者辅助进行各种早期剌激性护理的促醒干预。(1)听觉剌激护理:责任护士采用语言呼唤及音乐疗法进行促醒刺激。语言呼唤可指导患者家属与责任护士共同完成,在患者昏迷的时期内全程给予语言呼唤,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将患者视为意识清醒的病人,均给予患者进行操作告知指导,并呼唤患者的姓名,通过鼓励、询问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在患者床边放置可以播放音频内容的设备,调节适当的音量,选取患者平素喜欢的音频内容进行播放,被动性剌激患者的听觉,每天2次,每次听20-30分钟。(2)触觉刺激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的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进行疼痛触觉刺激,可通过拍打、按摩方式进行,每天2次,每次3-5分钟;可用棉签对患者的疼痛敏感部位(耳垂、足底等)进行压力刺激(压力大小以不损伤患者表皮为宜),每天刺激4次,每次1-2分钟。(3)运动刺激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四肢的被动康复训练运动,训练部位主要以容易发生挛缩的肢体关节及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肢体为主,每天训练2-3次,每次20-30分钟。(4)光照刺激护理:将患者所住房间挂遮光窗帘,通过手电筒及不同颜色的彩纸对患者进行不同颜色的光照刺激,促使患者被动睁眼、闭眼,每天训练6次,每次训练10下,促进患者的视觉反应。(5)睫毛剌激护理:责任护士通过棉签对患者的眼睫毛进行刺激,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6)味觉剌激护理:通过吞咽功能训练结合不同的味觉调料对患者进行刺激训练,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判断患者对酸、甜、苦、辣等剌激性味觉的反应。(7)嗅觉剌激护理:将香水、风油精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放于患者口鼻部 被动的刺激患者的嗅觉。(8)记忆诱导护理:充分评估患者曾经最为熟悉的环境及工作,患者的爱好及最为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指导患者家属反复为患者进行讲解,并可采用图片,照片及视频的方式在患者意识朦胧阶段让患者进行观看,对促使患者觉醒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评价指标:通过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入院10天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患者入院20天、30天的清醒时间及清醒例数。

4 统计学方法:将统计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采用x2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入院10天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对照组GCS评分10分的5例,9-12分的10例,13分的15例;观察组GCS评分10分的10例,9-12分的11例,13分的9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5.2 患者入院20天、30天2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及2组患者的清醒例数比较:对照组20天清醒患者9例,30天共清醒16例;观察组20天清醒患者21例,30天共清醒27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入院10天后神经功能恢复及20天、30天清醒时间及例数比较(n)

讨 论

早期刺激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的意识恢复,对患者早期觉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听觉刺激促进了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促进了脑内多区域的血流,促进了正常脑细胞的代偿功能,对受损脑细胞的功能进行弥补,促进患者的觉醒[3]。皮肤剌激加强了患者的神经环路和功能的重新组建,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4];光照剌激可兴奋患者的视反应及大脑皮层,促进苏醒状态的脑电波出现[5];运动剌激可预防患者关节的挛缩,促进肢体的血运,提高感觉传入神经系统的剌激源,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2];味觉刺激、嗅觉刺激、睫毛剌激等护理,可解除神经细胞的抑制,增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进而起到促进患者觉醒及意识恢复的效果[1]。有文献研究中发现[1]患者在接受记忆诱导刺激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睁眼、流泪、眼球转动等刺激后反应,同时心电监护仪监测可观察到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出现加快和升高的变化,本研究提倡早期实施刺激护理,可使短时间内抑制的神经细胞被唤醒,若刺激护理实施较晚,神经细胞处于抑制时间较长,被唤醒的机会就会减少。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实施早期刺激护理的患者觉醒例数及神经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中不论患者意识是否清醒,都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给予早期刺激护理,并请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颅脑例数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作文门诊室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