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精细化方式研究

2021-01-0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围术四肢发生率

李 翀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3)

四肢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折病变,以骨折处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伴随伤肢畸形、骨摩擦感和骨摩擦音等体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大出血或伤及内脏,造成患者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通常将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作为四肢骨折的治疗原则,以恢复肢体正常运动与承重功能为目的[1]。手术方案是现阶段治疗此病的有效措施,但具体效果不仅受到主治医师技术水平和医疗器械的影响,也与围术期护理手段密切相关。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在四肢骨折围术期实施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的发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为充分发挥手术方案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我院予以收治的部分患者精细化护理,研究详情和所得结论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图表法分成各有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性25例,女性20例,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8岁和75岁,平均(49.15±1.72)岁,病程病程2-20天,平均(11.82±1.54)天;骨折部位:13例股骨近端骨折,10例股骨远端骨折,9例胫骨远端骨折,7例胫骨近端骨折,6例胫腓骨近端骨折。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2例和23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平均(49.28±1.64)岁,病程3-18天,平均(11.25±1.69)天;骨折部位:14例股骨近端骨折,11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胫骨远端骨折,6例胫骨近端骨折,4例胫腓骨近端骨折。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符合四肢骨折诊断标准[3];(2)年龄不低于18岁;(3)无手术治疗禁忌证;(4)患者知晓研究目的意义,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受损严重者;(2)合并内分泌系统或免疫系统病变者;(3)凝造血功能异常者;(4)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4)精神状态不佳,配合度差者。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注重对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和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检查,及时处理解决异常情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与患者展开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干预,提高患者配合度;术后根据患者胃肠道恢复情况进行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进行肢体训练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观察组在围术期接受精细化护理,具体措施为:(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招待,对患者伤情进行初步判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优势、必要性、操作手法和配合方式,使得患者从不同方面了解自身疾病和手术方式;为患者营造舒适优美的住院环境,及时处理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的污渍,将手术过程中所需医疗器械和急救用品准备齐全,检查各种仪器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手术治疗顺利开展。(2)术中护理。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前,仔细核对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严重程度和手术方式等基本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对室内温湿度予以适当调整,做好术中保温措施;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 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舒适感,严格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异常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异常情况,应迅速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处理解决;熟知手术流程,及时准确递送医疗器械,对手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治疗结果,主动询问患者感受,用患者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其注意力,疼痛感过于明显者可遵照医嘱予以镇痛药物;妥善放置引流管,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送至普通病房;术后6-8小时给予患者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普通食物,促进患者新陈代谢;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制定个性化功能训练方案,促进受损肢体功能的恢复。

3 观察指标:(1)2组患者满意程度对比。参照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判定,问卷最小分值为0分,最大分值为100分,由态度、技巧、安全和水平4项内容组成,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对护理服务越满意。(2)2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对比。参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2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的判定[4-5]。ADL评分分值在0-100分之间,完全依赖:<20分;重度依赖:20分-49分;中度依赖:50-59分;轻度依赖:70-95分;独立:>95分。VAS评分0-10分之间,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患者得分越高,疼痛感越明显。(3)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判定。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判定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问卷由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4项内容,患者生活质量与得分为正相关[6]。(4)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褥疮、感染、肌肉萎缩发生率的对比。

5 结果

5.1 2组满意程度对比:观察组满意程度得分为(91.82±2.78)分,与对照组相比,所得数据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满意程度对比结果

5.2 2组护理前后ADL和VAS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ADL评分为(58.12±1.44)分,VAS评分为(7.24±0.52)分,观察组护理前的ADL和VAS评分分别为(57.80±1.56)分和(7.32±0.48)分,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存在(t=1.011,P=0.000;t=0.758,P=0.225)。观察组护理后ADL和VAS评分分别为(87.12±2.45)分和(3.52±0.24)分,与对照组的(72.63±1.69)分和(5.18±0.45)分相比,研究数据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r=32.658,P=0.000;t=21.835,P=0.000)。

5.3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护理前物质生活得分为(44.12±1.36)分,躯体功能得分为(45.36±0.80)分,社会功能得分为(44.28±1.12)分,心理功能得分为(43.56±2.18)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80.05±2.73)分,与对照组的(43.82±1.48)分、(45.12±0.84)分、(44.18±1.16)分、(43.72±2.24)分和(179.70±2.86)分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t=1.001,P=0.160;t=1.388,P=0.084;t=0.416,P=0.329;t=0.343,P=0.366;t=0.594,P=0.277)。观察组护理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分依从为(54.24±1.68)分、(55.08±1.86)分、(55.32±0.96)分、(54.72±1.48)分和(222.65±2.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2±2.16)分、(50.12±1.24)分、(49.58±0.84)分、(48.96±1.22)分和(200.71±2.73)分,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t=12.061,P=0.000;t=14.884,P=0.000;t=30.185,P=0.000;t=20.145,P=0.000;t=36.351,P=0.000)。

5.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褥疮,发生率为4.44%,1例患者出现感染,发生率为2.22%,无肌肉萎缩患者,共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褥疮发生率为11.11%(5/45),感染和肌肉萎缩发生率均为6.67%(3/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4%(11/45),组间对比,数据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产生(x2=5.413,P=0.019)。

讨 论

四肢骨折是骨折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通常是由交通事故、高处跌落、跌打损伤引起的,可对患者关节、韧带、神经和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骨折后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对日常活动和行走能力有着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方案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可对患者受损肢体进行修复,恢复良好的复位情况,通过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与康复。一般情况下,围术期护理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性因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因素。常规护理偏向于护理技巧,对细节的关注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患者的积极主动性,难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成效。这就需要临床工作者对围术期护理手段予以深入探讨,充分发挥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精细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它需要护理人员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得护理职责具体化、明确化,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益[7]。在围术期实施精细化护理,就是在重视手术操作技巧的同时,严格按照手术流程积极主动配合主治医师,根据患者实际需求予以相应的护理服务,消除不安全因素,促进手术工作顺利开展。文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充分体现了精细化护理在四肢骨折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的来讲,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促进患者满意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可缓解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推广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围术四肢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