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1-01-09张义
张 义
(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8)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多存在僵硬情况,其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需要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临床治疗[1]。本文将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医院治疗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归入计算数据资料,对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运用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价值予以观察。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本医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治疗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数据值资料,分组方法是随机双盲法,每组入组31例。对照组年龄均值是(44.65±3.54)岁。观察组年龄均值是(44.74±3.61)岁。对2组一般数据值资料实施比对,P>0.05。
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方法。(1)运动干预:使患者进行头部转动、上抬头、低下头运动等,使其耸肩及扩胸。(2)按摩干预:适宜按摩其颈部穴位、肩部穴位等。1天2次,1次半小时,治疗1个月。观察组予以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运动干预、按摩干预和对照组一致,且增加下面几种治疗方式:(1)颈椎牵引干预。采取牵引治疗床予以牵引,仰卧,采取颌枕带予以固定,予以30°-45°颈椎牵引,1次20分钟。(2)推拿干预。①维持坐位:操作者在患者背面,对其颈部双侧肌肉实施按、拿、揉、拨、弹等手法推拿;②操作者采取手掌根抵住患者枕骨和下颌位置,慢慢往上提起,维持60秒,然后再开始进行左右旋转以及前屈和后屈等活动;③使头部维持前屈,操作者左手放在患者头后面,右手放在患者对侧下处位置,予以抵住,尽量旋转其头颅等。治疗1个月。
3 相关指标:分析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统计2组治疗之前、治疗1个月之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值。
4 评定标准:痊愈:疼痛感觉、麻木情况等消除,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疼痛感觉、麻木情况等基本消除,肢体活动功能得以改善;无效:不具有以上标准[2]。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共10分,分数大则代表患者疼痛更严重[3]。
6 结果
6.1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数据值指标测定后,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对比于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统计值结果(80.65%)得到提高,表明数据值检测计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6.2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之前、治疗1个月之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值对比:数据值指标测定后,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之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值对比于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统计值结果,未表明数据值检测计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之后,全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述指标都得以减小,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1个月之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值对比于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统计值结果得到减小,表明数据值检测计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之前、治疗1个月之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值对比
6.3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满意率对比:数据值指标测定后,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满意率96.77%,对比于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统计值结果77.42%得到提高,表明数据值检测计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满意率对比(n,%)
讨 论
近几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发病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其病情较为复杂,存在一定治疗难度[4]。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是因为神经根管变窄而导致,使其神经根理化性质出现改变,最终发病[5]。运动干预、按摩干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将其椎间盘间压力减小,加宽椎间隙,促使其病情改善,不过,常规康复治疗方法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6]。
该文指标计算结果中,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予以比较,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的患者治疗有效计算率提升,治疗1个月之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值下降,治疗满意率提升。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包含运动干预、按摩干预、颈椎牵引干预、推拿干预,有助于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显著改善,促使其颈椎稳定性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体现出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