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
2021-01-09于丽杰
于丽杰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腰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是在外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纤维环发生破裂,从破裂处膨出的髓核组织对脊髓及神经根造成压迫而引起。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及下肢麻木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1]。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主要采取非手术方法(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等)进行治疗,虽然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因此,为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应积极做好其康复护理工作[2-3]。在本研究中,通过对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部分病例应用腰背肌功能锻炼,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10月,将其分成2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6例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7例、19例;年龄跨度方面,最大者为69岁,最小者为25岁,平均年龄为(44.37±6.28)岁;病程为0.5-10年,平均(3.08±0.26)年;发病部位:8例L3/L4段突出,21例L4/L5段突出,17例L5/S1段突出;疼痛情况:12例单纯腰骶部疼痛,25例伴发单侧下肢疼痛,9例双侧下肢疼痛。观察组46例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8例、18例;年龄跨度方面,最大者为67岁,最小者为26岁,平均年龄为(44.42±6.31)岁;病程为0.5-12年,平均(3.15±0.28)年;发病部位:9例L3/L4段突出,20例L4/L5段突出,17例L5/S1段突出;疼痛情况:13例单纯腰骶部疼痛,25例伴发单侧下肢疼痛,8例双侧下肢疼痛。基础资料对比中,2组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牵引及热敷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腰背肌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采取仰卧的体位,展开伸腿练习,也即抬腿向上,交替抬高双腿,将腿抬高时尽可能不要屈膝;(2)保持双膝弯曲,抱住膝部与胸部尽量接近,重复上下运动;(3)采取3点式支持法,在仰卧状态下,指导患者将双足与头部作为支撑点,将双手放在胸前,用力使腰背部与床面远离;(4)采取5点式支持法,也即在仰卧状态下,指导患者将双肘、双足及头部作为支撑点,抬高身体呈拱桥状;(5)采取飞燕式锻炼法,在俯卧状态下,让患者分开双方放在身体的两侧,并拢双腿,以腹部为支撑,抬头的同时伸直双手;(6)坚持向后慢走锻炼。上述动作每个进行10次,每次锻炼半小时左右,每天锻炼2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运动的量及难度逐渐增加,并以患者具体病情及身体条件对锻炼时间进行调整。所有患者均展开为期半年的锻炼。
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前后的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症状控制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1)护理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患者疼痛及麻木等症状均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超过80°,工作及生活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70°-80°左右,腰部活动有所改善,恢复部分日常生活能力,为有效;症状及生活能力未发生变化,为无效。(2)腰椎功能采用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展开评价,总分29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其腰椎功能越好。(3)腰椎疼痛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数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
5 结果
5.1 2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5.2 2组腰椎功能、疼痛改善情况及症状控制时间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的JOA及VAS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以及症状控制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后的JOA、VAS评分及症状控制时间对比
讨 论
近年来,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腰部持续负重或长时间保持单一的姿势,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于此类患者,临床治疗的重点便是对小关节紊乱进行调整,恢复组织间的力学平衡,以促进其腰部支撑力的提高,有效缓解腰背肌痉挛。通过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科学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促进其肌肉血液循环的改善,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及肌肉反应特性与强度,松解软组织粘连情况,有效调整并修复脊柱外在失衡及内在平衡情况,在促进腰椎稳定性、耐久性及灵活性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脊柱小关节承受能力的增强。
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仰卧伸腿、抱膝触胸、3点支撑、5点支撑、飞燕式及向后慢走等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显示,其治疗总有效率,腰椎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控制时间,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在康复护理中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科学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应用腰背肌功能锻炼,可将其疼痛症状有效缓解,积极改善其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