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专业教师“阶梯式、项目化、 协同体”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2021-01-08唐艺支郑超文
唐艺支 郑超文
摘 要:本文对标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通过明确“五阶梯”式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四项目”专项能力培育、携手“校企研三方”改革教学内容与评价模式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汽修专业教师队伍。
关键词:中职教师 培养模式 创新研究
一、教师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类型教育背景下,教师对职业教育岗位认知不足
中职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生,他们大多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没有形成系统、完善、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观念,缺乏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能力。此外,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比较低,大多数专业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对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不够了解,难以应对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二)网络信息时代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和扑面而来的新信息,如何加快职业能力提升,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汽车“新四化”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面临变革挑战
汽车“新四化”是指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影响和带动了汽车产业生态的发展,也给汽车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的教材学材已难以将教学内容与新时代的汽车岗位技能无缝对接。同时,原有的教学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引入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评价体系参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助推学生从“就业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已迫在眉睫。
二、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措施与办法
(一)改革措施
职教改革的关键点是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针对“谁来教”,可以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入手,落实“五阶梯”人才培养计划目标,搭建教师成长阶梯,明确教师成长路径,促进师资队伍有序进阶。针对“教什么”,可以构建校、企、研三方协同体,对接产业发展及社会变革需求、岗位能力標准和企业评价标准,引入最新职教理念及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建设仿真实训场地,开发碎片化教学资源,满足“工学一体”教学要求。针对“如何教”,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指导能力、锻炼基地建设能力和培育竞赛指导能力四个项目打造一支专业、敬业、乐业的高素质汽修专业教师队伍。
(二)解决办法
1.明确“五阶梯”式人才培养目标,畅通教师职业成长路径
依据赵志群教授“新手—专家”职业成长的逻辑发展规律,结合职业教育“工学一体”教学理念,按照职称评审要求,细分培养层次,明确培养时间,充分发挥广西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类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行业区域项目优势,“以优带新”构建“五阶梯”式教师成长路径,即“新进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促进师资队伍有序进阶,形成一支“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师资队伍。
(1)明确“五阶梯”教师成长路径的培养目标
在充分分析教师岗位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职称评审条件和职业教育教师成长规律,制定每一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时间:职业教育师资入门(1~3年);职业教育师资成型(3~5年);职业教育师资成才(5~10年);职业教育师资成器(10~15年);职业教育师资成名(15年以上)。
(2)细化“五阶梯”教师成长路径的考核指标
教师成长考核指标除“日常工作”外,还包括完成“重点任务”,主要从下厂实践次数、评课、参加公开课、发表论文、参与课题、进行竞赛指导、参与实训场地规划、担任教材主编、开设名师工作室、承担校内外师资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价,与绩效挂钩,鼓励教师多劳多得。
2.开展“四项目”专项能力培育,提升教师综合职业能力
按照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设中职教师职业能力培训项目,促进中职教师全面提升四大职业能力,即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基地建设能力和竞赛指导能力。
(1)通过工作项目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让教师站得稳讲台
针对广西交通技师学院汽车专业学生多、场地设备有限等情况,在确保课程框架完整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项目处理。每一项目辅以配套的活页式教材(工作页)。当行业技术发展时,各项目工作页可灵活实现局部更新而无须重新修订整本教材,既保证了课程的系统性,也保证了课程的先进性。同时,针对学生认知方式的重大转变,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平台、资源及手段掌控课堂,并采用教师定岗、学生轮岗的方式组织教学,保证教师对本岗位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游刃有余。
(2)校企交融提升实践指导能力,让教师下得了车间
作为广西及南宁市汽车维修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广西交通技师学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历练汽车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除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跟岗实践外,还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参与教学教研和师资培训,采取“外培内训”的方式获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能。
(3)参与功能性基地建设提升专项能力,让教师挑得起担子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用工需求,广西交通技师学院陆续筹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赛培训汽车喷漆项目中国集训队基地”等不同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搭建起教学实训、对外技术培训及维修生产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适时转变角色与身份,实现教学、培训、生产、科研双肩挑,促进教学、管理与科研的有效互动。
(4)对标行业多渠道提升竞赛指导能力,让教师跟得上变革
引导专业教师紧跟汽车行业发展风向標,关注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职业能力大赛、全国交通系统技术能手大赛等。教师通过大赛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组织与实施更加合理。
3.携手“校企研三方”改革教学内容与评价模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校企研合作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教师的成长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校企合作搭建基于真实企业需求的各类资源平台,研究机构助力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转换,跟踪学生学习质量,引入多元化评价模式,让教师成长目标明确、助力充分、成果落地。
(1)教学内容对接岗位能力要求
将教师培养方向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培育内容对接企业工作流程,结合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专业需求,共同开展行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标准、研发课程、开发教材、组建教学资源、研发课题,实现校企人才协同育人模式。
(2)教学评价满足供需多方需求
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模式改革,引导学校、用人单位、研究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全程跟踪,保证课程教学可持续改进,确保对学生知识传授、技能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四维一体”教育目标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现。
三、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与创新
(一)对标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形成“五阶梯、四项目、三协同”的教师培养体系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入手,确定培养层次,落实“人才梯队计划”目标,搭建“五阶梯”式教师成长模式,让教师明确从新教师成长为教学名师的路径;对标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四项目”,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基地建设能力和竞赛指导能力,引领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课程开发、技能竞赛、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快速发展,提升教研团队职业化水平。依托学校、企业、教育研究机构三方主体协同育人,搭建教学能力提升平台、企业实践技能应用平台、教研成果推广平台、竞赛成果转化平台等,将教师培养为“教育人”“企业人”“研究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
(二)“校、企、研”三主体育人模式,为教师成长搭建“1+N”个能力提升平台
以三方主体育人模式共建(育)“双师型”教师,创新教师培养方向,精准输送教师到企业就职,提升岗位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充实教学队伍,促进产学结合;依托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多个平台引入实施真实项目教学,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为教师成长搭建提升平台。
四、小结
“五阶梯+四项目+三主体”创新师资培养模式解决了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师资紧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内容及配套资源滞后于市场需求等主要问题,实现了“1+1>2”的团队效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示范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霞,樊海林.汽车维修专业“以工作项目引领”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10(4).
[2]李兆义,杨晓宏.“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培养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
(作者单位:广西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