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时代培养学生劳动教育意识的策略

2021-01-08张劲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劳动学校教育

张劲锋

摘 要:劳动教育,是属于我国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教育内容当中,劳动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内涵为出发点,对于当今我国学校劳动教育当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提出对于劳动教育意识进行培养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劳动教育意识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57

教育要想达到原本的目的,就必须要通过劳动教育才行。劳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内涵的重视也非常关键。

一、劳动教育的作用与内涵

劳动教育指的就是让个体直接参与到劳动的实践活动当中,强调实际操作让人的全身心都得到锻炼的一个教育理念。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劳动培养出正确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观念,从而可以在经历劳动教育之后获得一定的劳动情感和劳动态度。

劳动是属于一种实践活动,劳动的过程是个人的体力和技巧以及其他技能的结合。劳动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学生通过劳动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劳动教育有着其他很多教育都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

二、当前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困境

1.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意识不足

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不同,也应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根据受教育学生具体所处的阶段,采取的劳动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对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应当是呈现一个不断加深递进的特点。但是事实上,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时,并没有设立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只是简单地重复相同的教育内容,根本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往往都是采取班级劳动、校内劳动的方式来进行,为数不多的到校外进行劳动实践,也只是去福利院以及养老院这些地方进行参观或者进行简单的卫生劳动。这一系列浅层的劳动教育实践只是让劳动教育处于一个较低层面,并没有把劳动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如果没有把相应的教育同劳动结合起来,就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教育的好处和优点来。

2.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劳动教育的过程当中除了存在着内容重复的情况,还存在着教育内容严重倒置的情况。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劳动教育并没有遵循这个不断上升的客观规律。并且在劳动教育当中,教师过分追求教育内容的深度,却忽视了对于劳动内容的提升。而很多的学生走入社会后,由于缺乏劳动教育,导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这样的劳动教育内容,极大制约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

3.劳动活动单一重复,学生缺乏劳动机会

当前许多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都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都是采取一样的劳动教育内容。并且劳动的内容过于单一,致使学生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劳动教育。并且学生在这样的劳动教育之下,也缺乏了相应的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1.提升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是对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劳动教育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是与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质量以及效果相关。所以,当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以及劳动教育观。在新时代充分贯彻落实党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需求,加强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应当打破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狭隘教育观念,探索建立一个动态化的培育体系,根据当今新时代的变化,把握在当今时代进行劳动教育的内涵,探索出一个符合新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积极效果,充分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

2.合理安排调整劳动教育课程的时间与内容

科学合理制定在学生各个阶段进行劳动教育的时间以及内容,例如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要注意这个时候的学生还处于教育的起步阶段,年龄也较小,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应当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从日常生活当中挖掘教育的素材,而學生所进行的劳动也应当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自我服务的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应当培养他们从劳动开始,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让学生为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关键就在于应当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为中学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劳动教育的重点应当就是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在经历了中学之后,学生要逐渐和社会进行接触,通过对于中学生实践方面的磨砺,可以帮助中学生培养独自面对生活的挫折的能力。

在中学阶段进行劳动教育,可以考虑从校园当中跳脱出来,走向社区和社会当中的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在寒暑假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进行劳动实践之前,劳动教育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劳动技能训练,并且告知学生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考核标准。在具体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当中,应当让学生认识现实状况,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通过劳动实践,让中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不易,从而让中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认清自己。还可以让中学生在进行劳动实践后进行总结,将劳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处于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学生思维当中的批判性以及独立性都是不断增强的。在高中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校园里面是无法学习到的,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再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进行家校联动,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在对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家长和学校之间要就孩子的劳动教育问题多进行沟通交流,以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并且,家长应当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价值观。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当中来,让学生通过家庭劳动与在学校进行的劳动实践相结合,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让“慢养”与“深耕”相结合,“全域”与“全时”相结合,以点带面,家校合力。

4.合理开展劳动活动,提升学生劳动机会

学校在开展劳动活动的时候应当确保劳动活动的合理性,保证劳动活动不存在意料之外的风险。学校可以开展校园内的劳动活动并辅以社会劳动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在进行劳动实践中要注意对学生的锻炼,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学生的劳动机会,实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在当今时代,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在新时代我国对于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劳动教育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一博《新形势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施策略》,《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2] 焦颖、张雪蓉、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试析:目的、内容及方式》,《江苏商论》2021年第4期。

(本文系2021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意识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jqy-zj3)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