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分析

2021-01-08胡红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心理健康德育

胡红艳

摘 要:德育是小学阶段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德育教学质量能够促进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现阶段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上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部分问题将会影响德育教学的质量。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德育教学方式,若是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较好地运用于德育中,将会大幅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和心理教育 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51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学习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他们刚步入小学,心理上并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以及繁重的课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所以,近几年,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将德育和心理健康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和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一、重要性分析

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并引导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探索新的知识,教师就要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能够改变低效率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调动他们对德育知识的探究欲望,使小学生渐渐树立主体意识,进而在学习的时候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消除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构建学习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其次,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不和谐因素,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进行自主学习,这并不符合当下教学的主流趋势。所以在德育教学时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突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同学们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思维,并且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整合策略分析

1.家校配合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德育和心理教育进行结合,提升其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小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还有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并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一套教育措施。

其次,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受父母影响,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也要多关注父母,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针对家长一些不合时宜的计划与想法,教师应给出科学引导与建议,为孩子们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另外,教师还应该展示学校和学生家长合作中最新的情况,包含图片、视频、文字等,让同学们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家长主动合作的积极性。

2.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针对那些信心比较差的同学,教师要多鼓励他们,找出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在教师鼓励下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改掉不好的习惯。

其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思路,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针对目前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环境,找出适宜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从而为他们构建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小学,有许多教育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结合小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比如,可以选择具有心理教育还有德育特征的一些实践教学活动,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活动,这样,德育还有心理健康教育都能够得到彰显。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进行详细观察,对最终的实践成果要进行评估,这样对以后进行整合教学也非常有帮助。

其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让学生积极融入道德教育与健康教育当中,促进小学生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

4.利用生活情境

在开展德育活动时,教师要让小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此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去爱护环境,或是举办地球保护日活动,带领孩子们到街上清理环境卫生,制止乱扔垃圾和乱丢垃圾的现象,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社区公益活动,比如帮助一些孤寡老人,这样既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到当地的农场参加劳动,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同时还让他们收获喜悦,继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以及不怕艰苦的精神。

5.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以往的小学德育教学当中,以教师灌输式和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主,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讲授上。为了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整合,教师就要做到在德育体系中适当融入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具体可以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首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应正确渗透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教师要设置人际交往的课堂教学环境,向同学们提供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素材,并要求孩子们扮演其中一个角色,逐步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其次,教师要深入小学生群体并进行细致调查,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做事风格还有性格特征,特别是要展开心理健康调查,再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制定有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广播、黑板报以及校报等形式,来加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宣传工作,对于做好人好事的同学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与鼓励,在提升他们综合素养的同时,让孩子们渐渐建立良好的“三观”。

6.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进行整合

在进行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且极其关键的,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学会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多多关心学生,同时还要了解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与规律。根据小学生具体情况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和实践活动,让其亲身感受生活,在体验的过程当中产生成就感还有愉悦感,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德育的热情与学习的兴趣。

比如,可以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小组活动、沙龙活动,或者组织德育茶话会等,引导同学们勇敢地走进生活,自行去思考人生的道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感悟,体会到快乐与苦闷。定期开展社会活动,如组织“我是清洁工”或“我是小交警”等活动,逐步引导孩子们进行角色体验以及岗位锻炼,进而使他们能认真地去完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7.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

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某一个班级活动,在全部学生都积极主动参加的同时,就会有某些学生产生排斥和反对心理,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心理沟通非常重要,在具体沟通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坚持结合小学生个性特征等实际情况,不要以古板的形象引起他们的排斥心理,而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倾诉自己的心声。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德育还有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方式有非常多,比如对孩子们进行关爱、开导以及纠正他们的行为等。然而,小学时期的学生比较调皮,他们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因此,用这些教学方式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通过心理教育,来对他们进行德育,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同学们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肖婧《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新课程(教研版)》2018年第9期。

[2] 姜晓利《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9期。

[3] 胡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文渊(高中版)》2019年第8期。

[4] 姚鹏、杨曦《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年第9期。

[5] 楼洪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态德育整合的探索分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第15期。

[6] 楊妙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好家长》2019年第39期。

[7] 钟玉玲《浅析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数码设计》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