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中的诗情画意

2021-01-08张自凑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典故古诗词诗词

张自凑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蕴含着许多道理,具有语言的魅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鉴赏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只有真正了解了古诗词的内容和时代背景,才能真正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并且形成对古典诗词的审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古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鉴赏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34

古典诗词是初中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诗词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诗词审美能力。因此在课堂中如何学生鉴赏古诗词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

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而教师和家长也认识到心理健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对学生的重要性。而在语文课中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国家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而且,由于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作者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孝敬尊长、刻苦学习的思想,通过诗歌鉴赏教学,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不仅如此,诗词鉴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诗词鉴赏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二、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学习的兴趣不足

虽然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融入古诗词学习和朗诵,而且由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对一些经典诗歌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方法有限,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其中一些典故和词语比较深奥,所以会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所以,进入初中阶段之后,面对更高层次的诗词内容,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古诗词。

2.教学方式过于固定,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进行备课之后,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朗读,在此基础上对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逐句对诗词的内容进行讲解,并且标出重点字词,让学生利用课堂笔记的方法记录下来。最后再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蕴含的思想进行简单介绍。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

1.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多角度体验诗情画意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传统文化中的明珠,蕴含着许多道理,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鉴赏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每一首诗词在创作的时候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而诗词的作者也会把自己的经历以及理想抱负融入诗词的字里行间,让诗词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因此,要想在诗词鉴赏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应该片面地对诗词开展某一个侧重点的解读,而应该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对诗词进行科学解读,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诗词的内涵和写作特点。

首先,从感悟诗歌情感的角度出发。中国古代的先贤都比较擅长借物咏志,因此,他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融入诗歌之中,不仅让古诗词具有了更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的情感也能带给读者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对于诗词鉴赏来说,教师可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之中,用沉浸式的情感体验感悟诗歌的魅力。

比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海浪拍在岩石上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歌中所描写的“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波涛涌起”的壮丽场景,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诵来体验作者的豪迈胸襟。

其次,从体会诗歌妙语金句出发。中国的古代文人文化功底非常深厚,他们在进行诗词创作的时候往往善于利用典故,这些典故使得诗歌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且也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在对典故进行深入的掌握之后,重新阅读诗歌则会有妙语连珠的感觉。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就是这样一首经典的诗歌。这首诗的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既是全诗的诗眼,也运用了一个典故增加了这首诗的魅力,这个典故就是“折柳”,所以在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要对“折柳”这一典故进行重点分析。除此之外,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围绕“折柳”这个典故去寻找其他诗词中和这一典故有关的诗句。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对诗词进行探索,而且探索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典文学素养。

再次,从诗词创作技巧的角度出发。鉴赏诗词,学习诗词,不仅仅是简单的诗词情感与诗词内容的学习与分析,也需要掌握作者在创作诗词的时候所采用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对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让学生通过同类型诗歌的鉴赏与学习掌握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备课阶段最好能够选择和教学对象内容相似、题材相近的诗词进行深入了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对诗词进行鉴赏。

比如,在学习《黄鹤楼》的时候,为了拓展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技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江南四大名楼,并且把以江南四大名楼为题的诗词列举出来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赏析诗歌的创作技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可以很好地提升学习效果,因此,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兴趣,让诗词鉴赏不再枯燥。

比如在诗词鉴赏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诗词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还原,也可以组织某一主题的诗词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去搜索和课堂上所学的诗词具有同一种情感的诗词,进行手抄报设计,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作者,去图书馆或者从网络上查阅资料,选择一篇除了课堂教学内容之外的该作者的代表性诗作,结合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诗词鉴赏方法进行鉴赏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提升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四、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诗词鉴赏教学的全面性

古诗词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在岁月的长河里凝结了丰富多样的诗词表现形式以及诗词作品,虽然在我國现代语文教学当中已经加大了诗词教学的比重,但是对于多如繁星的诗词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提高诗词鉴赏的教学效率,一定要注意诗词鉴赏教学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包括诗词种类、诗词内容等多个方面。

2.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诗词鉴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理解、鉴别、赏析诗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学生对于诗词文字的理解,过度深究诗词中字、词、句的含义,更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诗词当中的内涵以及文学价值,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不同的鉴赏角度,从而保证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古典诗词鉴赏不仅仅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简单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的时候,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审美能力,因此 教师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诗歌意境之美,体验诗词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 李增超《把握意象 体味情感——浅谈初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考试周刊》2020年第88期。

[2] 钟国芬《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文理导航》2020年第11期。

[3] 刘婷《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典故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