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途径与方法

2021-01-08吕娣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生融合信息技术

吕娣荣

摘 要:时代趋势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世界迈入信息化时代,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并融入各个领域,推动着各个领域的革新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教育受益匪浅,实现了教学革新和突破,教学内容实现拓展,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学习效率日益提升,但是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领域,要实现与教育的高效融合还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意味着教师在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阻碍,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融合途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23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领域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也得到了提升,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其他学科有效学习的基础,所以在素质教育时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梳理教学构架,给学生提供更加合理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渐融入小学语文教育,并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课堂教学也因信息技术的融入变得多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呈上被调动起来,这使得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带给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两种较为偏激的状况,一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愿转变自己多年的教学习惯,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十分排斥。二是一些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整节课堂都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板书被彻底忽视。这两种现象都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第三,信息技术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多元性,随着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和研发中,其中能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也是愈加丰富,但是很多教师的信息素養并不合格,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也不紧跟教育信息化的脚步,在教学过程中对多数信息技术的使用都是略懂皮毛,这样就无法将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新《课标》的出台意味着传统应试教育时代的结束,小学语文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朝着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大范围扩展,突破原有的教材,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资源和活力,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其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中的一纸成绩已经无法实现对现代学生的评估,新时代的小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还需要拥有对语言的实践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及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独立探索。而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实现全面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途径

1.营造教学氛围

很多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不能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个具有直观视觉、听觉效果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类似的景色图片或者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金色的草地,通过这种直观的视觉撞击,会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时教师恰到好处地提出引导问题:“为什么蒲公英是金黄色的呢?”小学生对于这种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都会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们会寻求答案,也会集中注意力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2.构建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不能实现统一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对文章做出理性且有层次的分析和鉴赏,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的审美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预习,以《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对生字、生词、句子、段落、结构、内容、内涵等进行有目的学习和分析,让学生可以做到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将学生的预习和教学节奏同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促进课堂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有效的互动,这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高效沟通才能促进思维的发散,而且互动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班级凝聚力。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互动模式。

比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这些神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希沃白板播放相应的动画视频片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配音或者角色扮演等,但是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感悟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和情感,并尽可能地准确表达。通过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也会在配音或者表演的过程中对故事中的文字、情节以及所传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4.延伸教材内容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给学生展示更广阔的世界。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现语文教育的多元化。

比如,在学习《四季之美》的时候,教材中所描写的四季其实并不能实现完整的概括,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季节的景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四季有更丰富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不是所有地方的一年四季都和自己生活的地方一样,也借此呼吁学生保护自然环境。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21世纪教育的潮流趋势,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将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创设更加生动的教学氛围,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师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思维导图,为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梳理思路,指明方向。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认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杨永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南北桥》2019年第13期。

[2] 马亚玲《小议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10期。

[3] 林连《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年第8期。

[4] 汪春平《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新课程》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