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21-01-08吴晓晔俞静漪
吴晓晔,俞静漪
(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郭如雅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在神经系统方面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疼痛、灼热或其他异常感觉,严重时发生四肢瘫痪、溃疡或坏疽等严重后果[1-2]。有调查显示,DM在诊断10年内,约60%~90%常有明显的临床DPN发生[3]。迄今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长期糖脂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炎症因子比例失调、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多元醇通路激活等因素密切相关[2,4-5]。目前西医临床上尚无特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以降血糖、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疗效欠理想[6-7]。中医中药在DPN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充分发挥中医整体治疗观和辨证施治的优势[8-9]。笔者采用自拟活血通痹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DPN(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42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内分泌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的84 例DPN(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2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50~77 岁,平均(68.9±7.1)岁;病程2~6 年,平均(4.5±0.7)年;空腹血糖(FBG)7.3~13.4 mmol/L,平均(9.1±1.0)mmol/L。对照组中男22 例、女20 例;年龄54~80 岁,平均(69.1±6.9)岁;病程1~8 年,平均(4.7±0.8)年;FBG 7.5~13.9 mmol/L,平均(9.3±1.3)mmol/L。2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DPN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中相关内容[10];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中分型标准[1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属气虚血瘀型;2)年龄38~80 岁;3)对本临床观察内容知晓并自愿参加。
1.4 排除标准 1)其他病因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者;2)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其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者;3)局部有破溃、感染或出现过敏现象者;4)过敏体质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及并发症健康宣教,采取合理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对照组同时予以甲钴胺片加硫辛酸胶囊治疗,甲钴胺片[弥可保,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107]0.5 mg/次,3 次/d,口服;硫辛酸胶囊(唯依能,江苏万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58)0.2 g/次,3 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益气活血通痹汤,药物组成:黄芪25 g,丹参、鸡血藤各20 g,当归、红花、葛根、川芎各15 g,桂枝、白芍各12 g,地龙10 g,肢体麻木重者加僵蚕、全蝎;肢痛明显加延胡索;以上肢为主要病变者加桑枝、羌活;以下肢为主要病变者加川牛膝、木瓜或苍术。日1剂,水煎2遍取汁约200 mL,分2次口服。2组均连续用药8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内分泌学》中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12]。
2.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对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该评分系统包括症状评分(6分)、感觉评分(5分)、反射评分(8分),得分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13]。2)不良反应。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定为0.05。
3 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疗前、疗后TCSS 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皮疹1例,发生率为7.1%(3/42);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率为4.8%(2/42);2组患者均症状相对较轻,停药后自行缓解。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DPN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痹证”“血痹”“脉痹”“痿证”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则主要为瘀血和痰浊,患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本病源于消渴病日久,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再者,“久病入络”,血脉瘀滞,瘀则经络阻滞不通,引发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另一方面,正如《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类患者本就脾气虚,加之患者饮食不节伤及脾胃,造成脾气更虚,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导致肢体、筋脉失养,出现肢体无力、萎软等表现。笔者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为法,自拟方活血通痹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DPN证属气虚血瘀型者。方中黄芪、桂枝、白芍合《仲景全书》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通痹,白芍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和营卫和表里;葛根取其升阳解肌之功效;当归养血、活血散瘀;川芎可行一身之血,为“血中气药”;丹参活血化瘀而不伤气血;红花性温质轻,善通经络之瘀血;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通络;地龙通行经络,与益气行血药配伍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之证。
从本文观察结果看,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TCSS评分(症状、感觉、反射三方面评分)较疗前皆明显减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该结果提示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DPN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疗法,能明显减轻DPN患者症状,促进DPN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同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自拟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西医疗法用于DPN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