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施工迹地影响及恢复综述
2021-01-08代海波
代海波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输变电工程是将电压或电流经过转换后从供应地输送到需求地的工程[1]。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可实现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电力发展战略[2]。输变电工程由于其跨度大、分散度高的特点,对施工迹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目前国内外针对迹地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烧迹地、矿山迹地,针对输变电工程的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土保持方面,且土地性质主要为林地,对不同土地性质的输变电工程迹地恢复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借鉴相关工程经验探讨了不同性质输变电工程土地的修复模式,并对未来输变电工程施工迹地恢复提出展望。
1 法律法规概述
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我国出台了迹地恢复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法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文献[3]要求:企事业单位及生产经营者应合理开发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或生产活动中造成环境影响的,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若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的,可由当地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查封。
文献[4]要求:生产建设项目活动应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等水土流失敏感区,无法避让的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禁止毁林、毁草开垦,水土保持相关措施及设施需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文献[5]要求:临时用地不能使用超过两年,两年后如仍需继续使用需重新提交办理。临时用地责任人应在使用完土地后一年内进行土地恢复,使其恢复达到可供利用的条件。
文献[6]要求:在能源等基础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土地损毁,需由使用土地的责任人负责对其进行复垦。土地损毁严重的工程,需在土地复垦完成后向当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取得验收同意意见。
2 输变电工程施工迹地生态影响
输变电工程包括输电工程与变电工程,施工过程将会对声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生态环境等造成影响,本文针对主要的生态影响进行论述。输变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造成土壤扰动及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影响。
2.1 变电工程施工迹地生态影响
变电工程为点式工程,主要包括变电站间隔扩建或改造工程和变电站新建工程。变电站间隔扩建或间隔改造工程通常位于既有变电站内部,整个施工活动均在变电站内进行,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变电站新建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需取得当地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等部门批准的站址协议,施工活动主要集中在永久占地征地范围内。涉及的临时占地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包括站界四周临时占地、施工营地、弃土场、材料堆放场。
1)变电站站界四周临时占地。施工活动会破坏区域的植被,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闲地、耕地、园地、草地、灌木林地等。
2)用于办公及生活的施工营地临时占地,一般布置在变电站站址附近,会影响区域的植被及水土流失,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闲地、草地、灌木林地等。
3)用于暂存施工弃土的弃土场。回填后剩余的弃土一般可与其他单位签订协议交由该单位处理,或取得当地自然资源局的弃土征地协议用于弃土。弃土场会影响区域的植被及生态环境,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闲地、草地、灌木林地等。
4)用于堆放材料、养护的剥离表土等临时占地,一般布置在变电站站址附近或租用库房,会影响区域的植被和水土流失,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闲地、草地、灌木林地等。
2.2 输电工程施工迹地生态影响
输电工程为线性工程,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取得当地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等部门批准的路径同意协议。输电工程主要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为塔基区域,塔基永久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通过采取人工开挖等方式能最大限度减缓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临时占地包括塔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人抬便道、牵张场、跨越施工场、物料堆放临时占地。
1)塔基临时施工占地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地、耕地、园地、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等。
2)施工人抬便道的生态影响主要为植被破坏,占地类型通常包括耕地、草地、灌木林地等。
3)牵张场和跨越施工场分别用于牵引电线和跨越铁路电线的跨越施工,对区域的生态影响主要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地、耕地、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等。
4)物料堆放临时占地对区域的生态影响主要为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占地类型通常包括空闲地、草地、灌木林地等。
3 输变电工程施工迹地恢复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输变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临时占地类型主要包括空地、耕地、园地、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输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主要通过施工期修砌排水沟、铺设碎石、铺垫塑料布等措施进行控制[7]。虽然针对迹地修复已有大量研究[8-9],但大部分是针对林地火烧迹地[10]、砍伐迹地[11]、矿山迹地[12-13]修复的研究,针对输变电工程也只是分为变电工程和输电工程水土保持进行论述[14]。本文通过借鉴以上研究及相关工程经验,按照不同的占地类型综述输变电工程施工迹地恢复方法,为其他生态影响类工程施工迹地恢复提供参考。
3.1 空地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使用未利用的空地后,至少需恢复地形地貌,并鼓励结合土地复垦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因此,当临时占地为空地时,使用结束后仍需对其进行恢复工作。首先需要清理施工后遗留的一些类似边角料的废弃物,然后通过推土机、碾压机械或人工使用器械对土地进行整理,使其恢复至使用前的状态。如临时占地为暂未使用的城镇规划用地,使用结束后应在批准期限内拆除施工营地等建(构)筑物,并使其恢复到可使用的状态。
3.2 耕地和园地
耕地和园地中所栽植被均为栽培植被,可一并考虑。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使用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后,应当恢复原种植条件或植被条件。例如某城际铁路220 kV电力线路迁改工程,耕地和园地施工迹地恢复主要包括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整理、复耕。
1)表土剥离。施工前,剥离表土20~30 cm,对剥离的表土进行养护,以保持原始性状,可设置土体堆存边坡约1:1.75,并使用密目网进行遮盖。
2)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将占地区域的杂物清理干净,使用锄头松土约10 cm后平整,采用人工方式将养护的表土覆土,覆土厚度为20~30 cm。
3)土地整理。覆土结束后,通过翻耕、爬犁及施肥对表层土壤的松实度和肥力进一步处理,使土壤恢复到适宜栽培植被的状态。参照文献[15]和[16],表层土壤的砾石含量(粒径大于2 mm)应小于3%,且无大于3 cm的砾石,土壤质地应为三泥七沙或四泥六沙的范围,土壤pH值应保持在6.0~7.5,土壤养分应保持在当地土壤养分中值水平。
4)复耕。利用占地区域植被进行复耕,可请当地农民提供种子或树苗,并指导栽种密度和喷洒药物等,从而保证复耕后植被的存活率,在复耕结束后交还给当地农民。
经验收评估,该工程占地植被恢复情况较好,达到了HJ 705—202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的相关要求。
3.3 草地和灌木林地
草地和灌木林地施工迹地恢复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与耕地和园地一样,采取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整理、撒种复耕的方式;另一种为草皮剥离、灌木移植、统一养护、草皮灌木回填[17]。
第一种方式与栽培植被类似,只是表土剥离和回覆的土层厚度可适当减小至15~20 cm,且在保证剥离的表土保存完好的情况下,表土回覆后仅需进行适当整理即可进行撒种复耕,在植被较丰富的区域甚至可进行自然恢复。
第二种方式适用于环境相对恶劣的高原地区草地和灌木林地施工迹地恢复。施工前对草皮整体进行剥离,灌木整体进行移植,剥离时间选择在夏季为宜,剥离厚度应大于30 cm,边长30 cm左右为宜;剥离后将其临时堆存于排水效果较好的平坦地面,对其进行统一养护,保持水分。施工结束后,清理占地区域废弃物,对表土进行翻耕平整处理,再将养护好的草皮与灌木恢复。例如某±400 kV直流联网工程就是采用此方式进行迹地恢复,根据其评估结果,采用此方法林草植被恢复率可达97.6%。
3.4 乔木林地
对于火烧迹地和矿山迹地,需恢复的林地连续且面积大,可采取无人机播种、人工直播、人工植苗的方式进行[18]。对于输变电工程,主要是塔基施工、材料运送索道、牵张场等涉及乔木林地的临时占地,施工迹地面积较分散且主要集中在施工区域,不适用于无人机播种。恢复方式可借鉴文献[19]的研究结果。
1)表土剥离。施工前,剥离表土20 cm左右,对剥离的表土进行养护,并使用密目网进行遮盖。
2)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将林地占地区域的杂物清理干净,将养护的表土回覆。
3)整地。将覆土平整后,以品字排列设置种穴,种穴大小按照树苗大小进行设置,例如一年生阔叶林树苗种穴设置规格为60 cm×40 cm×40 cm,每个种穴施有机肥约1 kg。
4)栽种。选择区域容易成活、抗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一般于春季进行栽种,栽种后半年内调查其成活率,如有死亡的树苗需及时补种。
实施后,各迹地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本文综述了迹地恢复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输变电工程的生态影响以及施工迹地的恢复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对于施工临时占地的迹地恢复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迹地恢复工作有法可依。
2)输变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临时占地类型主要包括空地、耕地、园地、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
3)针对不同占地类型的输变电工程施工迹地,可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迹地恢复。
目前,特高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占地面积更大,输电路径更长,生态影响相对更大,且有一些输电工程不可避免进入生态敏感区,这对迹地恢复的要求更高。为保障输变电工程的有序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其施工迹地恢复的研究,总结出可参照执行的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