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目标下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变

2021-01-08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慧霞

天津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思想品德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慧霞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不断挖掘。教育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塑造,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

一、立德树人的提出是时代之必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到了较高的地位,对教育的投入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走上更大的世界历史舞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对严峻挑战,想要实现国家稳定长久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做支撑,既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准。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青少年暴露在纷繁的信息流中,如果没有教育的合理把控与引导,不良信息很容易趁虚而入,进而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立德树人目标的提出,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价值。

立德树人有着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先师孔子之始,就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这样一种精神不断发展,延续到今天,与时代变迁有了新的碰撞,形成了立德树人的导向。立德树人有两方面的重要精神,包括“立德”与“树人”。在新时代发展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所立品德为何、所树新人为何。与此同时,还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孰轻孰重,如何培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德”在个体发展中不仅居于“首位”,而且是成长发展的根本方向。道德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将“才”用到好处,用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的地方去,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获得个人幸福。

思想道德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立德之基,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立德之要,倡导公民道德教育为立德之核。

在“立德”的基础上,“树人”才有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是思想道德高尚、综合素质突出的综合性人才,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此。要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始终坚守。

二、立德树人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立德树人的落实是检验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是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在立德树人目标的指引下,学校转变育人方式便显得格外迫切。这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势时代发展潮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一大批学校走上了转变育人方式,探索新形式的积极道路,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因时而变,将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领导班子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了一批批有理想有能力、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为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也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借鉴。

在立德树人目标指引下的育人方式转变,有很多突出的例证。在《以优化课程体系助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一文中,育人方式的变革体现在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上,课程的设置是学校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立德树人乃是应有之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相关论述和理论成果,为各学校开展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各学校的育人方式调整也显示出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导向作用,大家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带动了天津教育向着高水平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如天津市南开中学的思政课顺应时代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从课程角度开展立德树人的深入实践,形成了“有知识、有味道、有情怀”的特色;天津市第一中学举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与思考”论坛,教师们分享在育人活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从彼此身上汲取经验,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天津市实验中学根据学校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教师专业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则借助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周年的契机,传承爱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这样例举是难以穷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对“立德树人”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都做出了诠释,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立德树人”实施模式。各学校还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分享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三、育人方式转变的新特征

育人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尽管如此,在同一目标的引领下,还是呈现出了很多共性。这体现了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正发挥着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在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引下,立德树人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展现出了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思想道德重视程度上升,家校社会连接紧密,校园文化氛围搭建的特征。

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育人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时代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学校紧随时代发展变化,根据社会人才需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目标的提出,是在中国踏入新的历史时期,对广大学生提出新要求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出时代性的一面。广大学校转变育人方式,采取科学的、合理的举措,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学校制度,创新课程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育人方式。

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育人方式转变,以思想道德重视程度的上升为典型标志。立德树人,立德为先,其次才是树人。所以在转变育人方式的过程中,对“德”的强调格外明显。过去为了提升学生分数、提升学校升学率,一味强调学习,产生了高强度、少课外活动的教育发展方式,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思想品德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品德沦为成绩单的附庸。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提出,“德”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学校育人方式的改变过程中,广大教师寻找着立德和树人的新平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立德树人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立德树人注重家校社会高度联合。曾经一度有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工作,只需要将孩子送进学校便万事大吉,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加剧了学校的功利性。立德树人目标的提出,育人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教育模式的调整。家校联合、与社会生活的联合,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更多元素,为学生打造了立体的教育环境。在校学习文化知识,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培养思想品德,家庭与社会起到辅助作用,使学生浸润在良好的环境中,这对于学生品格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立德树人目标下育人方式转变实现形式多样,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发挥引领导向作用,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唯有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操作,学生才能真正受益。在育人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如结合学校历史与文化传承,与时代接轨,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课程设计更加多样化,新意迭出;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切身实践中成长成才。校园文化建设日渐丰盈,立德树人的目标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载体,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更加明显的作用。如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深入挖掘“卓越发展”的教育特色,把握时代脉搏,于浪潮中奋起,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强化师资力量,坚定不移地探索具有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展现了对教育的眷眷赤诚和不懈追求。

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育人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各具风采,但正是在众多差异中,依旧有着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遵循教育规律,紧随时代潮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增砖添瓦,承担学校应尽的职责,这是对教育的期望与要求。立德树人作为中流砥柱的一个方面,承载了对学生的希望,蕴含着对教育的高要求。正是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变才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前进的动力。道阻且长,仍需追求与探索。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思想品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