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后服务现状思考
2021-02-23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
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 谢 娟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放学的时间普遍早于家长下班的时间,而无法准时接孩子放学,这成为当前困扰许多家庭的问题,并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局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各地区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管理、人员、场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的主体责任,积极作为。根据《意见》要求,各地区纷纷尝试探索中小学课后服务模式,并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突显了一些新问题。
一、中小学课后服务现状与思考
在相关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一,各地区出台了配套政策,指导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落实。例如2018年9月,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全市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积极推动课题研究,为课后服务的有序有效开展提供政策支持。第二,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在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现状的研究过程之中,笔者发现了课后服务取得了很多进展性的效果,国内大部分地区在推行课后服务的同时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果,比如说学生在放学后,如果家长没有空闲时间接送孩子回家,那么实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从家长的顾虑出发,从学生安全的方面思考,仍然需要大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第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后服务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是解决学生放学后部分学生无人接送、无人照管的问题。所以在正常的学校教育之后,很有必要为学生开展一些课后服务,并且在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撑下,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自由发展的开放平台。学校在课后服务中为学生制订了更加开放、丰富的计划,让学生不仅能完成课后作业,更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自身兴趣,以引导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中小学课后服务不断推进的同时,其中的新问题也逐渐突显:第一,各主体对中小学课后服务认识不清,存在理解误区。如教师将课后服务当作加班,家长将课后服务看作学校的变相收费,学生则认为其加重了自己的课后负担。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课后由于家长的要求,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然而这种情况也有负面的影响。家长在花费了一些时间和金钱的同时,学生也将大多数课后时间都投入在课后服务中,如果学习负担重的话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觉得这种课后服务是一种负担。这样的认知偏差自然也影响了各自的参与积极性,弱化了对课后服务的效果。第二,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学校、教师将课后服务等同于“作业”,学生放学后依然被限制在教室内,无法利用校内资源展开兴趣活动,导致课后服务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第三,学校的教育投入缺乏系统规范,投入比例不足,难以支持课后服务的持续有效运行。第四,目前许多地区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收费、监督管理等尚未形成完善的标准,导致课后服务缺乏规范,影响了实施效果。
二、提高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相关路径
(一)加强宣传,提升各主体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认识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指导,各地区应加强组织建设,形成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统一领导,把握政策实施方向,指导教育宣传工作,促进各方思想认识的转变。中小学校是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主体,其在制定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应加强各方沟通,强化各主体对课后服务工作认同,例如做好教师工作,协调教师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服务任务,提升教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家校沟通,促使家长认识到课后服务的宗旨是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提高家长对课后服务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做好学生工作,让学生体会参与课后服务的乐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依托资源,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式。基于此,学校应加强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打破“看作业”的单一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例如学校利用良好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业辅导,促使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并解决课上难题;学校利用体育基础设施,组织学生开展运动训练,增加学生的日常运动时间,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学校利用空间资源,展开各种文体活动、娱乐游戏等,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活动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
(三)加强投入,促进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持续发展
中小学课后服务产生的各项费用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补贴和支持。各地区政府应针对中小学服务质量标准,在财政预算中作出科学计划,确保教育经费的有序投入;学校也要结合当地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争取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资金支持,明确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校应严格落实相关部门的管理规范,加强财务管理,完善投入机制,支持课后服务保质保量开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重视市场的力量,主动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弥补一些地区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支持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持续推进。
(四)完善标准,保证中小学课后服务整体质量
科学规范的标准是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保证,也是切实推进中小学服务工作规范运行的前提。各地区应根据政策指导,制定契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标准,针对课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方式、参与方式作出系统规范;并明确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监督评价标准,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检查与反馈,对照标准分析其中问题,进而在实践层面做出调整与优化,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整体质量。
三、结语
总之,建立系统完善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系,保证课后服务质量,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结合当前我国各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其中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慰,但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成了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对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破解困境的方法,让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现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