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以《爱在集市》中译本为例

2021-01-08徐荣嵘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阐释学华裔译者

徐荣嵘

(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61)

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翊云于2005 年发表小说集《千年敬祈》,本文选自小说集第九篇《爱在集市》。文章充分体现了中美文化间的冲突与交融, 深入剖析和批判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部分, 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极为深刻。 本文在阐释学视角下,从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步骤来分析《爱在集市》中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同时也结合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特点,总结翻译的经验。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

阐释学的基本意义是“解释的艺术”,是一种探究如何理解和解释意义的理论。 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狄尔泰(Dilthey)在 18 世纪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开始将阐释学作为独立的一门理论进行研究。 20 世纪70 年代,斯坦纳对于现代阐释学在翻译上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翻译过程著名的四步:信任、侵入、吸收、补偿。 谢天振(2000)引用阐释学中伽达默尔(Gadamer)和赫施(Hirsch)所分别代表的两个主要流派的不同观点探讨了译者是否能够获得作者的原意, 并认为虽然不同译者对于同一文本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理解, 但这些理解中存在共同可循的价值判断[1]。 在对阐释学的思想源头的研究上,刘孔喜、许明武(2019)从不同角度细致、深入地挖掘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翻译观, 推动翻译界对传统经典阐释学翻译理论重读与思考[2]。 夏天(2009)通过理论分析充分肯定了斯坦纳阐释学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重大价值, 并对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和细化, 提高了翻译实践中阐释学理论的可操作性[3]。 刘畅(2016)以具体文学作品《喜福会》为分析对象,利用阐释学翻译理论证明完整翻译过程的实现需要依赖于翻译主体能动地改造原作、控制原作,使原作为译者主体服务[4]。 通过国内学者的研究不难看出,阐释学翻译观下的四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它们分别代表了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从选择翻译对象、 理解翻译文本、 输出翻译信息再到完善翻译成果四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这四个步骤的进行都充分体现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二)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 这些特性体现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 对译文呈现方式的选择和对所要使用的翻译策略的选择等等。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 袁莉(1996)受到1984 年法国以译者为主题的一次研讨会的论文集启发, 在国内学术界较早地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5]。 蓝红军(2017)通过对翻译主体表现形态进行分析,解释了译者主体性与翻译主体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肯定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6]。张倩(2017)基于我国2000 年以后公开发表的289 篇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文献,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进一步地划分为 “翻译主体性”、“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三种类型[7]。 杨洁(2014)从理论层面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译者自身的主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8]。 总的来看,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我国学者对翻译研究的重点实现了由传统的“信、达、雅”向译者主体性的转向,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三)阐释学翻译观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阐释学理论强调理解和解释。 翻译作为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活动, 译者正是这一活动中理解和解释的执行者。 以海德格尔、斯坦纳等人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最先开始讨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翻译研究的发展指出了前进的道路。阐释学的发展也因此对翻译研究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译者,原作和读者三者的关系来看,译者可以看作是原作的阐释者, 而读者则是根据译者所翻译的内容理解原作。 在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中,译者在翻译原作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阐释这一环节。 因此,阐释学是连接原作、 译者和读者三者关系 “隐性纽带”。 而在译者阐释的过程中,从阐释学的理论来看,个人经历、 阅读环境等因素都会使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进而影响译者翻译出的译作。这一过程正是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二、《爱在集市》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近年来, 华裔英美文学作品在英美文学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谭恩美的《喜福会》、汤亭亭的《女勇士》都在国内外受到了很多关注。 除了来自美国主流文化的排斥与隔阂, 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深层的文化心理层面还留存有作为华人的种族意识。 身份特殊性使得他们无法抹去中国文化的积淀也无法摆脱美国文化, 但双重边缘的处境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区别于其他美国文学作品的视角[7]。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重视, 李翊云的作品也开始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关注。 李翊云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一经问世就广受好评,这部小说集地域跨度大,从熙攘热闹的北京,辽阔荒凉的内蒙古,写到远在大洋彼岸的芝加哥,小说渗透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笔者借助阐释学的四步骤来分析小说集《千年敬祈》第九篇《爱在集市》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 信任

信任,是斯坦纳阐释学翻译观的第一步,代表了翻译对象的选取和准备工作。 译者与翻译对象之间信任的过程,虽然难以在译作中表达出来,但其过程却并不简单。

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华裔美国作品的研究。 李翊云的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一经发表便先后获得了奥康纳奖、海明威奖等多项荣誉。 因此译者认为《千年敬祈》这部短篇小说集是一部优秀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 对该部作品的翻译研究是有价值的。 笔者旨在寻找一篇能够充分体现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特点的故事并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具体的故事选取上,选取了《爱在集市》这一短篇故事。 故事的发生背景位于中国,而人物则涉及中美两国, 文中充分体现了中美文化的交融,符合译者对翻译对象的要求,笔者认为对该作品的翻译研究是有价值的。

从对文学作品类型的确定、作者的选择再到具体故事的选取,都受到了对文学作品认识和读者背景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搭建起了译者与原作的信任。 信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

(二) 侵入

侵入是阐释学的第二步。 在译者与作品建立起信任之后,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译者的情感会在译者对作品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侵入。 《爱在集市》中有大量中国特色的词汇并且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在中国。 由于作者长期旅居美国,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 其作品的表达方式与中国文化特点存在差异。 因此,在对原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中,虽然一方面会受到原作作者语言及文化等“他者”因素, 但另一方面译者自身的语言文化背景才是影响译者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译者会带着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侵入原文。

1.语言风格层面侵入

在该译本中,译者基于在信任这一过程中,对作者和原作的认知和理解, 认识到作者在原作中想要表达的母亲是一位蛮不讲理的、 无知愚昧的小镇妇女。 因此在文中对于母亲的语言表达上,也应该充分表现出人物特点。 下面以部分译文为例,展现译者侵入原文的过程。

例 1:“What god did I offend to deserve you as a daughter?” Her mother raises her voice. A few passersby slow down and look at them with amused smiles.

“Mama, do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 I’m busy.”

“It won't be long before you will become an orphan, Sansan. One day I'll be drowned by all the talk about you.”

“People’s words don’t kill a person.”

“What killed your dad, then?”

译文:“我这是得罪了哪门子神仙, 让我生出你这么个女儿? ”母亲声音越来越大,几个路人放慢脚步,在一旁笑着看热闹。

“妈,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还在上课呢。 ”

“珊珊我看你很快就要变成孤儿了,总有一天你妈我会被大家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

“流言蜚语杀不死人。 ”

“那你爸是怎么死的? ”

分析:例1 中对于 “What god did I offend to deserve you as a daughter?” 这句话, 原文作者在处理时,为了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添加了deserve 一词,这样表达脱离了中式英语的思维定势, 符合英语的表达。 下面这句 “One day I'll be drowned by all the talk about you.”也是如此,作者李翊云在这里用了动词“drown”,形象生动,译者将这两句分别处理为“我这是得罪了哪门子神仙,让我生出你这么个女儿? ”“被大家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表现出了母亲在对女儿的疾言厉色和女儿所处的尴尬境遇。

2.文化意识层面侵入

不同的文化都具有其特有的历史和风俗, 译者在翻译中也需要注意源语言和目的语在文化意识上的区别。 对于原文中所存在文化负载词,译者在对其理解过程中, 自身的背景因素会在文化意识层面侵入原文。

例 2:“What do you want, then, Miss Romantic?”

译文:“那你想怎么样? 等你的梁山伯吗? ”

分析:“Romantic” 一词在英语中意味着浪漫,母亲称呼女儿为“Miss Romantic”。原作作者的这种表达体现出母亲对女儿向往真正爱情行为的不以为然, 这样的文化负载词对英文阅读背景的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但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如果直接翻译为“浪漫小姐”或者“罗曼蒂克小姐”则会让人觉得困惑, 也不符合文中珊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身份背景。 因此,译者并没有保留这个词,而是结合自身的文化, 表达了原作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也符合文中珊珊母亲的身份和语言风格。

(三)吸收

吸收是阐释学翻译观的第三步,它是一个输出的阶段,即译者进行表达的阶段。 在对《爱在集市》的翻译中,这部作品既包含中国元素,又具有美国文化特点。 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同化和安置即吸收这一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中,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对作者、读者双方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认识,合理的应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更加准确传神地向读者表达原作的信息。 下面从文本意义和文本形式两个角度,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是怎样得到发挥的。

1.对文本意义的吸收

翻译应该尽量忠实原文, 但译本需要面对读者,因而译文的内容也应符合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 在对意义吸收的过程,对于原作中一些不符合目的语习惯地表达, 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作者原意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翻译手法, 将原作中所要表达的信息,以更加贴合读者语言与文化习惯的方式表达在译作中。

例 3:Not a surprise, as she promised Tu at their engagement ceremony. “I'll be thinking of you until the day when all the seas in the world dry up,”she said.

译文:这并不奇怪,因为在订婚仪式上珊珊曾立下誓言,“我会想你,直到海枯石烂。 ”

分析:例4 这句话是珊珊帮助图和敏出国前,在与图的订婚仪式上说的。 利用读者所熟知的成语“海枯石烂”代替了 seas[大海]和 dry up[干涸];若按照字面译为“我会想你,直到世界的大海都干涸。 ”虽是字字都翻译了, 但不足以表达故事中主人公说这句话时的信念。

2.对文本形式的吸收

形式吸收主要是针对原作的语句结构形式方面, 译者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读者阅读的思维方式,对原作的语句进行重组。

例 4:But Tu was not going to a war but a married life with another woman. How could a man resist falling in love with a beautiful woman whose body ate,slept, peed, and menstruated in the same apartment, a thin door away from him?

译文: 但图并不是去打仗而是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吃喝拉撒睡都在同一屋檐下,他怎能不爱上她? 更何况这个女人如此美丽。分析: 上述例子当中的定语从句 “whose body ate,slept, peed, and menstruated in the same apartment, a thin door away from him”,译者直接翻译成“吃喝拉撒睡都在同一屋檐下”,省略了两处翻译。 第一处省略了“menstruated”,这个词是“月经、生理期”的意思,考虑到中文表达含蓄的特点, 因此直接处理为中国人熟悉的表达方式“吃喝拉撒”;第二处省略了同位语“a thin door away from him”,顾名思义,同位语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这里是为了说明两个人相处的距离很近,避免重复,直接译为“在同一屋檐下”,使中文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上述例子是一个复杂长句, 其中既包含定语从句,又套有同位语从句。 若是直译处理,既会令读者产生困惑,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 译者在表达这段文字时既持保守态度但也对句子本来的顺序和长度稍加调整,吸收时对文本形式的调整力度恰当,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补偿

经过了前面的侵入和吸收两个阶段, 由于源语言和目的语的差异, 译文中难免会出现让译入语读者感到陌生和困惑之处,原文与译文出现了失衡。 在对《爱在集市》的翻译中,译者主要采取了插入脚注的方法进行补偿。

注释可以有效弥补前面步骤中所造成的文化遗失,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平衡。 译者基于对目的语读者的背景和文化认识, 找出可能存在的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恰当的位置增添脚注,对译文进行补偿。

例 5:Sansan is known to her students as Miss Casablanca. A beautiful nickname if one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ruel, almost malicious smiles when the name is mentioned, and she chooses not to see.

译文:学生们称珊珊为卡萨布兰卡小姐(来自电影《卡萨布兰卡》①)。 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们提及这个称呼时,脸上露出的挖苦、邪恶的笑容,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昵称, 不过珊珊对此也习以为常,她会选择视而不见。

三、结语

结合上文的分析, 译者主体性在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个环节中均有所体现。 在阐释学视域下,笔者认为在对华裔文学作品进行汉译过程中,首先应当充分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进而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其次,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异化或其他翻译策略,保留作品的美国特点。 因此在翻译这一作品时,译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更加优秀的翻译作品。 再一次证明了翻译仅仅忠实于原作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来阐释和理解原文。

注释:

①《卡萨布兰卡》是一部爱情电影。 影片介绍了二战时期,商人里克手中持有可以通往美国的通行证,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沙为了得到通行证来到这里,使得伊尔沙与里克旧情复燃然。 影片正是介绍了三人面对政治和感情问题的难以抉择。

猜你喜欢

阐释学华裔译者
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
——关于海德格尔的“那托普报告”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