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顶岗实习的成本结构与补偿机制

2021-01-08谢宁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顶岗用人单位补偿

■谢宁光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又快又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岗实习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也是保障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顶岗实习是有成本的,无论是教学成本,还是实习支出,抑或学生实习工作及生活费用支出,均需要相关方的合理承担与补偿。应注意的是,当前高职院校还未构建起统一的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加上各相关方利益诉求不一,导致顶岗实习成本分担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极大地影响了各方积极性,无益于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有必要针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结构与补偿机制进行研究。

一、高职顶岗实习的成本结构

所谓的成本,指的是主体为实现某一目标、取得预期效益所消耗的资源,涉及货币性与非货币性资源消耗两种。成本结构是厘清高职顶岗实习成本问题的基础,也是做好成本管理与科学实习成本分摊的前提。高职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用人单位,抑或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成本发生,为了促进高职顶岗实习成本管理与科学分担,必须明确高职顶岗实习的成本结构。

(一)学校生成的成本

对于顶岗实习的组织者,高职院校需要依循国家要求开展顶岗实习,旨在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避免“闭门造车”,主动强化产教融合,推动与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共同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用于开展顶岗实习的主要成本包括:一是与实习单位的洽谈成本,如调研人员的工资、出差补助、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等,洽谈合作事宜过程中发生的招待费等。二是顶岗实习过程中专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差旅费、工资补贴等,校内教务管理部门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交流成本、顶岗实习跟踪管理成本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辅助支持、配套管理成本。三是发生于实习学生的成本,如学生实习补贴、实习耗材费、实习保险费、实习奖励费等成本。四是后期顶岗实习总结与实习单位进行的实习反馈及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管理运用等所发生的成本[1]。

(二)实习单位生成的成本

作为顶岗实习活动的接收方,实习单位参与顶岗实习旨在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严格遵守、认真履行顶岗实习协议,落实每一项条款内容。实习学生在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必然会引发一定的资源消耗,此即实习单位所发生的顶岗实习成本,涉及如下方面:一是运行准备成本。该成本是在校企前期磋商过程中,用人单位为达成合作协议而生成的成本,以及实习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成本。确保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对用人单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要求其必须强化实习生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与岗位操作能力,促进其安全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为了避免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用人单位势必投入足够的风险防范成本,如岗前安全教育、岗位培训等安全风险防范成本及安全风险事故处理成本等。二是运行进行成本。该成本指的是实习单位参与顶岗实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次品废品等成本。其中,人力成本主要包括实习单位接收学生所需支付的实习报酬及向实习指导教师等发放的补贴,用人单位必须依循同岗报酬标准、实习生工作量、强度、时间等对其实习报酬加以确定,原则上不得低于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而物质成本主要包括实习过程中生产设备损耗、原材料消耗等所产生的成本;次品废品成本包括学生实习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废品、报废或返工而耗费的材料、增加的检验费用、设备损毁、更换、维修等多重成本。三是运行后期成本。该成本涉及因学生残次品率上升而导致实习单位声誉下降继而引发的产品销量下降的机会成本,以及对学生日常生活及工作安排进行管理的成本等。

(三)实习学生生成的成本

作为顶岗实习的受益者,学生接受顶岗实习的目标在于提升岗位操作技能。因此,学生必须严格遵守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制度及实习单位规章制度,珍惜顶岗实习的机会,尽快熟悉业务规程,努力钻研业务技能,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以为实习单位创造经济价值。发生于学生的顶岗实习成本主要包括前期为尽快进入实习状态而进行的学习投入、实习过程中正常的学费投入与实习指导人员交流的投入,因迟到或缺勤而引发的实习机会浪费成本,后期因未获得实习单位认可而可能需要重修实习学分所产生的成本等[2]。

二、高职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的构建策略

高职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涉及组织协调机制、成本分担机制、长效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各方的协同配合与大力支持。

(一)建立顶岗实习组织协调机制

高职顶岗实习乃一项系统性工程。学生毕业后多数会被当地企业录用,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政府必须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给予足够重视,通过政策制订、财政补贴等多元方式,构建完善的成本补偿机制,组织调动各方因素,完善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引导学校和企业更好地开展与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具体而言,一方面,教育部门要牵头组建高职顶岗实习综合协调管理监督小组,全面负责高职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监督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出台大学生实习与见习、就业与创业鼓励政策,加大财政补贴、财政优惠、财政贴息等,同时要采取扶持奖励等多元方式,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见习,并对高职实习基地、见习基地建设进行明确规定,全面保障实习学生权益、落实学生实习经费及企业自主,持续加大行业企业及学校资金扶持力度,尽可能降低学生跨区域顶岗实习的成本负担,为解决顶岗实习问题提供政策制度依据;此外,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持续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就业准入制等制度机制,全面保障实习生的劳动保护、合法薪酬等基本权益,督导部门则应加强监督指导力度,确保高职顶岗实习的质量与效果[3]。

(二)建立顶岗实习成本分担机制

除了构建组织协调机制,还应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对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的补偿,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其一,顶岗实习过程虽然并非在学校进行,但其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顶岗实习的正常教学成本应当由学校承担,实际上,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及政府的财政拨款已经对这部分成本进行了合理补偿。在实习全过程中,一旦遭受人身伤害,将产生很大的成本,这对于学校而言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学校要为实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实现该项成本的合理补偿。其二,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的成本分担有限,需要政府予以支持。实习单位是顶岗实习成本分担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可通过市场经营活动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供应商、员工,但转嫁空间十分有限,因而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财税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用人单位分担一部分成本,以进一步提升其参与实习的动力。具体而言,政府可通过加大对实习单位顶岗实习人工成本的减免税支持及对设施设备投入产出的税收优惠、对顶岗实习教育培训实施政府采购等多元途径,对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成本予以分担。其三,学校要积极联系企业,使学生尽量在同一地区或企业实习,帮助学生节约实习成本,同时要依据有关政策加大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投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给予实习生合理的补偿[4]。

(三)健全顶岗实习常态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所构建的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能够高效、稳定、常态化运行,必须精准把握好各参与方的利益共同点。其中,政府需要将高职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用人单位要切实满足劳动力资源与技术研发需求,高职则要持续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习生要致力于提升就业能力与创业发展。通过各方利益整合,凝聚合力,确保顶岗实习成本补偿机制的长效运作。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要加强顶岗实习成本管理,设置专门的二级职能部门,由校级部门直接管理。院校要将学生学费支出一部分用作实习补贴及教师经费,并为实习生购买保险。对于将要步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学校还要强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政府所拨付的专项教育金,严格依据按生拨付的基本原则,持续强化监督管理,保障专款得到专用,款用规程要严格根据规定要求进行,保障教育金在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等多方监督下科学、合理使用[5]。

综上,从经济后果标准来看,高职院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是参与顶岗实习的三大主体,其均会发生顶岗实习成本,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策略虽能有效降低成本,却无法消除成本。为了持续向社会输出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应共同承担起顶岗实习成本分摊任务,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补偿机制,调动各方参与高职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以此助推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的规范、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顶岗用人单位补偿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解读补偿心理
谈电力客户无功补偿运行管理中的难点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