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地方医学高校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2021-01-08杨靖陈明李和王云甫李涛
杨靖 陈明 李和 王云甫 李涛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健康中国 2030战略”给中国医学事业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医学教育成为“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两大国家战略的纽带。2018年教育部提出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启动 “双万计划”,大力建设“新四科”, “新工科”率先吹响冲锋号[1]。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重新定位医学为“四大”专业,即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未来医学教育新体系建设不断加速,“新医科”建设愈发迫切和重要[2,3]。
2020 年6 月,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获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跟跑变并跑。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1.0”达到既定目标,全国106所医学院校(占比76.3%)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并跑到领跑的“新医科”征程已刻不容缓。但国内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主要停留在“点”上而不是“点面渗透结合形成体系”上,停留在“单纯精英化教育”上而不是“适用性、技能型教育”上,停留在观念和概念上,而不是像其他 “新三科”落地到项目式实践上。纵观全国医学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新医科”建设,但地方医学高校大都尚未开展实质上的研究实践,未形成明确的适合地方医学高校的理念、规范和模式。本文结合新冠疫情对世界和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聚焦健康中国背景下地方医学高校的“新医科” 建设,对标“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旨在探索疫后地方医学高校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路径,为地方医学高校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供尝试和思路。
1 “后疫情时代”地方医学高校“新医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观念思想不解放,专业融合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虽借鉴欧美模式,但客观分析苏联模式仍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医学高校二级学院之间、学科之间、教研室之间边界明显,学科之间互动和交叉不足,给地方医学高校新医科建设带来层层壁垒。相当一部分地方医学高校由于规模相对偏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只能划入教学型高校,即便如此教学也未获充分重视。
今天,大健康理念已涵盖身体、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环境、道德等方方面面,不仅关注生病人群,还关注健康、亚健康、有高危因素和已出现早期症状人群;不仅关注疾病诊断治疗,也关注疾病预防、疾病康复,老龄化社会等健康问题,大健康已成为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的整合理念。医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但地方医学高校多数学科门类少,缺乏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互补优势,专业融合难。
1.2 经费投入受限制,技术融合难
我国对于高水平医学类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国内一流大学大多开设有医学院。第四次学科评估后,部分国内大学如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迅速成立医学院,加大投入,提升学科实力,提高生源水平和师资力量,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高效的教学经费的投入与使用管理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医学生培养普遍存在培养周期长、课时多、实验多、教学材料消耗量大、医学专业专用设备消耗多、学生见习实习成本高等的实际问题。对地方医学高校来说,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地方政府的生均拨款和专项拨款,经费投入普遍存在缺口大、地域差别悬殊等问题。在面对必须投入巨资进行科研大平台、智慧教学大平台、大数据中心、临床技能中心、虚拟实验中心等建设时更是捉襟见肘,技术融合难。
1.3 教师各类培训少,课程融合难
医学背景高级人才培养周期长,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时回报率远低于在临床工作,形成基础医学教师医学背景逐渐被生物背景人才更替的普遍现象,造成基础医学教师缺乏临床思维,而临床教师缺乏基础医学理论的现象愈演愈烈。尽管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医学系统性整合课程教学,但部分地方性医学高校的整合只是形式整合和简单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因为难度大难以开展。另外,由于临床工作本身劳动强度大、耗费精力多,相当一部分临床教师较少参加教学专项培训,与基础医学教师缺乏交流,课程融合难。
1.4 地方作为不积极,支持融合难
卫生健康行业涉及业务庞杂,随着社会投入的逐年加大及政策要求的日益精细,其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复杂程度与日俱增。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方医学高校所处位置的问题,地方健康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呈现出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耗维持增长的特征;存在地方政府重视GDP显效相关行业、相对轻视地方医学高校建设的现象;地方政府批评地方高校关门办学、行政化倾向重,而地方高校则抱怨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太小、干部交流过少等。
早在2017年国办就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但在具体实践中,医教协同机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直属医院建设举步维艰,校企合作难度大。地方医学高校一般在地级市办学,区域发展相对缓慢,地方支持融合难。
2 “后疫情时代”地方医学高校“新医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2.1 “分赛道”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在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战略指引下,国家教育部和卫健委不断强化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力度,高等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服务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的创新发展也为地方医学高校发展提供了良机。国家在新时代实施面向全国高校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给省属医学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压力,但由于是“分赛道”进行,实质上也给地方医学高校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2.2 举国抗疫壮举带来的发展机遇
2019 年末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蔓延至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不仅要补‘疾控’短板,还要补‘公共卫生’短板;不仅要进行多层次复合性公共人才建设,还要夯实基层网底,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地方医学高校及其附属医院是县市区域和城市社区抗疫主力军,是区域医联体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模式和各类数据信息共享的重要参与者,但仅仅依靠临床医护队伍,无法完全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疫情的出现不仅需要临床医学人才和护理学人才,还需要全科医学人才、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人才、重症监护医学人才和精神医学人才等。健康中国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内一流大学培养领军型人才和精英型人才,也需要地方医学高校培养技能型、适用型、应用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尤其需要“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地方医学高校已经成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主力,国家已出台配套政策,如要求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扩大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
2.3 医养结合推进带来的发展机遇
中国 2000年就步入了“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 预计“十四五”期间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城镇化高速发展同步,人口老龄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四化叠加”,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形成严峻考验。健康老龄化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但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总体滞后于老龄化速度,智慧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模式都需配套医养服务,必然会带动养老智能产品、医养保健品、社会化医养服务等快速发展。未来养老核心模式可概括为“医+康+护+养”,“医”是指医疗服务,“康”是指康复保健服务,“护”是指护理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养”是指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和文化活动服务,这必然需要地方医学高校的深度参与,培养相应的“医康护养”人才,建立“医康护养”医联体。
2.4 大规模在线教学带来发展机遇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超过15亿学生无法到校园学习,我国2.7亿学生也经历了3m的线上学习。“停课不停学”对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发了世界各国内对未来教育的深度思考,随着微课、MOOC、SPOC等在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实践方式。由于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优质线上资源可以共享,时空学习限制被突破,学习受众数扩大,线上教学过程可记录回放,线上教学活动数据可调查研究和可分析反馈,对于地方医学高校来说,大规模在线教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相对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
3 “后疫情时代”地方医学高校“新医科”建设的路径探索
3.1 以新理念指导教学基本建设
“新医科”的显著特征是打破壁垒、突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交叉融合已成为专业建设显见特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的学习,加强中医知识的学习;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则应增加传染病学学习和实践学时。地方医学高校应探索建立高校、医院、企业、疾控人员互通机制,与职称晋升挂钩,深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和拔尖人才培养“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模式改革,把医、理、工、文交叉融通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定位、融入教学大纲修订、融入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实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3.2 以新手段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地方医学高校应推动实施以培养全科公卫能力为导向的内容改革、以混合式教学为特征的方医科”。地方医学高校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有限式改革、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线的评价改革、以科研教研成果融入教学为特点的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努力把专业负责人打造成为“教管名人、教学名师、教研名士”;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聚焦“一流课程”建设。
3.3 以新技术支撑本科人才培养
地方医学高校应不断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现有专业结合,实施智慧化教学和智慧化教学评价[2,4]。在建成覆盖全校的高速网络并实现校内无感接入的基础上,建设临床技能网上实训平台、数字化医学实验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等,建设覆盖全校的教学大数据中心分析平台,实现即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互联网+智慧教学,实行网上阅卷,实施覆盖全体授课教师的网络在线教学评价,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教学效果。
3.4 以新方向调优专业办学结构
地方医学高校应紧跟“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布局“新医科”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智能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和国家紧缺专业(儿科学、精神医学、重症医学等),加强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凸显地方医学高校的专业特色优势。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我国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彰显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4 “后疫情时代”地方医学高校“新医科”建设的思考
在全球工业革命4.0的新时代,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健康医疗模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伦理和道德问题。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产生了全方位的深远影响,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看待自然的方式、生活方式、经济运作方式等等。“后疫情时代”地方医学高校“新医科”建设必须围绕“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核心问题,兼顾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防控、人的全面健康等多方面内容。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本质内涵是“质量革命”,核心任务是“一流专业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和“一流基地建设”, 实施路径是“新 年限内实现高标准培养目标,这必然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动临床学院与医院的真正融合,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学生全面、多元、个性发展提供平台[5]。把服务临床能力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探索构建科学问题由临床提出、科研设计向临床展开、数据样本由临床提供、研究成果在临床检验的跨学科创新研究机制,在实践中培养卓越优秀人才。
总之,地方医学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建立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打通壁垒(本部和附属医院壁垒、学院学科专业壁垒),紧抓“三金”(金专、金课、金师),协同创新(医教研协同、政产学研协同),交叉融通,最终达到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大批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