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锐器伤原因及预防的进展研究

2021-01-08天津市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300450王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锐器针头护理人员

天津市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300450)王娜

一般情况下,锐器伤主要是指针头及锐器导致护理人员皮肤出现的意外伤害事件,和注射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有关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锐器受伤率高达90.3%,多种病原体可通过刺伤进行传播。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包括:HIV感染、HBV感染、HCV感染,护理人员接触被污染的针头产生刺伤现象,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1]。需要注意的是,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具有复杂性,且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够稳定,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实施包扎止血处理,从而顺利实施气管插管等抢救方案。通过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助于保证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锐器伤的基本概念

在临床中,锐器主要是指能够刺破患者皮肤的物品,锐器主要包括:缝合针、注射针、穿刺针、载玻片、破损试管、采血针、破损安瓶等[2]。锐器伤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产生皮肤损伤及黏膜损伤的现象。在职业暴露中,锐器伤属于常见的类型。职业暴露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损伤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叫做职业暴露。在诊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接触有毒物质、有害物质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产生职业暴露现象。根据不同的职业暴露类型,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感染性职业暴露,二是放射性职业暴露,三是化学性职业暴露,四是其他职业暴露[3]。相关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被血液、体液等污染黏膜和皮肤,导致传染的风险性较高。

2 院前急救中导致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

2.1 自身因素导致锐器伤

2.1.1 违规操作产生锐器伤 在拔针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易出现锐器伤,在传递器械、注射操作、整理注射物品时,护理人员会出现锐器伤[4]。除此之外,整理器械、回套针帽也是引发锐器伤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出现上述高危行为增加了锐器伤的可能性。倘若护理人员操作不当,会产生医源性感染现象。在实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无意间产生不符合规定的操作,产生的后果比较严重[5]。

2.1.2 认知不足产生锐器伤 实习护理人员或者经验缺乏的护理人员因自身认知不足,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导致其出现锐器伤。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暴露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在实际的抢救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通过实践操作可增强自身职业防护。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在情急的状态下忘记戴手套,使用注射器后没有将针帽套回,这些操作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易产生锐器伤。

2.1.3 缺乏防护意识产生锐器伤 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较差,存在诸多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改变自身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护理工作中,院前急救不都是偶然事件,应该做好自身的防护行为,从而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2.2 环境因素导致锐器伤

2.2.1 复杂的急救环境产生锐器伤 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从事风险性较高的护理工作,且急救环境比较复杂,患者病情危急,再加上现行工作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医患关系比较紧张。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负荷较大,从而导致复杂多样的职业危害[6]。相关护理人员没有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易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出诊护理人员在输液、注射时,没有对穿刺针头进行正确处理和锐器伤密切相关。

2.2.2 物品设置不足产生锐器伤 护理人员自身操作不当、锐器盒放置高度和锐器伤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操作不当等因素会直接影响锐器伤,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将锐器盒在合适的位置放置,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7]。物品配置及特定环境和锐器伤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需提高重视程度。

2.2.3 人力资源缺乏产生锐器伤 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时,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处于超负荷,不规范操作较多。职业暴露和院前急救呈现出正相关,护理人员工作比较繁忙,增强了职业倦怠感。相关护理人员简化护理流程,降低了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职业暴露风险性增高。现如今,我国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实施高效的人力资源调配是临床的重要内容。

3 预防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锐器伤的方法

3.1 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 相关护理人员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可对锐器损伤现象进行预防。相关护理人员将针头放置在相应的器盒中,护理人员不可手拿锐器随意进行走动。针对一次性针头,护理人员应该将针头帽套上,在必要的时候可实施单手操作。护理人员禁止直接接触刀片及针头等,也不可随手传递针具。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保证充足的光线,避免出现锐器划伤。

3.2 加强防护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锐器伤处理的重要性,促使护理人员改变个人操作习惯,也应遵循安全管理的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标准预防意识,能够有效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实施防护知识宣教的内容主要[8](包括:锐器损伤因素、标准预防概念及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开展急诊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通过针对性的急诊评估方法,在抢救期间实施跟踪培训,有助于强化自身业务技能,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一步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3.3 实施规范操作训练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纠正不良操作习惯。护理人员在接触体液和血液时,应该将手套戴上再操作,避免针头和指尖接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护理人员配置药液时,应该将手套戴上,避免瓶子划破手指。在锐器盒内放置针头、刀片以及缝合针等利用容器传递锐器。相关护理人员在放置锐器之后盖好盖子,并将标签贴上。

3.4 改善医疗工作环境 保证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锐器损伤次数,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时,保证充足的光线,护理人员使用安全的针头注射器。对医疗废品实施规范化处理,并将其在固定场所焚毁。

3.5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时,实施标准预防和普遍预防的策略,分析患者的分泌物是否存在传染性,相关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屏障防护设备,能够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很大程度上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相关护理人员还要贯彻实施管理措施,对防护器具合理的使用,能够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有关数据显示,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坚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护理人员的警觉性明显提高,可避免疲劳工作现象。护理人员规范性使用器械,有助于减少锐器伤。相关护理人员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有助于预防工作顺利实施,从而对职业危害进行正确防范。

3.6 合理安排护理资源 加强护理人员配备,针对危重患者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做好职业个人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感,从而减少职业损伤现象。针对视力较低的护理人员,需重新安排护理资源。

4 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产生锐器伤后的处理方法

4.1 做好紧急处理 护理人员在出现锐器伤后,应该沉着冷静,立刻将手套取下,并将受伤位置的血液挤出来,然后利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护理人员伤口应该利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并包扎。护理人员出现锐器伤事故,应实施感染阻断措施,避免微生物进入血循环。

4.2 及时上报锐器伤 护理人员在出现锐器伤后,必须及时上报,在受伤之后告知护士长,并观察是否存在经血传播风险性。如果患者存在HBV风险性,应该报告有关部门,并注射乙肝疫苗。倘若患者感染HIV需实施抽血化验处理,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性治疗。

4.3 缓解心理压力 在出现锐器伤之后,护理人员比较害怕,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咨询并处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实施针对性的治疗。部分护理人员害怕自己感染之后失业,从而产生诸多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给予安抚和支持,促使护理人员积极面对锐器伤治疗,从而保证其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实施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够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合理使用器具,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可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

猜你喜欢

锐器针头护理人员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