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08黄小燕陆云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卧位后遗症患侧

黄小燕,陆云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脑梗死在临床上又称之为缺血性卒中或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从而引起脑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病变、坏死,最后导致脑部神经功能缺失。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饮食结构不佳、高血压、过量饮酒、缺乏锻炼、吸烟、基础性心脏疾病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都与脑梗死有密切的关联[1-2]。本次将我科收治的552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9 年4 月至2020 年5 月收治的552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6 例。研究组:男性154 例,女性122 例,年龄56~78 岁,平均(65.36±3.52)岁。对照组:男性141 例,女性135 例,年龄57~77 岁,平均(65.12±3.27)岁。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同时进行输液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舒适护理,护理干预内容为:(1)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发病,受到病情的影响会出现一些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极其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强化患者的治疗自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3]。(2)偏瘫侧肢体舒适训练:①患者病程早期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同时还应维持瘫痪侧肢体的良肢位。良肢位主要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处于稳固的状态,避免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发生痉挛。定时协助患者更换1 次卧位,时间间隔为2 h,同时应注意床单的卫生清洁,针对体形偏瘦、血液循环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间隔30~60 min 更换1 次卧位,应注意避免骨突部位压力性受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应用实用性高的自制减压圈,将其垫于局部骨突部位或者是容易受压的位置,从而缓解局部压力,还可以起到防潮透气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压疮情况发生。②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在没有进行性卒中发生以及生命体征稳定的条件下,2 d 后可以根据患者患侧肢体的具体功能状况进行适当的训练,活动一定要在患者的无痛范围内进行,主要是对偏瘫肢体关键进行伸屈、外展以及旋转等被动型活动,另外还应指导患者翻身,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从仰卧位开始,以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上的姿势,让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进行伸直活动,健侧腿伸到患侧膝关节下方以躯干为轴向健侧或者是患侧一方进行偏转,护理人员应在旁协助患者整理体位,使患者体位保持较为舒适的侧卧位。患者在发病后2 周左右的时间其腱反射开始慢慢恢复,肌张力同时也在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被动肢体运动的同时还应强化对其关节进行最大限度的综合训练以及按摩,可以对其穴位进行有效按摩,例如谷穴、曲池以及手三里等关键穴位,另外也可以配合针灸的方式来促进患者经络气血正常运转,从而避免其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的情况。(3)卧位舒适护理:部分患者会出现系列的并发症、后遗症,护理人员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不同的卧位。主要卧位有三种,其中包含:①仰卧位:患者头部应抬高15°~30°并偏向患侧一方,注意头部动脉和足部动脉如果处于相似的水平时则非常不利于其颅内压降低。所以应取一软枕置于患者肩胛部下方。肩关节应置于外旋位,肘腕应伸直,取一大枕垫置于腋下,避免上肘往内收。手心应保持向上的姿势,打开手掌或者是手握一个半球形物体,避免手指屈曲,同时还应防置一个软枕在髋部后外侧,避免骨盆向后倾斜。在腘窝后上方放一小枕,使患者膝关节微微弯曲,避免小腿受压。除此之外还需要应用纸杯架将被褥支起,避免被褥太重对患者足背压迫,从而导致足下垂的情况发生。患者在仰卧时可能会受到迷路反射和紧张性反射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会使其痉挛加重,针对这种情况应将患者仰卧位的时间缩短。②患侧卧位:这是三种体位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体位,可以使患侧的肌肉关节在早期受到压力,从而加强患者身体感觉输入,利于改善痉挛情况,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的患侧应在下方,健侧在上方,肩部朝前,将上肢往前方舒展,防止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的手掌张开,健侧腿放在患侧腿旁并呈自然屈髋屈膝的状态,取一大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这种体位可以促使患髋伸直。③健侧卧位:健侧应在下方,患侧在上方,在患者胸前平放一个枕头,让患者肩部前身,上臂伸展放置于枕上,其中要注意的是不要内旋,肘关节伸张,手指伸直,并且要注意不要屈指垂腕,患侧腿应放置以各软枕,让髋部可以处于内旋屈曲为,膝盖呈自然屈曲状态,头下可以不放置枕头,也可以放置以低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病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或是治愈;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病症情况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病症情况没有改变。其评定指标主要是根据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发生情况而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P<0.05 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相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后遗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相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并发症、后遗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在日趋提升,已经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脑梗死治疗时间较长,病情不易恢复,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给治疗增加难度。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舒适卧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一定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予以患者细心的心理和生理护理干预[5]。根据患者因病症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治愈的自信心,不仅有利于治疗,还对临床治疗效率有一定的帮助。脑梗死偏瘫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皮肤或肌肉组织结构都容易受到一定的损伤,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予以针对性卧位护理,不仅可以缓解肌肉痉挛,还可以避免发生并发症、后遗症等情况。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接受舒适护理的研究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相较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均更优。说明舒适护理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成效,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有效避免并发症、后遗症,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卧位后遗症患侧
更 正
春天的“后遗症”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