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08郑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眼外伤护士实验组

郑顺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医院,吉林 汪清)

0 引言

眼外伤即为眼球以及附属器遭受外界伤害且出现的诸多病理性变化的情况,属于造成目盲的主要因素[1]。伴随人们活动范围扩大与工业化发展,眼外伤患病率不断的增高,显著的降低生活质量[2]。眼外伤出现后极易致残致盲,并且还可破坏形象美观,进而加剧了病人的担忧。因此,眼外伤手术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会导致身心双重损伤,若对病人应用的护理方法不科学,可降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手术成功率,也会对其生活质量导致严重的影响。对眼外伤手术病人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发挥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病人治疗疾病的勇气主动接受治疗。为了深入了解眼外伤手术病人临床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抽取60例眼外伤病人进行分析,采取高质量的心理护理干预,获得显著的效果,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抽取2019 年1~10 月收治的60 例眼科外伤手术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20~70 岁,平均(42.1±9.5)岁。实验组包括男性12 例,女性18 例,年龄22~68 岁,平均(40.2±8.4)岁。具体种类:20 例眼贯通伤,15 例化学烧伤,13 例钝挫伤,12 例其他类型损伤。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病情、基本信息等,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护士根据指定计划进行,术后开展卫生护理,用药指导,康复锻炼,体位护理,心理疏导等进行认真执行。实验组开展更高质量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1 入院指导

病人住院后护士应该为其全面的介绍医院环境、医院制度、主管医生,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查,形成和谐的相处关系,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为病人提供单间病房,避免环境不良的影响,防止病人发生自杀倾向,护士也应该加强巡视力度,确保病房环境安静。眼外伤致盲病人非常敏感外界声音刺激,护士应该注意自身举止,尽量操作轻缓,语言温柔,帮助病人做好生活干预,赢得病人的认可,提升病人愉悦感,疏导负面心理,支持病人家属进行探视,加强精神支持与安慰,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3]。有利于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

1.2.2 术前指导

术前按照病人的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焦虑严重病人使用一定镇静药物,保证睡眠质量,同时监测病人次日清晨脉搏和血压,保证病人能够进行手术。术前护士应该全面认真的对病人有关疾病的知识,例配合转动眼珠、改变体位等,防止病人手术过程中由于感冒咳嗽造成眼球震动[4-5]。同时指导病人开展有效的自我护理,最大程度的进行劳动,实现人生价值。消除其消极自卑的心理。

1.2.3 术中护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不熟悉,空间封闭,同时对周围声音较为敏感,从而护理工作时应该确保环境安静,防止影响病人,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等负面影响[6]。病人手术过程中,护士应该保持和蔼,真诚的态度和病人沟通,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勇气。手术过程中禁忌窃窃私语,应该认真负责,解除病人的顾虑,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保证手术效果。

1.2.4 术后护理

术后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利于病人身体尽早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也属于防治并发症的重要工作内容,护士应该坚持循证护理与心理干预等途径进而缓解病人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有效的增强病人治疗依从性,减少病人恢复时间,术后护士积极和病人交流,支持病人保持乐观态度面对生活,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途径分散病人的集中力,有效缓解负面心理[7]。在病人出院后护士应该提告知病人定期复查,且予以电话随访,掌握病人出院后情况。

1.3 疗效判定

术后随访3 个月,获得健康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术后,具体分为:身体功能、角色情感和生理功能等,并且,开展4周后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给予评价,同时做好记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实验组的健康测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两组的SDS 和SAS 分值均获得有效的改善,实验组的SDS 和SAS 分值情况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的生活质量分析(±s, 分)

表1 两组的生活质量分析(±s, 分)

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评分 生理职能评分 生理机能评分实验组 30 82.18±2.73 72.15±2.76 74.18±2.86对照组 30 58.83±2.81 52.18±2.65 60.18±2.64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s, 分)

表2 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s, 分)

治疗前 治疗后SAS SDS SAS SDS对照组 30 47.82±3.82 47.63±2.81 32.72±3.02 34.63±3.07实验组 30 48.28±3.02 47.91±3.00 19.52±3.26 17.38±2.98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3 讨论

眼外伤出现后极易致残致盲,并且还可破坏形象美观,进而加剧了病人的担忧。因此,眼外伤手术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会导致身心双重损伤,若对病人应用的护理方法不科学,可降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手术成功率,也会对其生活质量导致严重的影响[8-9]。本次我院将眼科外伤手术和心理护理相结合,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心理护理亦称精神护理,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和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后,以科学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美好言语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里顾虑、恐惧、思想负担、疑难问题给予疏导,解答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有利于其走向健康的过程。心理护理的是为了满足患者心理要求、心理满足,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疏导患者的情绪变化,指导其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排除诸多干扰因素,忌焦虑、急躁、学会自我调解,自我控制,保持心理健康,解除患者的社会心理压力,帮助病人疏通心里障碍,增强及对应能力,处理患者的身心反应,让其心理无忧虑。

该报告中,病人大部分伴有害怕、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我院对研究组病人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的心理情况均获得显著的缓解,使病人在手术治疗时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分析了不良情绪对眼科护理心理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的SAS,SDS 评分和生活质量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眼外伤属于一种急性突发性的眼部意外伤害,会对病人了身心产生严重的损伤,同时眼睛时人体精细复杂的器官,

总的来说,眼外伤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的缓解病人的负面心理,并且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眼外伤护士实验组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