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观察

2021-01-08郜莉芳郭亭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家属病情

郜莉芳,郭亭玉

(山西省晋城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晋城)

0 引言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发生于冬春交替之际。小儿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等症状,由于儿童的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身体抵抗力较差,使患儿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1-2]。在临床治疗中,患儿常常因疾病造成的不适感而出现过度暴躁且大声哭闹的情况,其不良情绪给护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且患儿在处于新环境中也会产生较强的不安全感[3-4]。研究表明,对患儿进行有目的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患儿出现的不良情绪波动,本文主要就此护理模式进行经验总结,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100 例;在研究组中,男性60 例,女性40 例。年龄3~7 岁,平均(5.22±0.98)岁;在参照组中,男63 例,女37 例。年龄3~7 岁,平均(5.23±1.01)岁。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患儿符合小儿肺炎标准;②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其他严重脏器器官疾病患儿;②在护理过程中依从率低且家属无法配合护理工作的患儿。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包括对患儿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研究组使用优质护理,如下:①健康护理:在患儿入院时,医护人员要主动与家属和患儿进行交流,减少患儿的不安情绪产生;为家属及患儿分发疾病预防卡片,详细地为其讲解生活中可能引起肺炎的因素,提高患儿及家属对肺炎的正确认识,让患儿懂得自我保护。②环境护理:患儿入住病房后,要提前告知家属病房内设施如何使用;每日按时使用消毒水对病房内地面、墙面进行消毒,避免出现其他的病毒造成二次感染;定时清理垃圾,放置规定区域内,避免乱扔造成环境污染;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在病房内设置一些具有儿童化的墙饰、挂饰等,让患儿对医院不再感觉到陌生;及时提醒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③病情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按时对患儿的病情状况进行观察,若患儿出现发热情况,为患儿测量体温并立即用冰袋进行降温处理;若患儿出现咳嗽情况时,及时给予患儿服用止咳药物;当患儿出现憋喘时,将患儿体位由卧位变为坐位,使患儿身体保持直立,缓解患儿憋喘情况;在患儿服药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避免出现少次数和少剂量情况,以免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④呼吸道护理:由于患儿患病期间,其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为了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要及时对患儿呼吸道进行清理,避免出现误吸或呼吸道二次感染的情况;若患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立即帮助患儿行半卧位或坐位,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使患儿保持平静,避免其情绪过度紧张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出现排痰困难,及时对患儿进行叩背排痰处理,从下至上拍背,使痰液从呼吸道上脱落并排出;若此方式仍无法缓解,给予患儿雾化吸入处理;对患儿进行吸痰时要尽量将头偏向一侧,吸痰所用设备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⑤心理护理:因患儿哭闹和治疗时间较长,家属会出现焦躁情绪,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医护人员要主动与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治疗的方式以及治疗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减少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工作配合度。若患儿在进行穿刺时出现哭闹等现象,要请家属协助转移患儿注意力;医护人员对待患儿要温和,多与患儿进行游戏,增加患儿的信任度,让患儿更加配合度。⑥饮食护理:护理期间,由于患儿的病情,要科学地为患儿制定饮食计划,为患儿补充所需蛋白质和维生素,对进食困难患儿先以流质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对患儿胃肠道造成伤害。⑦出院护理:出院前告知家属多带患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适当进行阳光浴,注意周围环境清洁,减少患儿与动物之间的接触,避免误吸造成患儿咳嗽;在患儿房间里安装加湿器,调整房间内湿度;多注意患儿的口腔护理,若患儿分泌物过多,鼓励患儿自主咳痰。

1.3 效果判定

①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呼吸困难、呕吐、心衰。②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患儿肺炎相关症状消失,无其他不良情况发生;有效:患儿肺炎相关症状有所改善,但伴有轻微并发症发生;无效:患儿肺炎症状无变化或病情更加严重。③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憋喘和咳嗽时间。④采用自制满意表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n(%)]

2.2 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

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要比参照组好(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n(%)]

2.3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咳嗽与憋喘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d)

表3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d)

组别 例数 咳嗽恢复时间 憋喘缓解时间研究组 100 3.25±1.23 1.78±0.85参照组 100 5.05±1.89 3.56±1.27 t 7.982 11.648 P 0.000 0.000

2.4 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

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 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小儿肺炎发病速度较快且范围不断扩大;若患儿未及时就医,那么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5-6]。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常常会出现排斥情绪,导致工作无法完成,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且因患儿的哭闹也会使家属的情绪变得焦躁,因此较多的医患纠纷出现于护理工作中。医疗水平的进步促进了护理工作的理念更加科学化,临床护理逐渐从对患儿的病情照顾变为了全方位的护理。传统护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儿无法完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使护理效果无法达到最佳;而优质护理是将患儿入院起作为时间轴起点,延续到患儿出院后,依据患儿的特点对其进行护理,对患儿病情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7]。

根据李淑坤[8]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包括对患儿的病情、健康、环境、心理等各方面进行护理,医护人员在掌握患儿的特点后进行有效干预,使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吵闹情绪减少,增加更多积极情绪和护理配合度,医护人员与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能更加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减少医患纠纷产生,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此观点与本文结论相符。因此我们认为,优质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较好,为促进患儿身体康复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要比参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与憋喘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实施优质护理,减少患儿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使患儿症状改善状况较好,让医护人员的工作得到家属的认同。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家属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