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效果

2021-01-08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阳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血肿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王皓刚

0 引言

严重情形的车祸易致患者颅脑受到损伤,一旦颅脑受到损伤,其伤势发展迅速,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死亡,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尽早进行治疗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有重大意义[1]。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对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急救方式对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车祸所致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急诊方案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n=50,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方式进行干预)与综合组(n=50,采取综合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抢救),综合组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23~65 岁,平均(43.21±15.14)岁。损伤类型:12 例脑干损伤、15 例硬脑膜下血肿、10 例硬脑膜外血肿、13 例其他。常规组中,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龄20~67 岁,平均(42.15±13.15)岁。损伤类型:13 例脑干损伤、13 例硬脑膜下血肿、12 例硬脑膜外血肿、12 例其他。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车祸伤所致重度颅脑外伤。②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同意。

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外伤所致颅脑外伤者。②排除合并其他器官严重器质性损害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救治措施,主要包括紧急止血处理、神经营养供给、改善脑代谢处理以及降低颅内压和抗感染处理等措施。综合组患者采取综合急诊救治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式有:①接到急诊任务后立即赶往事故发生地点,迅速对患者伤势进行初步评估。如患者出现烦躁、心率加快、口渴和皮肤苍白等现象可能提示为休克前兆[2]。②对开放性损伤的伤口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如患者存在血管破裂现象,行血管结扎,并采取敷料加压包扎患处,观察敷料浸血程度,警惕持续性出血,一旦发现应当立即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③观察患者病情,适当给予胃管放置负压引流,将患者胃内容物引出,在避免口腔反流导致窒息的同时可检测患者的出血状况。③排尿检查,多数患者在昏迷状态下可出现排尿障碍,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尿管检查。④生命体征监测,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对患者呼吸、心率、动脉血氧分压、脉搏以及心电图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护,一旦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维持期生命体征的稳定,这项操作对于抢救患者的生命有着决定性作用,可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和其脑部受损情况[3-5]。⑤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管径较大的静脉穿刺针进行穿刺,以保证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输入液体和药物,选择正中静脉和前臂粗大静脉作为穿刺部位,给予合理的临床用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⑤高效转运,在转运过程中,与院内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并报告情况,制定好院内组应急方案,以缩短交接时间。

1.3 观察标准

治疗8 d 后,对患者脑部血流动力进行检测,主要检查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6]。

以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依据[7],对患者预后进行观察,预后分为Ⅰ~Ⅴ级。Ⅰ级预后: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不受影响。Ⅱ级预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Ⅲ级预后:无法独立生活,需要家属帮助,伴有语言障碍。Ⅳ级预后:具有意识,认知出现障碍,无法自理。Ⅴ级预后:以植物状态生产。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种类及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总和/总例数×100%[8]。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以(±s)(%)表示,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后脑血流动力情况对比

治疗8 d 后对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情况进行检测提示,综合组PI、VM 两项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其RI 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脑血流动力情况对比(±s)

表1 脑血流动力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VM(mL/s) PI RI综合组 50 62.48±10.84 1.33±0.13 0.47±0.05常规组 50 56.12±10.36 0.97±0.11 0.63±0.08 t 2.999 14.948 11.993 P 0.003 0.000 0.000

2.2 并发症对比

并发症种类主要有脑性盐耗综合征、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高钠血症,综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对比[n(%)]

2.3 预后情况

综合组Ⅰ、Ⅱ级预后显著多于常规组,Ⅲ、Ⅳ级预后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Ⅴ级预后方面,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综合组总体预后情况优于常规组,见表3。

表3 预后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严重颅脑外伤在急诊科十分常见,颅脑外伤的常见类型主要有颅内血肿、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脑震荡等,颅脑外伤情形严重时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9]。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制造业、交通业发展迅速,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据统计[10],我国每年有几十万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负担。车祸引起的颅脑外损伤通常比较严重,病情进展速度快,加之人体颅脑神经分布的复杂性,极容易在短时间内对其他神经造成损害。因此救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关键所在,尽量提升出诊速度,是提升抢救成功率的有效保障。

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急诊救治应用于车祸所致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中,从接到急诊任务开始,提升出诊速度,迅速到达现场评估患者伤势情况并根据其病情给予相应的措施,转运途中迅速和院内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减少对接时间,保证患者救治的及时性。研究结果提示,综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其治疗后脑部血流动力指标也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综合组的Ⅰ、Ⅱ级预后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表明采取综合急诊救治方法能够保证患者救治的及时性,减少院内外对接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血肿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