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
2021-01-08杨雪
杨雪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即慢阻肺(COPD),是临床上一种以气流受阻为特征的病症,多出现在老年患者当中[1-2]。其发病是由于长期吸烟或者接触粉尘等有害物质而导致的肺部炎症,慢阻肺患者通常因为慢性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支气管壁被破坏形成AE,临床主要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3-4]。本文就COPD 合并AE 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出观察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 患者55 例进行观察研究,设为对照组,选取同一时间段的COPD 合并AE 患者55 例为观察组进行观察研究。其中,观察组男33 例,女22 例,年龄为60~80 岁,平均为(74.16±3.59)岁;对照组男30 例,女25 例,年龄为62~81岁,平均为(73.48±6.0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都同意并签同意书;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和药物过敏史;患者的基本资料齐全;观察组患者被确诊为COPD 合并AE。
1.3 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伴有严重精神障碍不能参与研究的患者;伴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参与的患者;排除由其他因素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皆采用基础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每天3 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吸氧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1.5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水平及耐运动量进行评判,探讨COPD 合并AE 患者的临床特点。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χ2检验,并分别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及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s)
组别 例数 VC(L) FVC(L) PEV1 PEV1/FVC(%)PO2(mmHg)观察组 55 0.273±0.006 0.772±0.019 0.612±0.016 50.26±7.09 8.33±0.77对照组 55 0.459±0.012 0.818±0.008 0.745±0.018 62.89±8.12 10.78±1.15 t 102.815 16.548 40.956 8.689 10.4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耐运动量
对比两组患者的耐运动量,观察组患者的耐运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在患者开始行走前和行走结束后用Borg 分级评价对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全身疲劳情况进行评判,以得出相关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耐运动量(±s, m)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耐运动量(±s, m)
组别 例数6 min 步行距离测验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82.89±1.23 109.13±7.59对照组 55 81.13±1.14 95.24±5.21 t 7.783 11.189 P 0.000 0.000
3 讨论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诱因较多,临床上多认为吸烟是造成慢阻肺的主要因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长期的吸烟、吸入粉尘而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损害,AE 会导致患者慢阻肺反复发作[5-8]。通过沙丁胺醇来减少黏膜的分泌,从而减少阻塞,具有很高的临床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水平及耐运动量进行评判,探讨COPD 合并AE 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优,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及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耐运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从而分析COPD 合并AE 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而利用优质的治疗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