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记者的转型和坚守

2021-01-07王政伟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受众信息

王政伟

电视记者在电视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作为传播者,更是作为正能量的职业代表,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点,整理好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将探索到的事情的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近年来假大空新闻层次不穷,社会质疑的目光也从新闻转移到记者身上,所以电视记者的转型和坚守之路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剖析电视记者转型难,坚守更难的原因以及一些解决方案。

融媒体的概述

融媒体作为一个新生的词汇,包含了丰富的含义。广义上是指利用一切可融合的资源来为公众提供新型的宣传理念,狭义上是指运用媒体媒介资源(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信息的载体)来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发挥各个媒体中的优势,摈弃不好的成分,从而达到新闻的最大传播力度的方式。如期刊报纸的保存性高,但是传播速度慢;电视的传播速度迅速,但是容易遗忘,不易保存,那么融媒体则是将多方面的信息、多种传播途径融合起来,取长补短,造就“中央厨房”式的创作报道。这是互联网时代对新闻产业和电视记者的一种挑战,更是一场机遇。

融媒体时代电视记者转型和堅守的必要性

新闻的真实性受工作环境和个体素质的限制

记者工作所处的环境之大,决定了记者的职业不会循规蹈矩地进行,而是要磨练自身吃苦耐劳的心性,在新闻点出现的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记录或拍下现场的重要信息,保证新闻的真实客观-一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存在这一属性。由于工作量大或者在名利的诱惑下,某些记者通过一些捷径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如摆拍捏造假新闻,利用人们的共情心制造新闻爆点,又或者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新闻添枝加叶,加以莫须有的细节,而不去真实地接触新闻人物,深入挖掘新闻事实。在种种劣质新闻的暴露下,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巨大的挑战,电视记者的权威性也受到质疑和威胁。

受众接收信息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双向交互的程度

社会大众倡导的社会知情权能否得到贯彻实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受众接受信息的能力。当受众处于一个信息闭塞的状态时,新闻的传播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同时可以确定的是,受众的信息接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受众,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一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得到满足的地区又怎么会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来追求新闻传播时效性呢?那么当受众仅以广播来单一地接收信息的时候,意见和看法的交流就难以实现及时交互。

融媒体时代电视记者转型和坚守的策略

不畏艰险,坚守初心的同时改变认知的思维角度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这里记者的初心指的是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对真善美的坚守和对采写精神的坚守。传播渠道多样、受众注意力分散、新闻内容同质化等问题的出现,对电视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多提出假设并进行合理验证,对新闻事件有自己的独特思维和合理决断,才是电视记者应该有的重要品质和能力。

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的趋势,主动利用新技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现记者转型升级

在五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生产和发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媒体的创新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各个行业的解构带来受众对新闻注意力的分散,新闻的同质化等也引起媒体和记者的危机感。电视记者要面对的不是单一类型的新闻事件,而是多类型的、复杂的新闻信息。面对不同类型如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等,不同时效的新闻如长消息、短消息等,不同的载体新闻如电视新闻、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等,不同的新闻来源如按乡村新闻、城市报道、国内新闻、国外新闻等,记者如何把控新闻的采访、排版,发布的具体要求,从而形成优秀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记者需要了解清楚各个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不同的媒体中取长补短,正确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新闻媒介的影响力。

记者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面对不同的受氽环境,运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性呈现。

用户是新闻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是归宿,所以面对不同的受众环境,以用户为传播主体,让媒体内部的生产、运行、资源整合之间得到融会贯通,媒体和用户,媒体和媒体,用户和社会,用户和事实之间的障碍得到打破。所以记者要从用户方面思考问题,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什么,信息接收渠道在哪里,信息如何反馈等各方面的问题,如何运用技术的力量,提高新闻采写效率和社会效益,为用户进行新闻的创新性呈现。

打造数字电台服务的平台,促进新旧媒体融合

当今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强化互联网思维,就要深入问题的内涵,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对新闻采访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增加新闻报道内容的多向性,转变思维不要把新闻采访的内容局限在一个特定空间内,注意问题的延展性和外延性,对采访的角度和方向采取不固定的策略,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注重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因为以偏概全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误导。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人记者要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多元化地思维,以促进新旧媒体融合。现代社会,一部移动终端就可以让“人人都是媒体人”,互联网调研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流媒体平台、地图、图片、即时通信等诸多互联网服务的移动化水平占据九成。因此,记者要在当今数字经济、大数据、网络传播、平台互动化的环境中顺势而为,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当今新闻人记者所要做出改变的真实写照,公众号平台的撰稿、排版布局、微博超话,直播平台的实时互动等这些新的传播信息的媒介,要时刻围绕主旋律,以受众群众为中心,打造数字电台服务的平台,需要记者深入了解学习,以适应新媒体的新格局。

例如记者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时事动向,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新闻素材和话题互动,拉近与受众群体的距离,积极学习互联网前端和后端的知识,根据后台的数据,了解群众的点击量和浏览信息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动态的把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为记者提供机会又是迎接挑战,传统媒体人要利用大数据数字平台对群众进行新闻的推送。新闻人要积极参加地方平台的培训活动,以强化记者的互联网思维,就《手机拍摄及短视频剪辑》《新闻写作技巧》《网络舆论管理与控制》等课程进行培训,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的理念,促进新|媒体的融合。记者要运用当今“互联网+”的思维,加强数据的应用,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融媒体时代让信息生产,传播,反馈的全过程集中到一个“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式媒体平台,面对着市场的需求,电视记者的转型升级要以融媒体理念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一个一体化督导,全盘式掌控的信息平台,适应时代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大发展,改变原有思维,树立全新职业观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专业能力。利用融媒体的优势来加快自身职业的转型,创新媒体内部生产体制,致力于培养电视记者成为新时代下的全媒体人才。最后,职业角色的发展也要求电视记者坚守初心,坚守新闻的原则,在精力和汗水中为社会大众带来优质的新闻报道,为大众呈现一个公开化、透明化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职业的价值与人生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安县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受众信息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破局路径探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电视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方法和提问技巧
对电视记者如何融入新媒体时代的探索
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技巧
订阅信息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展会信息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