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及路径研究

2021-01-07吴金艳

市场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广西经济发展

吴金艳 陈 琦

一、夜间经济概述

夜间经济是发生在下午6 点到次日凌晨6 点之间的,以第三产业的服务和休闲娱乐业为主的包括线上及线下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夜间消费需求愈加强烈。作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2019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出台,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夜间经济发展被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当前发展夜间经济已成为各城市激发消费潜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

国内对于夜间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夜间经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近年来学者关注主要集中于夜间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上海、重庆、天津、北京、成都等城市,还有部分学者对自己所处的城市发展夜间经济开展了研究,但数量均不多,当前,对于广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从研究的角度来看,部分学者选择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对策建议,梁强等(2019)通过上海、台湾、伦敦等国内外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而分析天津自身的发展环境并提出对策建议;周继洋(2020)在分析上海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及历程、发展问题基础上,通过总结纽约、阿姆斯特丹、韩国等国外夜间经济较发达城市做法,提出进一步促进上海夜间经济的对策建议。部分学者选择从产业融合角度研讨与夜间经济融合的路径,郑自立(2019)对文化与 “夜经济” 融合发展的趋势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提出了推动新时代文化与 “夜经济” 融合发展路径建议。部分学者则从理论层面对夜间经济进行研究,毛中根等(2020)对国内外文献对于夜间经济内涵、特征、作用、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夜间经济理论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夜间经济特征

(一)业态多元化。国内夜间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以延长营业时间、以餐饮和酒吧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发展为新时代集购物、酒吧、餐饮、体育活动、文化艺术为主的多业态发展模式,给予人们消费选择的多样性增多。

(二)消费群体年轻化。从夜间经济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来看,20 - 40 岁的人群是夜间经济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说明夜间经济消费群体偏年轻化,并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

(三)时域集中化。夜间经济在时间及空间范围有较强的集中趋势。数据显示,在时间维度,居民更偏好于夏季夜晚出行及消费,夜游居民集中于18-19 点出发、22 点前结束消费游玩,夜间游玩时长大约在1-4 小时。在空间维度上,夜间出行的居民更倾向选择在其居住地5 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活动。

(四)行业融合品质化。随着国内夜间经济的发展,集合吃、住、行、游、娱、购、健康与文化等行业融合的综合型聚集区已成为夜间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对文化内涵和高品质夜间经济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消费者对夜间消费产品、基础设施等硬件及服务的品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广西发展夜间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形成产业协同及集聚效应。服务业一直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 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3%,是广西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发展夜间经济,将对广西服务业产生聚集效应及协同效应,从而对广西发展现代服务业、助推经济平稳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夜间经济的发展会促进餐饮、旅游、交通、住宿等服务行业的协同发展,对于打造城市名片、带动和刺激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夜间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集聚效应。发展夜间经济将会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聚集区,商家及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与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营销费用及销售成本、延长服务时间,形成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推动广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广西拥有丰富的文化及旅游资源,文旅产业融合及产业链延伸是广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夜间经济是能将城市的科技、文化、旅游、消费等多领域、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业态,发展夜间经济将提供更为多样及完善的夜间旅游项目与服务,使得游客逗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加游客参与城市内其他区域经济活动的机会,更有利于打造 “全时段旅游” 概念,从而促进城市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推动广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是现代城市发展中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截至2018 年底,国内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 万人,占比达到46.3%,广西服务业就业人员950 万人,占比33.4%,人数及占比均创历年新高。夜间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时间延长,由此将为城市增加大量的经济岗位。同时,夜间经济赋予产业创新的平台,文化创意产品、“互联网+” 等创意融合元素将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特色品牌打造将能更好的展示当地的人文内涵及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在省内甚至国内外知名度。商业、文化圈是一个城市特色美食、文化的集中缩影,是消费者最直观感受城市特色魅力的名片。以成都为例,宽窄巷子及锦里两条街区集中展示了四川的特色美食、文化产品,让游客直观快速感受到四川文化及成都的 “慢生活”,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 广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SWOT 分析

SWOT 分析法可对发展事物内外部因素进行归纳分析,评价其所面临的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en)、内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从而为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案。以广西城市夜间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分析基础,运用SWOT 分析法,以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为四个基准点来深层次全方位剖析影响广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优势

1. 气候条件。广西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暖,区内各城市年平均气温在16.8 ~23.3℃之间。相较于偏北方城市发展夜间经济受季节气温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四季夜间温度适中赋予广西各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更为良好的气候条件。

2. 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服务业在广西及其省内各城市的比重不断上升,2019 年广西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达到50.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3%;其首府南宁市2019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65.6%,桂林、柳州、北海等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占比也在逐年增加。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将为广西各城市夜间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

图1 2015-2019 年广西及区内主要城市三大产业比重

3. 夜间经济资源丰富。丰富多样的夜间产品是吸引消费者出行及消费的基础,一方面广西地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多样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数据统计,截至2018 年底,广西各市共有A 级旅游景区507 个,其中5A 级6 个,4A 级214 个,3A 级273 个,2A 级14 个,涵盖了特色小镇、人文展馆等人文景观及如桂林的两江四湖- 象山、南宁的青秀山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特色且多样化;另一方面,广西本地的特色美食较多,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等特色粉类及柠檬鸭、龟苓膏等小吃将极大丰富广西各市夜间市场的产品,吸引人们通过夜间出行及外卖订购方式品尝与消费。

(二)劣势

1. 配套设施服务滞后。一是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滞后。地铁、公交是夜间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广西各市目前的公共交通工具营业时间不够灵活,覆盖城区较窄,对于凌晨消费时段公共交通服务保障较弱。以广西首府南宁为例,南宁市的地铁、公交、BRT 等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多介于6 点至晚上23点之间,除重大活动外地铁始发站运行的末班车时间为23 点且与工作日时间一致,灵活性不足。同时地铁线路运营里程及运营条数与国内较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地铁这一快速出行交通工具的在建设上有待提升(见图2)。

图2 国内主要城市地铁运营情况

二是公共展馆服务时间较短。广西区内各市的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展馆服务时间较短,大多没有开设17 点以后夜间开放时间,对周末、节假日等夜间出行人流较为集中的日期未建立较灵活的延长开放机制。

2. 夜间经济业态单一。广西夜间经济发展仍以传统的夜间经济业态的老三样之一的夜市业态为主,以商圈及美食夜市的结合来吸引消费者的购物、餐饮需求,各城市商圈、夜市同质性较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对于夜间生活业态品质与多样化追求不断提升,对于体育活动、文化艺术、健康养生等方面的需求不断上升,缺乏个性、功能单一的商圈、餐饮夜市已无法满足市民群众夜间需求,而诸如24 小时书店、古镇等夜间经济发展新载体建设与内容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

3. 夜间安全治理待完善。夜间安全保障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参与城市夜间经济的意愿。夜间安全治理主要涵盖了夜间治安巡逻与防范、夜间灯光与噪音污染治理、夜间保洁维护等方面,目前广西各城市城管、公安等部门在夜间治理方面尚未出台明确的机制措施进行保障,在发展夜间经济中的保洁、警察等岗位配置上仍欠缺,夜间安全保障度仍有待综合提升。

(三)机遇

1. 政策红利机遇。一方面,积极对接粤港澳发展城市经济。2019 年,广西陆续出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 年)》《关于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珠江- 西江经济带(广西)发展的若干意见》,利用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从交通互联、产业转移、平台引领、人才交流、机制协调等方面全面、深层次对接粤港澳,这将为广西各城市提升自身经济社会实力带来良好机遇。另一方面,2019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出台,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释放出鼓励各省市夜间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2020 年2 月广西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广西夜间经济的指导意见》,在广西13 个城市打造当地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迈出广西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第一步。

2. 环境质量提升。近年来广西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2019 年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同比增长66.3%。空气质量不断提升:2019 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是91.7%,首府南宁2019 年的空气质量在全国168 个重点城市排名17 位,为2013 年以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广西河湖面貌持续改善。2019 年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全区共计9 个市进入前30 名,其中有5 个市进入前10 名。环境质量提升为广西各城市发展特色夜游项目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威胁

1. 夜间城市品牌少,城市夜间经济热度低。一方面,相比国内已形成 “夜上海”、“夜成都” 等品牌特色的城市,广西省内除桂林外,其他城市在国内外城市品牌较少。另一方面,国内如北京、山东、天津等省市从2018 年起已陆续出台与发展夜间经济相关意见措施,与之相比,夜间经济政策效果在广西仍未显现,市民关注热度仍较低。以2019 年7 月为例,在中国各城市夜经济网络关注度分布中,广西占比1.07%,处于全国各省市夜间经济关注度的 “第三梯队”,夜间经济热度需继续加码。

图3 2019 年7 月中国部分省市夜间经济热度

2. 新冠疫情冲击夜间消费市场。1 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三驾马车” 之一的国内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一方面,消费需求下降,由于肺炎疫情在春节假期爆发,隔离防控措施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下降,数据显示,2020 年一季度广西区内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同比下降15.2%。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服务业发展受阻,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在呈现疲软态势,夜间消费市场的供给侧中,电影院、中小餐饮企业、旅行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困难。随着疫情蔓延至全球,疫情防控仍在持续,2020 年夜间经济恢复与壮大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3. 收入与物价挑战。一方面广西区内居民收入待提高。观察2015-2019 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见图4),广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均低于当年全国人均可支配居民收入,细分至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亦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可支配收入低将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及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物价水平较高也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2019 年广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7%,高于全国CPI 指数0.8 个百分点,2019年广西14 个地级市CPI 指数同比涨幅均大于3%,首府南宁CPI 指数同比上涨3.4%,位居27 个省会城市第1,若物价水平持续偏高将影响居民消费欲望及消费支出,从而对夜间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图4 2015-2019 年广西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五)SWOT 分析总结

通过对广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SWOT 分析,将广西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城市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匹配,从中分析出广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方向和路径(见表1)。

S-O 战略中,应充分利用广西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科学统筹各城市夜间经济市场发展,充分发挥广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优势机会。W-O战略即利用发展机会,降低劣势,因此广西各城市可从完善自身夜间载体入手,充分发挥城市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优势,多元发展城市夜间经济。在S-T战略中,应利用自身城市优势,减少或规避威胁,因此广西各地应充分发掘自身夜间资源特点,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同质性较小的多层次夜间市场,建立夜间城市品牌,开展多形式宣传,同时做好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工作。W-T 战略中,短期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城市复工复产,恢复夜间消费市场;与此同时,持续推进夜间经济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建设。

表1 广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SWOT 矩阵分析

五、广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路径选择

通过SWOT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广西城市发展夜间经济具备的优势与不足、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以下路径建议。

(一)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夜间经济发展

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交通、文旅、公安、卫生、城管等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一方面可借鉴上海、济南等城市做法,在公布的各城市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所属地区设立 “夜间区长”,统筹所属地的夜间经济规划发展。另一方面各市加快建立夜间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协商机制,制定符合各市夜间发展情况的夜间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责任部门,使得各地出台意见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打造城市夜间经济品牌,丰富城市夜间经济业态

同质性较强的夜间经济发展缺乏特色,无法长远吸引更多客流及消费,因此要打造符合城市特色的夜间经济品牌。一是各城市要全面研究自身在夜间经济发展的特色,充分挖掘城市间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区位交通潜在优势,确立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定位及主打方向,建立具有特色差异性的城市夜间品牌。二是进行传统夜市、商圈街区、景区的改造升级,引入创意口碑门店,并对既有门店进行数字化、环境氛围的改造,吸纳文化、创意元素,丰富传统夜间街区内涵;同时根据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定位,打造一批兼具传统文化及现代时尚元素的新三样(夜间节事、文化场馆、街区)及再三样(书店、古镇、乡村)的夜间经济载体,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满足低- 中- 高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丰富城市夜间经济业态。三是打造夜间品牌活动日及优质品牌店铺。选取城市中传统街区及潮流街区为代表,在较长的节假日时间定期打造街区品牌活动日,开展美食季、潮流季等符合街区主题的活动,同时通过资金政策扶持,打造城市优质美食等产品品牌,通过产品品牌 “出圈” 带动城市夜间经济 “出圈”。

(三)完善配套服务,优化夜间活动环境

一是优化夜间交通服务。一方面在节假日延长地铁及通往夜间经济聚集区的公交运行时间,灵活加密线路班次,合理规划汽车、电动车停车位置区域,鼓励地标、商圈周边公共建筑或机关单位的停车设施在具备安全可控条件下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增加夜间岗位设置。公安、城管、旅游等相关部门应结合城市自身夜间经济聚集区发展及游客流量,提前增加相应的夜间服务岗位,同时出租车公司和网约车平台可通过制定深夜时间段(22 点以后)的激励措施,鼓励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更多选择此时间段进行驾驶服务工作,丰富夜间交通服务保障,更好地满足市民夜间出行需求。

二是优化各类服务方式。一方面,在夜间经济聚集区率先布局5G 网络、公共WiFi,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夜间书店、夜间影院、24 小时便利店等场所的智能化引导及无人化运营。另一方面,做好城市夜游河道两岸、桥梁、古镇等整体夜间装饰照明优化工作,突出城市特点,以夜间 “城饰之光” 为活跃夜间市场锦上添花。

(四)多形式宣传,提升城市夜间经济影响力

多形式宣传、扩大城市夜间经济知名度,对于吸引本地及外地客流、发展广西夜间经济、促进居民消费十分重要。一是可制作宣传纪录片,开展多层次营销宣传。选取城市夜间经济供给中能反映街区文化的优质商铺、旧居展馆作为拍摄对象,通过拍摄纪录片的形式介绍其背景故事及店铺美食产品的制作手艺,并在电视、微博、短视频等主流及网络新兴媒体开展多层次营销宣传,从而对街区 “夜间经济” 的文化、重点企业、知名品牌、等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提升示范街区知名度。二是制作特色小店地图。制作街区夜间生活特色小店地图,通过漫画地图绘制的方式呈现三条街区店铺方位及特点,并在线上APP 小程序进行推送,让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当地夜间特色,吸引客流。

(五)稳企业增收入,激发夜间生产与消费活力

面对新冠疫情给夜间经济带来的冲击,需从供给与需求侧加力逐步恢复发展夜间经济市场。一是持续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的相关措施。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同时对于疫情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夜间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娱、餐饮行业的企业,根据已出台的措施的实施情况及企业恢复情况,决定是否针对上述的行业专门制定支持其的保经营、稳增长举措。二是持续抓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工作。一方面各城市牢牢抓住对接粤港澳、面向东盟的对外开放全方位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居民增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和深化税收、社会保障相关制度改革,调节城乡间、区域间不同群体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完善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保支持保障力度,逐步建立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调动居民创收主观能动性,释放居民增收红利。

(六)建立夜间经济指数体系,动态监测夜间经济发展

夜间经济指数体系的建立可以更直观感受夜间经济带来的变化,有利于根据指数监控判断消费者的偏好走向。区内城市可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及济南市的做法,与线上线下支付企业、外卖及打车平台合作,推出覆盖城区夜间经济主要聚集区的 “夜间人气指数”“夜间销售指数”“夜间外卖TOP 指数” 及城市 “出行夜间订单流量值及走向图”“地铁公交夜间流量” 等反应夜间经济数据指标并定期公布,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数据及趋势图及时发掘居民夜间消费趋势及夜间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根据新趋势、新增长点灵活调整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广西经济发展
广西贵港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