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思考及建议
2021-01-07李强
李 强
一、广西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空间仍很大
(一)满工满产复商复市畅通消费 “循环” 空间巨大
广西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短板在消费,断点在消费循环不畅,只有消费企业满工满产才能确保生产供给充足、复商复市才能确保市场需求旺盛,最终才能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撬动市场 “复苏”。一是满工满产加速提振消费市场。通过采取举措加强调度,截止4 月15 日,广西2.11 万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迅速从2 月16 日的33.4% 提高到97% 以上,31.87 万家各类企业复工率从47.3% 提高到80% 以上,但距离满工满产仍有一定差距。随着企业实现满工满产,部分受压制的需求将得到全部释放,对提振消费市场作用明显。二是复商复市扩大消费需求。目前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堵点断点,部分区域、环节尚未完全有效畅通,部分产品及服务供给受阻,复商复市进程受限。随着国家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加速复商复市,扩大消费需求。
(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 “回暖” 空间巨大
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体部分,广西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约70%,消费市场的提振最主要还是要靠居民消费拉动。一是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逐年提高,2019 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78 年的112 倍、71 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978 年的70 倍。目前广西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2019 年65 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10%,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广东、海南、贵州省和云南等周边省份,同时随着“二孩政策” 的稳定实施,二孩及以上出生人口比例有所提高,对健康、母婴等产品的消费需求空间较大。二是居民线上消费前景广阔。以网上零售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8 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4.5%,比2016年提升2.5 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2016 年比重比全国低10.7 个百分点,2018 年比全国低13.9 个百分点,差距有所扩大,增长仍有较大潜力可挖,特别是疫情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疫情后居民消费将进一步向线上转移,市场前景广阔。
图1 广西与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情况
图2 广西老龄化比重情况
(三)增加公共消费激发消费 “活力” 空间巨大
当前社会消费的总量只能求 “稳”,总量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增幅,真正承担扩大消费体量的,将是公共消费,必须积极发掘公共消费在提振消费以及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独特潜力。一是公共消费逆周期调节能力强。居民消费受消费环境、收入效应、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在传统消费全面受阻承压的情况下逆周期回补调节难度较大、效应有限,特别是交通出行、旅游、聚餐等线下服务消费损失的 “缺口” 短期难以回补。公共消费由政府主导,宏观调控政策和逆周期调节工具发挥效果更好,通过公共消费发挥 “杠杆效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消费意愿,带动消费市场回暖。二是公共消费对居民消费拉动作用显著。政府消费比重与居民储蓄率呈现明显反向关系,增加公共消费,意味着居民可以享有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减轻居民在社会公共服务消费上的支付压力,促进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弥补居民消费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拉动居民在其他领域消费潜力的释放并加快消费升级。三是公共消费辐射带动作用大。据测算,公共消费每提高1 个百分点,能够直接和间接拉动经济增长0.2 个百分点以上。
全国已有杭州、郑州、佛山等超过50 个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的城市,累计拉动消费超过百亿元。以浙江杭州为例,截止2020 年4 月21 日,杭州共发放5轮消费券,前4轮杭州市政府总共发放3.2亿元消费券,直接拉动消费34.22 亿元。
表1 全国各省市消费券发放情况单位(亿元)
二、广西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必须打好 “三张牌”
(一)打好 “畅通消费循环” 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一是畅通产业链循环。产业链是实现满工满产的关键环节。建立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联动协作机制,实施“一链一策”,精准破解产业链上中下游“堵点”“断点”。重点保障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的重点企业优先满工满产复商复市,支持数量多、领域广的小微企业复商复市,实现全产业链、各类型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探索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仓单或存货质押融资等方式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二是畅通实体经济循环。实体经济是基础,其是否畅通直接关系消费循环的畅通。对实体企业实行 “一企一策” 精准扶持,推动汽车、有色、冶金、石化、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尽快恢复生产。鼓励刺激实体消费,大力促进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发展,全力推动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等复商复市,有序推动景区景点、娱乐场所等有序安全复业。有序恢复农贸市场、加油站、便利店等公共场所正常经营。
三是畅通市场供需循环。市场通则消费活。需求端要全面振兴传统领域消费,扩大升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最大限度激活消费“活力”。针对市场疲软、供需失衡问题,引导政府通过出台刺激消费措施,平衡市场供需,增强市场回暖预期。供给端要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防灾减灾等 “旧基建” 建设,推动传统基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扩大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建投资,发挥扩大投资对促进消费的拉动作用。
(二)打好 “扩大居民消费” 牌,促进消费市场 “回暖”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需求之本,居民只有收入有保障,才会敢消费、愿消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兜底保障。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扎实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以就业带动居民收入增长。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转移性收入比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社区合作和专业合作,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二是振兴恢复传统实体服务消费。根据非典时期服务消费发展经验,旅游、餐饮等服务消费将会呈现深 “V” 型反弹。稳定扩大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积极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聚焦端午节、十一黄金周等假期,鼓励发放暖心消费券,带动零售、住宿、餐饮、旅游、出行和娱乐等商贸业态消费回补。积极组织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电器连锁企业、便利店、服装鞋帽专卖店开展打折让利、满购返券、积分抵扣等各类促销活动,刺激居民实体消费。
三是培育壮大线上新消费。线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中展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在稳消费、扩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顺应 “宅经济” 催生出的消费新趋势,大力谋划发展 “新型消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传统实体店企业借助 “直播带货”“云展览” 等数字技术全面扩展消费场景、扩大销售渠道,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引导云审批、云招聘、云签约、云会议等工作消费,大力发展 “网上菜场”“网上餐厅” 等生活消费。结合“新基建”重大机遇,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 “云消费” 蓬勃发展。
四是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引导消费下沉农村,适时开展家用电器、食品、酒类、服装、鞋帽等直销车下乡,重点针对农村市场开展新特优商品促销活动。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鼓励电商企业将服务网点进一步下沉到乡镇和农村,破解 “最后一公里” 难题。支持大型批零住餐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推广 “电商+ 乡镇自营店” 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实现从 “田地” 到 “餐桌” 的一体化运销产业链。大力实施 “旅游+ 乡村振兴” 计划,加快完善农家乐、乡村民宿等设施,带动乡村旅游消费。
五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快建设 “互联网+广西放心消费创建平台”“广西放心消费地图”,实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全覆盖。建立消费产品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经营行为及消费者隐私权侵犯行为。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协作机制,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普及消费权益保护知识,增强消费者权益维护能力。
(三)打好 “增加公共消费” 牌,激发消费回补 “活力”
一是聚焦扩投资,扩大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积极谋划推进轨道交通、供排水、防灾抗灾、农村垃圾处理、保障性住房、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补短板投资力度,提升公共消费能力。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投资力度,重点带动建筑装潢消费与家电增量消费。优化城市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位建设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配套建设,激活汽车消费活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 “互联网+”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将优质教学资源输送至贫困山区,扩大教育消费需求。
二是聚焦补短板,扩大公共医疗卫生消费需求。疫情暴露出广西公共医疗卫生方面诸多短板,引导政府加大补短板力度能够促进消费迅速回补。加快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完善应急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增强突发事件应急检测技术水平。平战结合,适当建设一批生化战略储备医院。结合数字广西建设,大力促进智慧医疗消费,扩大医疗健康信息消费。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联动挂号预约、移动支付、药品物流配送、健康咨询等网络医疗消费。加快远程会诊应急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三是聚焦保兜底,扩大民生消费需求。加强对城乡低保群体、特困人员、留守群体(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完善大病救助和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完善政府临时储备制度,最大限度保障好各类生活必需品。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排查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并及时纳入低保范围,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强化特殊地区和农村落后地区民生保障。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