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铁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1-01-07李倩
李 倩
一、引言
进入21 世纪,我国高速铁路蓬勃发展,中国铁路网世界领先。安全、舒适、快捷、环保、适用性强是高速铁路的特点,使其在诸多交通工具中脱颖而出,获得大众的青睐。我国学者对高速铁路的研究主要在区域发展和城市群结构方面,旅游方面涉及较少,对高铁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高铁旅游研究价值上升。国内旅游界学者开始关注高铁给旅游业带来的新变化,针对高铁旅游相关领域展开了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 “知识图谱” 和 “旅游” 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发现 “旅游扶贫”“健康旅游”“森林旅游”“文化旅游”“全域旅游”“红色旅游” 等热点话题都被分析研究,但是很少有人利用知识图谱对高铁旅游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笔者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对高铁旅游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中国高铁旅游的理论研究提出新视角和方法
(一)数据来源
文章数据来源于CNKI 中国学术期刊,以 “高铁旅游” 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文献来源选择核心期刊,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剔除无作者、重复以及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样本文献221篇。检索截止时间为2020 年7 月8 日。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 软件可以识别并显示高铁旅游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可以展现及其对应的知识基础,做文献梳理时可以帮助大家发挥意想不到的可视化分析效果。笔者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高铁旅游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寻找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时间分布分析
中国高铁旅游文献数量时间分布如图1 所示,我国高铁旅游研究起步较晚,总体上论文数量呈现出 “前少后多” 的特征。在检索的文献中,高速铁路的研究文献在2009 年才出现,王新军教授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第一篇文献,引入可达性概念,讨论京沪高铁对鲁南沿线城市的影响。
2009—2011 年发文量总数为26 篇,平均每年8.67 篇,发文量较少。高速铁路环保的优势迎合当代社会需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是缓解当代交通污染的有效方法,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建设铁路规模最大的国家。交通与旅游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速铁路作为环保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与旅游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国高铁旅游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论文数量出现增长,尤其在2016 年达到最高,出现44 篇文献。2012—2016年高铁旅游发表文献总数量为107 篇,平均每年发表文献数量为21.4 篇,是2009—2011 年的2.47 倍。2016 年以后,论文出现波动增长的趋势,虽然与2016 年相比数量较为减少,但是2017—2019 年,发表论文总量为73 篇,平均每年发表24.3 篇。这表明,自2009 年开始,高铁旅游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接下来几年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兰新高铁等高铁线路接连全线贯通;截至2016 年,中国高铁里程数高居第一。从图1 可以发现在2012—2016 年高铁旅游研究力度逐渐加大,2016 年发表文献数量达到最高,说明该领域的研究与高铁建设发展息息相关。高铁旅游领域文献在2020 年上半年已经发表文献16 篇,根据当前文献的发文趋势,笔者认为这个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1 高铁旅游文献数量时间分布
(二)发文期刊分析
通过对221 篇文献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了解研究领域的主要期刊分布情况,笔者发现高铁旅游的论文发表比较分散,有108 种核心期刊,但发表3 篇文献以上的期刊只有20 种,这20 种期刊总共发文116 篇,占文献总量的52.7%;从期刊的载文量来看,《经济地理》发表论文的数量最多,有24 篇,占文献总量的10.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和《旅游学刊》的论文发表数量相同,均为8 篇,分别占文献总量的3.6%。如果根据文献分散定律,将期刊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核心区按照公式R0=2ln(eE×Y),其中R0为核心区期刊发文数量,E为欧若拉系数0.5772,Y为最大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本研究中,R0≈7.51,所以发文量大于7 篇的期刊才属于核心区期刊,只有《经济地理》《旅游学刊》和《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三份期刊处于核心区(表1),发文总量为40 篇,占文献总量的18.1%,说明该领域的期刊群需要集聚,进步空间巨大。而且这三份期刊中只有一份是属于旅游学期刊,文章多发表在经济领域,说明高铁旅游的研究重点方向为旅游经济。
表1 高铁旅游的发文期刊分布
(三)发文作者与机构分析
1. 发文作者分析
作者共现分析可以识别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应是发文最多的作者论文数量平方根的0.749 倍,以此可确定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著者们, 公式M=0.749 √(N_max), 其中N_max 是最高产文量作者的发文数量,本研究为13,M 为核心区最低发文量,为2.7,即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要大于2,如表2 所示,核心作者在该领域共发表论文38 篇,占样本数量221 篇的17.3%。距离普赖斯定律规定的50% 还有很大差距,说明高铁旅游核心作者群并不稳定。从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可以发现,旅游、交通运输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学者们主要的研究方向。
笔者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展现各位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图2),每位作者都在节点中,节点的大小代表作者的发文数量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了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连线情况来看,作者们现有的合作较为紧密,除了个别作者独立发表论文,大部分作者间都有所合作,高铁旅游领域主要形成了以苏州大学汪德根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合作作者为机构内部合作和师门合作,跨机构跨地域合作较少,未来相关研究者应该做好机构科研合作,共同推动高铁旅游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表2 高铁旅游研究核心作者发布
2. 发文机构分析
发文机构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能够展现作者的地域来源,为我们提供研究力量地域分布的相关信息。从由图3 中数据可知,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是苏州大学旅游系,一共发表了17 篇文章;接下来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表了8 篇文献;发表文献在2 篇以上的还有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5 篇)、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4 篇)、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3篇)、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3 篇),其余研究机构均发表2 篇文献。结合图3 可以发现高铁旅游的主要研究单位是各高校与旅游、地理或者经济相关的学院,研究机构的发文量与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密切相关,苏州大学旅游系是发文量最多的、合作范围最广的核心机构;从机构所处地域来看,研究机构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高铁发展较为薄弱,高铁旅游研究被忽视。而研究较为紧密的合作机构处于长三角地带,表明高铁旅游研究受到该地区学者的密切关注。
(四)关键词分析
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2 作者的合作知识图谱
图3 高铁旅游研究机构发布情况
图4 研究机构的合作知识图谱
关键词是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利于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高铁旅游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在CiteSpace 软件中对知网获得的文献数据进行转化与分析,对意义相同的节点进行合并,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从2009 - 2020 年高铁旅游研究关键词图谱可以看出,最大的关键词节点是 “高速铁路”,词频为72,中心度为0.47。由于第一关键词词频与其他关键词词频相差较大,在这里我们选择频次排第二的关键词“可达性” 进行分析,结合普莱斯定律,通过计算发现高铁旅游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M ≈2.99,因此频率不少于3 的关键词为热点关键词,即其他热点关键词包括旅游经济、旅游业、高铁时代、长三角、京沪高铁和空间格局等。
表3 高铁旅游研究热点关键词
关键词 词频 中心度 关键词 词频 中心度旅游经济 11 0.31 区域经济 4 0.00旅游业 9 0.35 武陵山区 4 0.08高铁时代 7 0.00 旅游产业 3 0.13长三角 7 0.17 京津冀 3 0.03京沪高铁 5 0.02 都市圈 3 0.22空间格局 5 0.00 高铁效应 3 0.00武广高铁 4 0.00 影响 3 0.08
图5 高铁旅游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2. 关键词突现分析
“旅游业” 和 “武广高铁” 这两个关键词的突现起始时间是2009 年,突现强度分别为3.5628 和1.945,是突现时间最早的词,是早期受关注的主题。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时间为2009 年12 月26 日,学者们早期主要研究武广高铁对湖北湖南广东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随着中国庞大的铁路网逐渐形成,高铁与旅游业的联系愈加紧密。“高速铁路” 在突现开始时间是2012 年,突现强度为3.1511,仅次于旅游业的突现值,“高速铁路” 是当时的研究热点。“旅游经济”“可达性”“空间格局”“旅游交通” 是突现时间较近的词,突现起始时间都在近两年,表明近年来高铁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与旅游、经济和地理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地理学领域。
图6 2009—2020 年高铁旅游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3. 热点关键词分析
文献的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学科领域内高频次出现的关键词可被视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高速铁路” 的节点最大,频次为72,中心度为0.47,表明高速铁路是研究的热点。高速铁路有助于刺激旅游休闲经济,让周末旅游、小长假旅游和散客出游变得便利,刺激游客出行,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在这种旅游背景下,消费总体上是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高铁旅游能给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带来发展机会,可以带动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周边城市的跨区域合作,改变空间格局。这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高速铁路”“可达性”“旅游经济”“旅游业” 和空间格局相契合。在研究的高铁线路中,京沪高铁的词频、中心度和突现强度都高于武广高铁和哈大高铁,这是因为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在经济方面与社会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收益,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京沪高铁成为了高铁旅游的研究热点。
(五)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高铁旅游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梳理,以及对关键词图谱中的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内容进行研读,可以发现高铁旅游领域几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1. 高速铁路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经济利益,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不仅为旅游目的地输送来了游客,也带来了经济收益。罗英恒以京津高铁经济区的旅游业为样本,通过钻石模型从竞争力角度分析高速铁路建成对旅游业劳务需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该地区旅游就业率的变化;李淑娟等利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对14 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李宗明等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分析高速铁路对武汉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胡北明等以黔桂云民族地区为样本,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高铁开通产生的旅游经济空间作用。
2. 高铁时代旅游发展战略
高铁时代不仅给旅游业带来机遇,也对旅游业原本的市场带来冲击,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关系愈加紧密,学者们对旅游业在高铁时代如何更好发展提出建议:高铁时代给经济发达、铁路繁多的长三角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环境,学者们为长三角旅游业发展提出对策。汪德根等认为高铁 “时空压缩” 效应使都市圈间的联系扩大,以京沪高铁为例,研究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张艳梅基于点—轴理论研究粤桂黔三省旅游合作发展路径。
3. 高速铁路对旅游可达性的影响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 年我国高铁主干网络初步建成,将形成 “四纵四横” 的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五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高速铁路会大幅度的缩短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距离,改变区域可达性,高铁旅游的可达性研究值得探讨:王姣娥等利用可达性评价指标,研究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布局和规划及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潜在影响,后来多采用地理学方法研究可达性,蒋海兵等运用GIS 空间分析的方法,从全国尺度,定量探讨未来高铁网络的规划运营对旅游景区时间可达性影响。鄢慧丽等运用ArcGIS 空间分析法、可达性模型及引力模型,探究中国" 四纵四横" 高铁的开通对沿线站点城市可达性及其经济联系空间格局的影响。
高速铁路改变了原有的交通运输格局,改变区域可达性,改变客源市场的空间格局,极大地降低了游客对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感知距离。学者对旅游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都市圈。
4、高速铁路对旅游者的影响
高速铁路让游客拥有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交通出行工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旅游的时间成本和消费水平,高铁的出现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欣赏更多的风景,汪德根、牛玉等以京沪高铁为例,构建旅游需求—供给引力模型,测度高铁条件下旅游者选择出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变化,研究发现空间距离作为影响旅游者出行最重要的因素在高铁开通后的影响变小。王华对广西境内高铁沿线五座城市居民进行调查问卷,通过描述性统计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居民选乘高铁出游以散客游和观光游为主,车程4 小时以内最佳,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对高铁出游有积极影响。刘大均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 空间分析法,证明了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之间的旅游流互动。
三、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检索获得的221 篇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揭示高铁旅游的研究热点,以期为中国高铁旅游的理论研究提出新视角和方法。分析表明:
1. 高铁旅游自2009 年以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呈现波动增长态势;高铁旅游的论文发表比较分散,核心区期刊较少,只有《经济地理》《旅游学刊》和《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三份期刊处于核心区,现有论文在期刊中多分布于经济、旅游、地理等学科。
2. 高铁旅游研究还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中部、东部学者对高铁旅游的关注度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研究机构合作多为同机构或师门合作,跨区域合作较少,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是苏州大学旅游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从研究地域观察,研究机构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3. 高速铁路、可达性、旅游业、旅游经济、高铁时代、长三角、京沪高铁是频次靠前的关键词,是该领域共同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对高铁旅游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梳理,以及对关键词图谱中的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内容进行研读,可以发现高铁旅游几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高速铁路对旅游经济的影响、高铁时代旅游发展战略、高速铁路对旅游可达性的影响和高速铁路对旅游者的影响。
(二)未来展望
2016 年7 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高速铁路网勾画了新时期的 “八纵八横” 宏大蓝图,我国的高铁事业将持续发展,给更多的沿线旅游市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高铁将沿线城市的旅游景点连接在一起,深化各旅游城市之间的交流。未来的高铁旅游研究将涉及更多的内容。目前高铁旅游的研究多关注于高速铁路对市、省、都市圈的影响,对景区等小尺度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需加强对高铁旅游小尺度的研究,丰富高铁旅游的研究尺度。高速铁路只是出行方式的一种,相比于其他出行方式,他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对旅游产生影响的交通工具不仅仅是高铁,旅游者的一次出行可能会选择多种交通工具,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对比不同出行方式对旅游的影响,探索不同旅行交通工具间的合作方式。高铁旅游的研究领域包括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旅游行为学方面,尝试引入地理学、经济学和行为学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建立高铁旅游研究的方法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