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跨文化翻译教学的研究

2021-01-07陈罗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能能力文化

陈罗云

(重庆大学 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长期以来,由于语言学习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偏执,外语教学重视语言的记忆和模仿,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内容、逻辑、思想和创意,造成外语系学生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不善于说理和辩驳,缺乏思辨能力,难以达到新时代对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如今,思辨能力被认为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各门课程的共同任务[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核都是思辨能力,或者说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2]。

在过去二十年间,思辨力培养在我国外语界备受关注,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从最初一针见血地指出众多外语学习者“思辨缺席”的现状,到两年后再谈“思辨缺席”,到众多学者围绕思辨能力培养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探讨——反思教学问题,构建量具理论框架,设计和使用思辨能力量具,倡导突出思辨能力培养,阐述思辨能力培养的紧迫性,开展实证研究,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技能发展趋势的跟踪研究等等。在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思辨能力究竟体现出哪些具体的分技能,如何根据具体教学科目的特点开展分技能的培养,仍存在广阔的讨论空间。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试图结合现有的思辨理论与大学翻译教学,分析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体现,发展及影响因素,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翻译的文化使命与发展现状

翻译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进步与发展,每一次重大的文艺复兴,都离不开翻译[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样的时代背景对翻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播者,讲好中国故事,消除误会偏见,译者必须要尊重异域文化差异,培养文化翻译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应当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肩负起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任,从而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文化使者,架起不同文化间沟通的桥梁。

有调查显示,翻译人才市场供需失衡。虽然职业翻译的队伍逐年壮大,专业翻译公司难以计数,但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缺口依然巨大,市场上高水平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翻译能力薄弱,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翻译及其教育任重道远。当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时,翻译的任务更加光荣艰巨。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通过翻译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有人说,我们应该解决“会做不会说,说了人家也听不懂”的问题。展望未来,翻译事业发展前景美好[4]。

二、翻译与思辨

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中关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涉及口语,演讲或辩论课程的较多,还有部分关于写作和商务英语等其它课程,却鲜有将翻译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讨论,似乎翻译不像其它专业课程那样强调自我表达,思辨能力未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翻译活动与思辨能力紧密相联,如若在翻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项思辨技能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一定大有裨益,且二者可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余光中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5]。真的有灵感的译文,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般,令人觉得是一种“再创造”。武汉大学法语教授张泽乾先生说:“好的文学翻译不是原作的翻版,而是原作的再生。它赋予原作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使其以新的形式与姿态面对新的文化与读者”[6]。张先生的观点无疑是对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最好的诠释。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许钧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7]。翻译适应选择论者如清华大学国际交流语用学教授胡庚申还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8]。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中导入的任何“异质”因素,都是激活目的的语文化的因子,具有创新的作用[3]。从语言的角度看,翻译中语言符号的转换具有创造的特征。毫无疑问,翻译绝不是机械的文字转换,而是一项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心理的双轨转换机制。

根据《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1998)指出[9],思辨能力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教育界关于“思辨”的本质特征至少有两种共识:1)作为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思辨”有别于凭借本能和直觉的思考,其目的是做出有理据支撑的判断;2)思辨是一种反思性思考,既包含着对已有论断进行理性的质疑,也包括对自身的判断进行客观评价,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对比翻译能力和思辨能力,不难发现,“思辨”强调的各项技能在翻译过程中都有充分体现。例如,翻译必须充分调动语言和文化知识,来进行阐释、对比、判断、选择,或甚至“再创造”等等,最终译文的产生必定是一个有理据支撑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往往包含了不断地质疑和调整。所以,要成为一个好的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而这种长期“隐形”的能力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加以培养并善加运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并通过不断实践去探索的领域。

三、翻译中的思辨分项技能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术界就开始研究思辨能力,其中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如早期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特尔斐项目组历时两年的系统研究发布的《特尔斐报告》和德尔斐二维模型,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而国内学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国外相关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思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描述已与国外学者形成了高度共识。国内该领域研究最深入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外语教学研究者文秋芳,她在融合了多个前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辨能力层级模型”[10]。该模型将思辨技能整合为三个大类:分析,推理和评价(见表1)。

表1 思辨能力分项技能

根据该思辨分项技能理论框架,笔者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拟出“翻译活动中的思辨分项技能”(见表2)。

必须说明的是,此表所包含的翻译实践程序较为“理想化”,并不代表任何一次翻译活动的必要流程。比如,对学生进行翻译测试,他们就没有现场查阅相关资料的机会,“准备阶段”依靠进入考场前的平时积累,不善学习的学生也未必会践行最后一步,来实现有效地自我成长。而上表对思辨分项技能的归并主要是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给学生的一项有明确目的性、挑战性、且有始有终的翻译任务。

为了直观地呈现翻译流程中涉及的思辨技能,表2对翻译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核心技能进行了人为划分,但这些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交错出现,彼此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线。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每个教学任务的特点,突出教学流程中某种技能的培养,比如,教学素材选择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可以着重阐释原文意境的能力,或者在评讲阶段,把学生的译作同大师的经典译作进行比较,致敬经典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再如,由于各个领域专业术语的命名和翻译要遵循严格的规则,并涉及文化的因素,所以,选择中国时政素材时,要加强学生术语识别,提取,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术语表达的翻译能力。

表2 翻译活动中的思辨分项技能

四、思辨能力的培养纳入翻译教学

翻译是对不同语言信息加工处理转换的过程,还要注定与思维紧密相连。翻译教学作为语言技能教学,强调综合运用语言和各种知识储备的能力,注重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以及逻辑思维的发展[11]。具体而言,可以按如下步骤将思辨能力的培养纳入翻译教学的全过程:

(一)前期准备

学生在拿到一个具有一定挑战的翻译任务时,查阅相关资料,对作者、文章的时代背景和内容细节进行深入了解。除了书籍,当今大学生使用更多的是网络,而网上信息繁多,良莠不齐,对学生甄别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在翻译的前期准备阶段,为了鼓励学生求真求知,锻炼他们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表格(如表3)各项逐一扫除翻译障碍。

这个记录卡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以严谨的态度有条不紊地做好解疑工作,让学生不断拓展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用作最后的调整和自评环节的参照。若持之以恒,学生便可以逐步建立起一个记录翻译点滴和成长历程的翻译资料库,是特别值得推荐的。

由此可见,前期的准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背景知识收集工作,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和明确的目的性对信息进行筛选,认真地加以分析利用,才能做到:发现自身对于文章所谈及内容的盲区,也就是表中的理解难点;敏锐地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迅速找到突破点及合理的理解方案。因此,这个环节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有效处理信息,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引起重视,善加利用。

表3 翻译记录卡

(二)阅读理解和形成译文

理解原文和形成译文,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思维过程,但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通常一气呵成,互相交织,无法进行人为的断然切分,所以就合并起来讨论。

为完成一个翻译任务,必须充分了解原文。无论什么样的原文,总有被了解的可能性,因为人类有很多共通的东西,这才使翻译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文化差异,也总有若干外国人不易了解的东西,因而,译者必须深入了解外国文化。同样,译者还得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在寻求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这当中,会有不少陷阱。

古往今来,国内外创立的翻译标准和理论精彩纷呈,不一而足。早在公元35年左右古罗马翻译家昆体良认为:“翻译并不仅仅指意译,而且还指在表达同一意思上与原作的搏斗、竞赛”[12]。深深根植于我国传统哲学、美学和译学理论的翻译观“优势竞赛论”,与西方早期传统译论中翻译与“竞争”的观点不谋而合。现在还有不少学者正在用语用学理论指导翻译。这种理论认为翻译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动态三元关系。无论是功能对等,还是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无论是神似、化境、还是竞赛论,无论是异化、归化、阐释、还是语用翻译,无一例外地彰显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转换。要实现文化的有效转换,必然涉及思维方式的转换,两种思维方式在互相“切磋”的过程中博弈、竞争、最后相互交融。可见,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阐释、分析、比较和推理等智力工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有些环节会不断重复以确证,或推翻了重来,不断修改也是常态。总之,这是一个思辨能力集中体现的任务阶段,若教师能从该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将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大有裨益。

比如,很多人认为翻译是一门阐释的艺术。阐释完全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操作过程,而是一门具有深刻含意,升华了的艺术。翻译时如何阐释原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一思辨分项技能,教师可以设定在某一阶段,以训练阐释能力为主要目标。例如,可以采取回溯的方式,即提前给学生布置翻译任务,课堂上对已经完成的译作进行评讲,但并不即刻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是着重分享如何分析、解读、先前的纠结、困惑、和为什么做了最终的选择。同时,虽然面对相同的原稿,不同学生因知识面、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惯性等的差异,必然会形成不同的阐释方式。多请几个学生来发言,可以让他们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体会到思想交融的乐趣,同时在教师的提点下发现自身思维方式上的缺陷,明确改进的方向。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关于思考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inking)”,从而为思辨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三)调整总结

对于某些学生来讲,这个环节似乎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它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互评的方式,使他们走出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感受不一样的思路。对于好的译作,自然能从中受益,对于技不如己的,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起码也是一种锻炼,且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当然这个阶段除了评价他人,也包括依据理性的标准对自身思维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因为要做好翻译,不但要投入其中,积累经验,还要跳出来,说得出道理[5]。学生在自我调整和评价时,前期准备阶段的信息卡此时又可以派上用场。最后译文的不准确、不自然,或甚至错译,多少都能在回溯过程中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及时诊断出症结:是查阅背景知识时有遗漏?语言基本功的问题?理解能力的问题还是被思维定式所限?等等。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再接再厉。

思辨能力中的评价技能,无论是评己还是评人,其本质都是为了更清楚地认清自我,正视自身的问题,并以合理的方法进行补救和纠正。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养。

一项翻译任务,从开始到结束,每个阶段环环相扣,最后回到原点,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填满这个闭合环的,不光是互相交融的两种语言文化,还囊括了学生为了力求真实,施展出来的各项思辨技能。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使用何种翻译材料,只要加以巧思,精心设计,一定能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思辨”翻译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学生自我身份认同

如前文所述,“思辨”是有理据支撑的思考和反思。而翻译中支撑“思辨”理据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令人遗憾的是外语学子面对中外两种文化,由于专业课的压力,或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有学生曾不无感慨地指出:“学了外语就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民族文化”“如此,外语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13]

鉴于此,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英语类人才尤其是翻译人才是长期英语学习者,承担起对外传播文化的重任。中国翻译协会的调研表明,2011年市场上的翻译工作量中译外已经超过外译中,达到54%,这个数字在2014年的调研中更进一步提高到60%。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个数字只会有增无减。做翻译需要高水准的中文程度,然而中文和传统文化的修养,正是许多外语系学生的普遍弱点。余光中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谈翻译时曾提出,外语系学生要特别注意“食洋不化和中文不济”的毛病[5]。然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一毛病在众多学艺不精的外语系学子身上并不鲜见。中文底子不扎实,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着外语系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由于长期忽视不同文化思维层面的“交锋”,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难以胜任高层次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然而,新时代的中国发展突飞猛进,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亟需大量优秀的外语学子充当桥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消除误读,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增强外语系学生对汉语和华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对于推进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借助多种教学媒介,促进异域文化认知

网络的普及和各类网站的兴起,从纸质的书刊,到网页,到移动终端,再到新媒体,“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翻译教学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创建翻译课程模块,将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写入模块,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环境,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或行业知识的输入,提高认知。此外,还可以借助纸质或电子媒介,以翻译口袋本、翻译手册等形式编写和汇总常用表达、介绍他国文化风貌和风土人情,通过文化点的介绍实现文化“线、面”的辐射效应和认知[14]。

(三)以赛促学

随着网络的普及,各大国际国内的翻译赛事早已突破了地域限制,吸引着来自国内外优秀的翻译爱好者,参赛者的水平、规模和赛事的影响力逐年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参赛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群体。对学生而言,参加一次翻译比赛就如同参加一次百米冲刺——时间紧迫,渴望胜利所以必须拼尽全力。他们竭尽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把一个作者或一种思想理解通透,下笔之时字斟句酌,力求做到翻译上最大限度的“传真”。唯一不同的是,对手不在身旁,只等结果公布时,才知道自己是否榜上有名,或与优秀译者的差距。结果固然重要,但不遗余力的“奔跑”一定能对翻译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鼓励学生多参加翻译实践活动,从校级的,到省市级别,再放眼全国甚至国际。一次次磨砺,一个个挫折,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定会迎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直至开花结果。

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翻译竞赛来磨砺自己翻译技能。对于获奖的学生,要在学院,甚至全校范围内宣传,以点带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六、结语

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述,但是,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有效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国内尚存广阔的讨论空间。恰逢新时代中国翻译事业面临诸多挑战,最为突出的便是缺少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同时熟谙传播技巧的复合型人才。在时代的召唤下,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尤其在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其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差异,深谙各国历史文化积淀;同时,把思辨能力培养纳入翻译教学目标中,通过专项练习加强学生的文化阐释、分析推理、正确评鉴的能力,等等。从而为社会培养文化素养高、专业水平过硬的翻译人才。教师应告诫学生只有始终怀着热切而谦卑的求知欲,敞开心扉不断去感知、去欣赏、去探索翻译这一充满魅力和挑战的领域,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具有文化自信,优秀鉴赏力和使命感的人,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有良好思辨能力的文化译者。

猜你喜欢

技能能力文化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劳动技能up up!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