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气病理论
2021-01-07李阳陈明通信作者
李阳,陈明通信作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一科,四川 成都 610072)
1 病名
“水气病”首先出自《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在《内经》中水肿、水气病名并未统一,至隋朝《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篇定名,故《中医证病名大辞典》[1]这样解释水气:病名,指水肿。
2 症候及分类
《黄帝内经》首次描述了水气病的临床症状,“目案上微肿,”“目下肿”,“足胫肿”,“腹肿”等症状,符合现代医学对水肿描述。如《素问·评热病论篇》[2]“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灵枢·水胀篇》[3]“水始起也,目案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张仲景则系统论述了水气病理论,在《金匮要略》中根据水停部位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4]“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肤头面肿,久未愈必致痈脓。”
还将水气病与五脏的关系分为五脏水即心水,肺水,肝水,肾水,脾水。五脏水的分类方法,姜群生[5]认为可理解为属于正水一类疾患。根据病情演变将水气病分为气分,血分,水分。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侯》中将水气病分为“十水”;陈无极的《三因方》按三因来分类,将仲景的“五水”和“五脏水”相对应,“风合归肝,皮合归肺,黄汗归脾,石合归肾”;龚廷贤以症状表现不同将水气病分为“气肿”,“水肿”,“血肿”;张景岳认为水气病应首先分阴阳,“凡欲辨水气之异者,在欲辨其阴阳耳”;喻嘉言三纲来划分五水,使“风水”、“皮水”归于肺,“石水”归于肾,“正水”属肾本肺标,“黄汗”属肾本胃标。
3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中提出肺、脾、肾、三焦在水气病发病中的作用,也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宗,《景岳全书·水肿论治》总结为“凡水肿等证,皆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6],亦继承《黄帝内经》中的思想,至今仍为广大医家所认同。
张仲景认为风邪外袭,皮毛受伤,肺气不宣,通调水道功能失职,以致津液运行障碍,水湿停聚,泛溢于肌表而引起“风水”,风邪犯表,水溢肌肤为邪在表,故风水之脉为浮,症见恶寒。风与水湿之邪阻滞肌表,使其关节肌表之气阻滞不通,使骨节疼痛。肺主通调水道与脾主转输功能失常以致津液代谢障碍,水湿之邪停留肌肤之间而引起“皮水”,故其脉浮,而周身浮肿,按之凹陷,指被埋没,皮水非外邪所致,故无恶风,即无表证。肾阳不足,难以蒸化津液,以致湿内停,虚寒之气较甚而成“正水”,故脉沉迟,仲景以此说明正水的病位在里,病机为肾阳不足,水寒内停。少阴肾经脉络于肺,水寒之气循经脉上犯于肺,使肺气不利而上逆,症见“自喘”。肾阳虚极,水寒瘀血凝结于下焦肝肾而形成“石水”,《素问·阴阳别论》“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其病位在里,肾阳虚衰,故其脉自沉,肝肾有病犯及于脾则腹满,肺未受累则不喘。
葛洪将水气病的病机总结为“虚损大病。《诸病源候论》中对水气病病机的描述多为虚证,如“胃虚不能传化水气……脾病则不能制水”[7]。在《普济本事方》中,许叔微认为水气病主要可分为风邪、脾虚、湿热三种;陈无择[8]将水气病的病因进行分类,外因属风寒暑湿,内因属喜怒忧思,不内外因属饮食劳逸三类。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9]中所录治水气病之方,分别以“虚证”、“热证”加以归类,以突出水气病的病机;刘完素将水气病的成因归于热郁,如《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中“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大热怫郁”[10],李东垣认为水气病的成因为脾胃气虚所致,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11]。
4 治则治法
《黄帝内经》则首先提出了水气病的治疗原则,“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即以调和阴阳为纲,具体方法有通便,发汗,利小便,顾护阳气,针刺活血通络。
张仲景则提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根据水气病分类的不同,其治法亦不同。根据水气病分类的不同,其治法亦不同。风水相博,郁而化热,症见“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可发越阳气,清郁热,用越婢术汤;若卫表气虚,症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用防已黄芪汤;若肺气不宣,水湿在表,用杏子汤。阳气被遏,水湿内停,症见“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用防己茯苓汤;若风寒束表,肺气不宣,用甘草麻黄汤宣肺利水;若水湿内停,里有瘀热,用蒲灰散清利湿热祛瘀。水湿在表,肾阳不足,用麻黄附子汤。营卫不和,卫表气虚,湿热交蒸,症见“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用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泄热除湿;若营卫不和,卫表气虚,湿郁阳遏,症见“久久必身 ……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宣散水湿。气分出现阳虚,寒水互结,症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阳散寒;若气滞脾虚,水气互结,症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用枳术汤理气健脾,除湿。
5 现代医家对水气病的认识
现代医家亦秉承经典,认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是导致水气病的主要因素,也有医家认为三焦,气化不利亦导致水气病的发生,同时也有医家提出瘀血在水气病病程中的作用。治疗方法有:温阳益气利水法,益气行水法,行气利水法,宣肺利水法,峻下逐水法,活血化瘀利水法,清热解毒利水法,滋阴利水法,淡渗利水法;除内服药物外,还提出如穴位贴敷,中药浴足治疗水气病。
路志正[12]主张治疗水肿以顾护后天之本为主,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陈以平[13]提出敦土制水法以治肾病性水肿,活血化瘀贯彻始终。宋立群[14]认为水肿与气化是密切相关的,提出运用升降出入的理论治疗水肿。张大宁[15]认为肾病水肿的病机为肾虚血瘀,提出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水肿。邹燕勤[16]认为无论水肿或轻或重、在气在血、属阴属阳,治疗总以健脾益肾淡渗利水为主法。聂莉芳[17]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水肿病位以脾肾两脏为重心,水病可致气滞血瘀,即“水病及血”。孙伟[18]提出肾元亏虚、正气不足是引发肾性水肿发生的主要病机。高红旗、支勇[19]认为风邪为水气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疗水气病可运用风药疏散内外风。吴康衡[20]采用养阴利水法治疗肾性水肿,为肾性水肿的治疗寻找出新的途径和思路。王亚新,王曼鸿[26]运用穴位贴敷疗法,以辨证论治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穴位贴敷,改善患者水肿明显。张晓茹[27]提出采用中药沐足按摩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肾性水肿,通过实验得出中药沐足按摩联合中药内服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