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槲寄生的药学研究进展

2021-01-07秦肖含王玉珍通信作者彭纪云张佩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桑寄生提取物抗氧化

秦肖含,王玉珍通信作者,彭纪云,张佩彦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槲寄生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已有悠久的历史,以干燥的带叶茎枝入药,又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等,是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始称桑寄生[1]。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关于桑寄生的记载大都指槲寄生,直至1918 年《植物学大辞典》的颁布,槲寄生才代替原有的桑寄生被医学界广泛使用。从中医角度讲,槲寄生味苦、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活络,解毒消痈等功效,《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日华子本草》言其:“助筋骨,益血脉”;《生草药性备要》言其:“消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作茶饮,舒筋活络”。由此可见,槲寄生在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消痈解毒,益血等方面颇有验效;从西医角度讲,槲寄生可以在抗肿瘤、降压、改善心功能、抗氧化、抗病毒、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2]。本文即从槲寄生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槲寄生的研究开发及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从而飨享同道。

1 抗肿瘤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槲寄生具有抗肿瘤作用。马英丽[3]等研究发现,用0.3mg/mL 的北寄生提取物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 小时,可观测到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处理48小时,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24.7%。Blonski等[4]发现槲寄生与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糖配体结合率高达92.5%,除了可以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亦可作为其他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运载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以达到局部杀灭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抗癌药物的有效率。槲寄生还能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以抗癌,端粒酶与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关系密切,它可以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是目前已知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它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能以自身RNA 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序列,从而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所以端粒酶的激活是恶性肿瘤细胞永生化的必需条件[5]。刘树红[6]等研究发现槲寄生可以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可以在关键点上遏制的恶性肿瘤的无限复制增生。王鹏雁[7]等研究发现槲寄生也可以通过将细胞阻滞在DNA 合成前期引起细胞增生受阻,从而使细胞凋亡。它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或抑制DNA 合成而阻滞DNA 复制期的细胞进入DNA 复制后期和分裂期,从而减少细胞的有丝分裂,使DNA复制前期细胞百分比下降,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通过抑制癌细胞的数量,而控制癌病的发展。文朝阳[8]等研究发现,用槲寄生总碱治疗用黄曲霉毒素B1 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模型4 周,观察到肝脏组织中血清GGT 的阳性率明显下降,黄曲霉毒素B1 是最强化学致癌物之一,被作用于肝脏,会引起血液中很多的酶,尤其是同工酶的活性发生改变。而槲寄生总碱可通过调节同工酶的表达干预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孙景林[9]等研究发现,用不同浓度的viscotoxinsB2 作用于肿瘤细胞,则可以得到生长抑制曲线,并且求出了ROS 细胞的50%抑制浓度。槲寄生素可有效抑制人骨肉瘤U20S 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凋亡,通过抑制PI3K/AKT/mTOR 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发挥调控作用[10]。综上可见,槲寄生可以多途径的对肿瘤细胞起到抑制作用。

2 降压

一系列研究表明,槲寄生具有降压作用。研究发现,黄果槲寄生鲜叶的乙醇提取物以生理盐水配成10%的溶液,按照1 mL /kg 给犬、兔静脉注射,可使其血压平均下降32%,维持3 min,腹腔按照5 mL /kg 注射,降压作用维持1 h 以上[11]。黄志新[12]等研究发现,槲寄生、钩藤、杜仲三味中药不同配伍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槲寄生短时降压成分为胆碱、乙酰胆碱、丙酰胆碱,持久性降压成分为槲寄生毒肽(非纯品),具有中枢性作用,槲寄生能改变脑啡肽含量。目前能改变脑啡肽含量的中药极少见报道,而槲寄生便是其中之一。槲寄生浓缩煎液对醋酸脱氧皮质酮(DOVA)盐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显著,对参与高血压发病机理的中枢脑啡肽系统的异常改变有双向调节作用。Rodriguez[13]等研究,槲寄生乙醇粗提物对灌注大鼠主动脉环血管舒缩反应的影响,低质量浓度的槲寄生提取物可以使2 种主动脉环产生轻微紧张,而增加的张力稍比在未受损内皮细胞的动脉环压力大一些。槲寄生提取物在高质量浓度时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舒张苯肾上腺素引起的主动脉收缩。发现槲寄生乙醇提取物主要是诱导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而这种作用似乎是通过NO 的合成和释放来调节的。然目前槲寄生的降压作用机制现尚不明确,可能由于抑制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引起,也可能作用于循环系统的内感受器而反射性地抑制血管收缩中枢所致,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3 改善心功能

槲寄生在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防治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槲寄生无论对整体动物还是离体心脏,无论对正常还是颤动心脏都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槲寄生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和双氢黄酮类化合物,25 ~50 mg 总黄酮即有持续扩冠及强心作用。朴贤美等[14]以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保证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增高,可以增强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起到保护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黄志勇等[15]研究表明槲寄生黄酮苷对大鼠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能是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另有报道,槲寄生治疗心律失常以阵发性房颤和室性早搏疗效最佳,尤其对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更佳,总有效率达75%,对心肌炎后遗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亦有一定疗效,有效率为71.4%,对冠心病、心绞痛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稍差,有效率为57.1%[11]。Guan 等[16]发现槲寄生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是二氢黄酮类化合物高圣草素-7- O-β-D-葡萄糖苷(HG),HG 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槲寄生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拮抗PAF 的作用。因而表明HG 是槲寄生抗PAF 的有效活性成分。槲寄生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栾海蓉[17]等研究发现,槲寄生、RIPOC 均可改善心梗大鼠心功能,逆转心肌肥厚和改善心肌氧化应激反应,且槲寄生联合RIPOC 改善心肌氧化应激反应效果更加显著,两者可以协同保护缺血性心脏,值得推广。马俊杰[18]研究发现,槲寄生能够明显减少VP 发生数延长VP、VT、VF 的发生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及降低心率变化幅度。由上可见,槲寄生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有很多面的作用。

4 抗氧化、抗病毒

槲寄生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叶文斌[19]等研究发现,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林蕾[20]等研究发现,槲寄生凝集素具有抑制HCT116 细胞的COX-2 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功能活性等作用,在一定浓度(0.1~mg L)和时间范围(3~24 h)内,表现出时效与量效关系。宰学明等[21]分别测定了槲寄生叶、茎、果中的SOD、CAT、过氧化物酶(POD)、GSH-Px 等抗氧化酶的活性,GSH、绿原酸、类黄酮等小分子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槲寄生所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种类多,数量大,具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尤以叶为最。Gallagher 等[22]研究进一步表明,槲寄生提取液可以通过自由基代谢而发挥抗衰老作用。王俊等[23]通过实验表明,槲寄生的水提取物有效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主要是里面的凝聚素懈寄生毒肽发挥主要的作用。此外,与槲寄生同科的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柯萨病毒B3(CVB3)作用,槲寄生的提取物具有抗真菌的作用,还发现槲寄生还具有抗惊厥作用。由上可见,槲寄生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还可以减缓生物氧化衰老过程。

5 调节免疫

槲寄生提取物在某种条件下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刺激免疫系统的几乎所有细胞成分,包括那些直接参与破坏肿瘤细胞的成分。槲寄生中的磷脂成分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淋巴细胞DNA 的合成功能,增高血细胞白量,降低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磷脂的这些作用与槲寄生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养血滋脉的功效和免疫药理作用是相一致的,因而可以认为磷脂成分是槲寄生补益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24]。免疫实验表明,槲寄生是有效的免疫佐剂,可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槲寄生可以活化γδ+ T 细胞使其释放IL-2、IFN-γ、TNF-α 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和介导炎症反应[25]。静脉滴注槲寄生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例如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吞噬活性增强和NK 细胞增多。NK 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介导肿瘤细胞的消除并调节适应性免疫。槲寄生可增强外周NK 细胞的功能,激发外周血巨噬细胞活性及造血母细胞活性,诱导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在对培养的肿瘤细胞的研究过程中[26]发现,槲寄生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性表现出免疫调节特性,使用人树突状细胞进行的体外研究显示,槲寄生对人树突状细胞具有诱导成熟的作用。由上可见,槲寄生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也有促进作用。

6 结论

槲寄生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中药。然虽我国槲寄生,药用资源丰富,相关研究却较之欧洲国家少之又少,因此如何高效合理的提取槲寄生相关化学成分,并明确其作用于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毒理等机制,加强生物技术其相关制剂的制备,使槲寄生资源得到持续、更广泛、更充分的利用。是当前我国科研人员,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桑寄生提取物抗氧化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北桑寄生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甘露子提取物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浅谈高温抗氧化涂料在LF炉石墨电极的应用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寄主植物的功能性状对桑寄生寄主专一性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