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2021-01-07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训练内容侧重于对体育运动和运动训练方法与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增强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收获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的地位日益提高,其责任也日益强化。基于此,我国运动训练学科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阐明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提出一些优化建议,为我国运动训练学科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一、我国体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的特性
(一)体育训练学科的基本特点
体育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从狭义上讲,体育不仅限于学校体育。同时,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这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意识层面。但在体育训练中,最常见、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运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反映了一种互动关系[1]。
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的基本特征是其突出的实用价值。在本学科中,任何相关的专业体育训练都是在训练者(或指导员)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即本学科主体(客体)的学习和锻炼过程。在体育学科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向学生传授传统体育技术和知识,这是促使学生系统地开展体育锻炼、保健、保健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这些特点使体育锻炼不同于其他体育形式。
(二)我国体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的特性
我国体育训练学未来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独立,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体育训练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不断整合内外部学科,完善自身的体系。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由于体育和训练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还很年轻,许多学科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如果体育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突出自身特色,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很容易面临被其他学科侵蚀的风险。体育学科的独立性应以其独特的体育锻炼形式为基础,因为没有科学是建立在身体运动的基础上的。在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方面,应以体育训练学科为母体,以其他外部学科为母体提供服务。显然,运动训练学的基本任务是为体育服务,而不是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二是综合性。运动训练学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生物学、化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属于文学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未来我国体育训练学科将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2]。
二、我国体育训练学科优化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体育训练学发展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体育训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但根据时代的需要和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体育训练与其他体育学科进一步结合。休闲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观逐渐从追求物质生活转向追求精神享受和身体健康。在这个人们观念转变的时期,休闲体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激烈对抗是不同的。休闲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内,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生活情趣、调节心理状态为目的的体育锻炼活动。网球、高尔夫、瑜伽和户外运动,曾经被认为是“高尚”的运动,现在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发展休闲体育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应在体育训练内容中加入休闲体育的内容元素。休闲体育应纳入体育训练体系。这不仅可以培养休闲体育人才,而且可以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服务。目前,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与训练硕士专业建设中增加了休闲体育的内容,使学科建设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潮流。体育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是体育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二是学科发展的需要。运动训练学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学科体系。从运动训练的综合角度来看,它是非常特殊的。今天,我国体育训练学科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好,主要原因在于它不断与体育之外的其他学科相融合,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增强其软实力和硬实力。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日新月异,尤其是在体育领域,体育的科技化进程越来越明显。体育以外的科学技术对体育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心理学领域对运动员的干预起着重要作用[3]。
三、我国体育训练学科的所存问题
我国运动训练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动训练学科建设盲目。目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大体育院校和院系盲目投入体育训练专业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各大体育院校和院系要重视体育训练专业的建设,在体育学科建设中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一些以理工科、政法为主要办学特色的学校,为了扩大自身的专业体系,还盲目地建设体育训练学科建设速度过快,这必然使学科达到饱和状态,从而造成体育专业的过剩;二是体育训练学科发展不平衡。从目前我国体育训练的发展来看,发展不平衡是一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实施扩招政策。很多高校不顾自身体育训练的实际水平和办学实际,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情况下,大量专业招生,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这种形式只根据学生人数,没有考虑实际内涵,其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目前,难以适应未来体育训练的发展趋势;三是运动训练学科建设单调,缺乏亮点。目前,我国体育学科专业内容过多,缺乏创新性和专业特色。从高校专业比例来看,网球、排球、体操、田径、足球、篮球等最常见的体育项目是体育训练专业的建设内容,尤其是体育理论与训练,其中很多不再注重培训内容的创新。这种发展和变化使课程的特点减少,进而产生对学生未来就业的不利影响,对体育训练学科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
四、我国体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强化综合发展
随着我国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各学科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基于这种发展趋势,我国体育训练学科需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平台。体育运动的学科特点和训练内容应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体育训练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体育训练学科需要逐步拓展,以凸显其竞争优势。因此,体育训练学科需要做好内外结合,不断实现全面发展。所谓内部综合,其实就是将运动训练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从而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外部综合是指结合核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不断完善和拓展学科内容。体育训练具有跨学科、多层次的特点。社会学要不断加强自身学科与外部学科的结合,不断加强自身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其中,如瑜伽、高尔夫等休闲运动逐渐流行起来,并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也充分说明了运动训练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与休闲体育的结合,完善运动训练学科建设,从而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5]。
(二)重视独立发展
体育训练学的发展趋势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特点,不断建立自己独立的发展模式。体育学科需要内外结合,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建设,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寻求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因为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科还不完善,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它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吸收更多的人才。在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社会各领域都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探索自身的独立性。其独立性是在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自己的专业体系。只有建立自主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不会被其他学科或专业所取代。为了更好地实现运动训练学科的独立性,我们应该以自己独特的体育形式为出发点,逐步实现自身的自主发展。另外,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体育专业发展的出发点,通过辅助其他外部学科,使体育训练学科更加完善。在实际训练环节,要明确体育训练学科的任务,始终以体育为主,其他学科不能替代。要探索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科的自主发展[6]。
(三)强化科技支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并逐步进入体育强国行列,体现了中国体育的实力和独特魅力。特别是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和培养体育运动员,体育训练学科得到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体育强国。在体育战略建设中,要转变运动员的培养策略,及时更新观念,逐步向竞技体育过渡,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此时,一些高校要不断完善体育训练的内容和模式,建立相关的竞技体育学科,加强对相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其中,体育训练学科建设要针对在校运动员,加强相应运动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在校成绩。这也反映了体育训练学科训练模式的变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竞技体育提供更多科技支撑,已成为竞技体育新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体育训练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优化发展已成为必然。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我国体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训练进行调整,以促进体育训练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