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
2021-01-07徐阳
徐阳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江苏 连云港222006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础工业信息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和农业信息化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目前,电子商务作为农村信息化的手段之一,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农村电子商务通常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设备为基础、以线上经营农产品为手段开展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在线营销、物流配送一体化的一系列电子商务活动。
农村电子商务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市场之间搭建了一座便利的直销桥梁,以便捷的方式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除此之外,农村电子商务的营销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的供需变化,可为农民带来相关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有效信息,方便农民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策略,以达到市场供需平衡,同时也给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型的致富之路,它关系到我国未来农村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市场规模逐渐壮大
据统计,到2019年8月末,在全国共有3200多个淘宝村,广泛地分布在18个省市(区)。其中,浙江、江苏和广东省的淘宝村数量一直位于全国前三,而江苏省的新河镇、沙集镇和耿车镇实现了 “淘宝村全覆盖”。同时东北、中西部等地区也紧跟潮流,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淘宝镇”。据统计,2019年全国达百万元的淘宝村网店超11000个,其中江苏、浙江和广东三个省份占60%以上。淘宝村集群效应强劲,据统计,2019年全国“淘宝村集群”达到95个,比2018年增加19个,“淘宝村集群”所含淘宝村的数量占全国淘宝村总数的76%,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除此之外,淘宝村的产品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9年有超过150种的淘宝村新兴商品是通过产品创新实现销售额的迅速增长,个别网点的销售额甚至突破1000万元。而且淘宝村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仅2019年从淘宝村寄出去的快递包裹数量就超过10亿件规模。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
我国公共交换数据网络于1993年建成并开通运营,目前网络规模已覆盖2000个城市,有44个数据网络相互连接,遍布全球2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此外,我国有超过20个省市已建立公共互联网模式,并与美国等5个国家建立了12个运营商直航网络线。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中国电信全国数据网络系统的开通,为农业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已有32个省、市、自治区建成了农业信息化网站,多数省份还建有农业信息中心,另有部分省份正在建设中,其中广东省和浙江等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发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农村电子商务站点基本成熟
自1994年至今,随着我国农业信息网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的相继开通及运行,意味着我国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就目前来看,我国一小批农业网站已建成,包括专业的农业网站和政府的农业信息门户网站,主要发布农业政策、介绍农业文化、推广农业技术等。此外,还有一些平台开始关注农业市场与经济,提供农产品价格及市场趋势,引导农业生产。更有个别农业网站单独设置了电子商务板块,便于进行网上交易。同时,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已经成熟,农业信息数据库综合化,各种应用系统相继建成,据农业部资料中心统计,2012年初我国大陆地区农业网站数量达到3000多家,超过了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家积极完善农村宽带建设,第一个试点项目涉及10个城市、20个县,历时三年,总投资70余亿元,重点建设农村基站接入电缆工程。截至2019年底,农村基本了实现20M以上光缆覆盖98%以上,农村家庭宽带安装率达30%以上。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电子商务深入农村,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标准和工作指导方针,帮助农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促进农产品的线上交易。另外,政府应不断细化农产品分类、完善农产品包装运输产业链和网上交易安全监督等,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同时,加大贫困户对电子商务商机的利用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开放老革命基地和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在线销售平台,与合作社、养殖和种植大户直接建立供求关系,增加就业和收入渠道,对贫困地区农村脱贫工作做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后期的乡村振兴打好了坚实基础。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高
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人口较为分散且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于鲜肉、水果、鱼类等“鲜活性”产品,保质期短、极易腐坏,对产品的包装、冷链运输和配送等流程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且不同的农产品对物流和运输方面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运输成本高、风险大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问题。而且有些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交通相当不发达,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了网购普及率较低,农村电子商务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导致物流成本更加昂贵且难以预估。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首要发展障碍是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效率低,物流投入成本高,折合带来的收益低。
(二)互联网普及率偏低
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依然处于政府主导地位,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科技未能在农村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普及,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公共互联网资源不够发达,导致一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网络经常会产生故障、沟通不畅,同时由于互联网接入成本高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网费普遍高于城市地区,再加之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互联网操作技术不熟练,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
(三)应用人才短缺
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近8亿互联网用户,但从事农业和农业相关职业的互联网用户不到1%,且由于受农村与城市的各项政策支持及硬件设施差距的影响,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人才占有量过小。而且,目前长期居住生活在农村的人群大多是老人和儿童,知识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认知不够全面,精通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又不愿意到农村服务,这些原因使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人才严重短缺。
(四)交易存在安全隐患
对绝大多数农村而言,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农民全面接受并掌握操作技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农村的网络硬件设施不完善、软件服务跟不上,加之思想纯朴的农民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农村的网络系统极易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网络交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存在用户信息泄露风险。用户的各种信息会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如果加密技术相对简单,用户信息就容易被窃取或篡改,使用户蒙受经济损失。二是存在交易信用评价风险。一些竞争对手或不良买家会通过恶意差评、交易抵赖等方式进行不良竞争或恶意中伤,从而产生交易摩擦,给农户信誉造成不良影响。三是存在交易管理风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主要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电子商务平台的管控难度增大,病毒入侵、平台内部管理混乱以及网络突发事件等都会增加平台的交易风险。
(五)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产品信息不对称
一是农贸市场的价格稳定性差。大多数农贸批发市场规模较小,地域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交易集中、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这样势必导致农产品的实时价格波动较大、区域间的商品价格存在明显差异,难以形成有效的价格竞争机制。二是农贸市场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目前,大部分农贸批发市场仍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规模小、交易次数多、市场透明度低,形成的价格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市场提供的信息不对称。事实上,许多农贸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信息的传递速度慢且共享度低,对市场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进行搜集、加工、处理及发布,从而造成信息的失真与不对称。
(六)相关政策制定存在困难
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是一项庞大、复杂与综合的系统性工程,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尚未成熟,相关运营方式缺少统一的管理,这给国家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对市场的价格变化、供需变化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充分关注电子商务市场的变化。同时还应加强各方面的研究及管理,适时研究并制定出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政策和指导措施。另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充分地调研了解当地农村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水平与优势,制定合理的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这些政策的制定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这些政策的制定都需要系统的前期准备,困难较大。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农村基础信息建设
加强农村互联网、生产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更多地了解互联网;另一方面,可以将当地中小学的计算机机房免费向农民开放并定期展开培训,这不仅能满足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还可以节省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初步建设的个人成本,为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农民的互联网操作水平。同时,加强智能手机的普及,提高农民电子支付、订单支付的使用频率和熟练程度,并有效增强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结合使用。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大力宣传电子商务对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意义,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在线交易的基本技能和产品宣传技巧。其次,组织部分农民进入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充分体验先进的农村电商模式,了解电子商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农户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病毒预防能力,以村或乡为单位建立网络安全维护小组,为农户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三)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首先,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增强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次,引进其他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定期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电子商务的专业素养。此外,利用手机、互联网等通讯手段,实现在线远程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最后,搭建高校、企业和农村之间定向服务关系,高校和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实施运行和宣传教育中来,帮助农民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电子商务应用队伍。
(四)健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一是充分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强化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不断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优化农村信贷环境,确保渠道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形成良好的在线支付环境。另外,制订电子商务行业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的运行和流通秩序,实现在线交易可追溯。同时,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信贷平台建设,建立网络运营和消费信贷制度及电子商务纠纷调控机制,规范银行在农村电子商务上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