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07彭红
彭 红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 合肥230001)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十年来这项历史性的重点文化工程在政府的倡导、专家的指导、公藏单位的投入和全社会的关注下,基本形成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7年春,国家进一步制订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战略布署,提出“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对进一步推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各级政府、学界专家和公藏单位加大力度推动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更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吸引和拓展社会力量的投入和支持,要求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助力中华古籍保护工程[1]。
1 开展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助力古籍保护
1.1 中华古籍普查阶段性成果与进展
由于政府的倡导推动和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中华古籍普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开展。十年来,全国古籍总台账信息已经基本建立。2014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通“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将全国的古籍普查成果陆续向社会发布,截至2017年2月16日,“累计发布120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431756条4133584册。”[2]全国范围的古籍普查工作深入开展,珍贵古籍新发现不断引起世人关注,建立珍贵古籍名录制度,这是以法规形式使已经取得古籍保护工作的成果得以确认[3]。按照规划,全国古籍普查工作要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去除省级普查数据二审和国家古籍中心数据三审的预留时间,所剩时间不多,且最后待普查的也是相对难度较大一些的单位,总体任务相当繁重。以安徽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7万部120万册古籍分藏在58家单位,有相当一部分古籍放置在未分编库房,仅有估算的册数。截至2016年3月,全省仅有16家单位全部完成普查,另有1家单位完成除未编书之外的古籍普查,但其未编古籍总册件数约为4万件册,约占馆藏线装书总量的一半。未完成古籍普查情况中,有两类公藏单位占得比例较大,一是部分规模较小的基层古籍存藏单位,二是院校类古籍藏馆。分析原因主要有4种,一是对古籍保护工作重视不足,迟迟不能启动馆藏古籍整理与普查;二是基层财政困难,资金、人力紧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普查进展缓慢,甚至根本无法开展;三是随着政府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经济较好的地市纷纷启动新馆建设,处于馆舍基建装修、调备安装、打包搬迁等特殊时期,不具备开展普查的工作条件;四是市级博物馆由于承担国家地面可移动文物普查地区的督导任务,客观上影响了本单位古籍普查进度。安徽省古籍普查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引进社会力量支援古籍普查工作则成了最佳方式。
1.2 协调组织开展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华古籍保护,2015年初成立了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这一行业组织为督导古籍普查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平台,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支持下,以河北省为试点,成功组织了2015年暑期的“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来自京津冀高校的77名大学生志愿者经过3天的培训,奔赴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博物院、保定市图书馆、定州博物馆5家受援单位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在30天时间里共清点登记古籍1.5万种19万册[3、4]。
河北省文化志愿服务的试点经验,为其他普查推进困难的省区提供了借鉴。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很快对省内32家有普查任务的单位进行调研,对其中古籍藏量大、编目情况较好、具备集中开展在线平台普查登记数据制作的单位进行重点沟通,明确普查任务完成时间,确认普查受援申请意向。2016年暑期,在协会和国图出版社的资助和指导下,“中华古籍保护志愿服务宣传推广活动·安徽行”于7月18日启动,来自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的49名高校学生参加到文化志愿者行列,经过4天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然后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赴安庆市图书馆、蚌埠市图书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无为县图书馆、溪绩县图书馆开展普查,历时31天,共计完成15979部75366册古籍普查登记[5]。凭借2016年普查志愿行动的良好开端,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又于2017至2019连续三年继续开展普查志愿活动,累计完成4512部37738册古籍的普查任务。
2 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价值和发展优势
2.1 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价值
《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国务院早在2007年已印发,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经历十年仍未能完成,基层存藏单位缺少古籍专业人员是造成普查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参与到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幸运地成为受援单位,突击完成本单位古籍普查登记,摸清家底,知道馆藏古籍的珍贵价值和保护需要,但随着一省一地短期志愿活动的结束,各级政府和行业指导单位依然无法有效地组织开展后续的保护利用和抢救性修复。因此,将取得试点成效的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到体系化的高度,为体制内的古籍公藏单位提供具备专业水准和服务时间的社会化人力资源保障,构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使之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作为普查志愿者的学生来说,志愿活动也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志愿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公藏单位与社会团体的培训需求,利用图书馆的古籍资源实践优势,使学员在课堂教学与实践中成长[6]。
2.2 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国家的文化战略布署越来越清晰,但中央以2017年第5号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还是第一次。这对于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非同凡响。因此,在现阶段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必将使文化志愿服务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迅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到各省区古籍保护中心的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以促进全国古籍普查为契机,推动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2016—2019年的古籍普查志愿服务项目筹备期间,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分别与受援单位签订了协议书,对于服务时间、普查现场配套要求、志愿人员的安全和食宿行保障、古籍库房安全管理、每日普查进度督查等诸多事项都进行了明确的约定,相关站点的普查保障、进度督查、活动总结、经费分配、支付审核、列支汇总等一系列事项都体现出对文化志愿服务的有序组织和规范管理。协会秘书处和省中心及时总结分析,并完善年度活动工作档案,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积累经验。
3 推进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运行与发展
3.1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行动发展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是构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文化志愿服务从策划组织到协调运作,从合作选择到服务模式,从人员培训到服务评估,从过程管理到档案归整,从总结表彰到活动宣传,无不需要规范的体系组织,如此才能更好地汇聚社会力量,助力文化志愿行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健全的组织建设才能保障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
“中华古籍保护志愿服务宣传推广活动·安徽行”的顺利推广得益于协会精心组织。活动筹备期间,协会秘书处在组织经验、经费资助、方案修订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省中心积极争取,动员多方力量资助,解决了黄山站点、安庆站点和蚌埠站点3家市级单位的活动配套经费8万元的难题。安徽省图书馆负责提供古籍普查工作的辅助资料与用具,为志愿者举办培训、上机实践指导等,为绩溪和无为两县补充活动经费。多方合作分担,保障了开展暑期古籍普查服务活动所需的资金、物品需要。
3.2 实施标准管理,推动文化志愿行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将文化志愿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纳入标准化运行与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服务效果、节约经费开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来自受援单位和文化志愿者双方的满意度等,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发挥机动优势,促进文化志愿服务向创新型方向发展。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针对不同基层单位的普查受援需求,制订了相关合作管理标准,并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时间、人员培训、普查内容、活动流程。
成效卓著的志愿者实践培训,是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省中心根据志愿者的特点,结合基层古籍普查工作的要求,灵活安排培训与实践。2016年是以先集中培训后分派至各受援馆实践的方式进行古籍普查,经省中心招募并面试录用的49名文化志愿者均是首次参加古籍普查工作,他们来自省内最好的两所文史专业高校,除1名为古典文献本科生外,其余48位同学均是文学院和历史系的研究生,在古籍阅读和理解上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为培训和普查质量奠定了基础。2017年因普查点分散、普查难度较大等实际情况,省中心先组织专家进行集中督导调研,再有针对性地选派具有2016年暑期古籍普查经验的志愿者,灵活机动开展普查[7]。2018—2019两年招募的均是新学生,甚至有大一新生,但这些年轻的学生充满活力与学习热情,省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保证了普查效率和质量,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管理上,省中心要求各站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活动现场负责人及本单位指导人员负责全程现场跟进古籍普查登记与保护宣传工作,保证志愿者每周六天开展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向文化志愿者提供满足在线普查登记的馆藏古籍,完成当日古籍清点归库与工作现场整理清扫等。各站点同时承诺,如由各地准备不足而致使本次活动未能完成的,如缺乏工作场地、普查设备缺失、古籍提调不及等原因,致使志愿者无法完成既定工作量的,则由各站点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作出书面解释。责任制有效地提升了各站点的工作效率,各普查单位对活动的人员及设备均安排周到细致。省中心每天统计汇总各站点工作进度,在QQ群上通报各站点工作完成总量和人均工作量数据,各地将普查中出现的问题也在QQ群上进行交流。省中心同步在平台及时进行审核指导,实现对受援单位一审督查的即时管理,及对志愿者普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3.3 完善评估机制,保障文化志愿行动向效益化方向发展
文化志愿服务的过程管理为效能评估带来可能。通过不断协调,文化志愿行动向适应型方向发展,提升服务效益。在暑期开展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具有参加人员密集、工作量大、时间长、天气炎热、库房条件较差等特点。为避免在各单位一审环节出错,省中心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古籍平台在线普查登记的方式,书影上传对应更精准。这种方式较之六项简表台账普查,虽然每部书完成普查的时间周期要长一些,但普查数据质量上明显得到保障,各单位一审的合格率大大提高。
为了提高普查数据的质量,省中心建议各站点第一周的工作启动阶段忽视人均完成量,进行平台数据十三项的完整著录,帮助志愿者从古籍文献著录入手,加深对古籍普查登记项目的理解,提高志愿者对古籍普查工作的适应性。通过平台全项著录,使学生志愿者有机会同珍贵古籍亲密接触,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古籍普查整理编目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8]。普查活动给同学们带来的收获与快乐也正源于此。普查初期,各站点的一审人员非常忙碌,发现共性的问题现场叫停,集中讲解改错,个性问题则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法解决。对于确实有实际困难的地县级图书馆,省中心也会从实际出发,派谴省中心工作人员随同志愿者共赴受援单位,帮助搭建普查网络,测试设备,同时对县馆书库和一审进行了明确分工和具体指导,规定普查流程等。
4 推动文化志愿报务体系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重在发展中持续改进
组织者应加强对文化志愿服务开展实施细节的管理力度,注意同步跟进文化志愿服务案例,防患于未然。构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报务体系,旨在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提升组织管理水平,针对不同的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特点,结合志愿者的个体特性,强化差错预案的修订与实施。
4.2 推动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有关方面应重视构建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及时整理汇编资料,提供给学术界使其对文化志愿行动开展评估指导,利用大数据技术,融入“互联网+”理念,形成研究成果。这不仅是中华古籍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