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1-01-07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化工教学资源联网

蔡 杰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00)

产业的升级发展必然带来对技术人才能力要求上的变化。“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催生出的“智能化工操作”和“智能化工运维”等工作领域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已逐渐显现。单纯的化工技术人才或单纯的物联网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全新的“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需要职业院校培养既具备化工生产技术背景,又熟悉物联网应用技术,并能将两者有机融合应用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职教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一、高职院校“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的内涵特质

(一)具备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跨界特性决定了“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基础和多样化的实践技能。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与专业基础知识密不可分,多种技术的融合创新与专业实践技能紧密相关。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需要熟悉相关的化工或物联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广博,技能越熟练精湛,就越容易进行化工与物联网的融合创新,这是“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融合创新能力

互联网思维是“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催化剂,是化工产业升级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多种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是“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化工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生态思维等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维模式,能够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化工行业各个生产环节;能够将化工与物联网技术有机融合、灵活应用、深度创新,具备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模式的能力,才能够适应新型化工生产的需要,这是“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要求。

(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趋势还要求“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需要具备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选择正确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能力,以及协同合作、取长补短、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实现步入工作岗位后不断自我提升和蜕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强大的岗位竞争力,适应“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快速发展,这是“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的根本要求。

二、高职院校“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困境分析

由于行业升级转型刚刚起步,专业跨度较大,知识体系复杂,高职院校“化工物联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面临以下4个问题:

(一)专业产业对接不畅,课程体系滞后

“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中应用。如何使专业能够同步甚至先于产业升级更新知识体系,在化工生产大规模升级转型前做好相应的技术人才培养与储备,为化工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动能,是“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由于以下两点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并不能快速响应化工产业的发展变化,造成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更新滞后于产业的发展速度。一是专业知识更新的方向和建设的发力点不明确。由于化工生产技术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安全要求高、升级投资巨大等因素,目前“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应用还处于示范阶段,技术流派众多,尚未形成全行业普遍认可的规范和标准,由此导致专业知识更新升级技术路线不清,方向不明,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够,沟通不畅,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人才的新要求不能及时反馈到专业培养过程中。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利益诉求不对等,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距。

(二)跨界培养专业交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化工物联网”涉及物联网、化工等多个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既熟悉化工生产,又掌握物联网技术,既擅长专业教学,又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比较短缺,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人才培养涉及到众多技术领域,使得教师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存在短板。化工类专业背景的教师和物联网类专业背景的教师对彼此的专业不熟悉、不了解。化工类专业的教师不熟悉物联网技术细节,物联网专业的教师不了解化工生产流程、特点和要求,很难将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此外,教师对化工+物联网深度融合的工程项目参与不多,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不能有效实施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虽然工程项目经验丰富,但由于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能工巧匠”进入课堂后并不能快速适应教学工作,时常出现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学基本技能欠缺、授课时间随意性较大、教师语言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瓶颈。

(三)教学模式方法单一,教学资源短缺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基本上是各学科自成体系,不同领域的专业之间缺乏交叉互动,不能相互渗透,专业之间、课程之间壁垒严重,教学资源共享度差。而“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催生出的“智能化工操作”和“智能化工运维”等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是具备物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将化工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灵活应用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这意味着单纯在物联网专业中开设化工类课程或在化工类专业中开设物联网课程,由教师主导,学生在教室或实训室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各个专业相互协同,共享资源,使用符合复合型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此外,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需要大量教学资源进行支撑,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化工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体验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训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四)国际合作渠道匮乏,输出能力不足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加强化工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化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机遇,与产业配套的技能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保障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目前在职教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渠道不多,合作机制和模式较少,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国内优秀化工企业“走出去”、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服务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

三、高职院校“化工物联网”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策略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本质是:联合区域内的院校和企业,通过“共建平台、共用资源、共管过程、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形式,在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达到校企共赢的目标。从高职院校角度来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可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办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从行业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本质决定了它是化解“化工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困境的有效途径。建设“化工物联网”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可以在校企间充分实现人才共享、成果共享和装备共享,使之充当专业与产业之间的纽带,将科研、生产和教学工作联合起来,使产业升级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够及时转换成专业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快速对接。

(一)选择适合的协同对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协同专业应包括校内的化工类专业和物联网类专业,这是“化工物联网”跨专业、多学科的特性决定的,自不必多说。协同企业应包括化工企业和信息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化工企业是“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实施主体,是新型生产模式的最终受益者,协同愿望最为强烈。在当前加强环保和生产安全的大背景下,化工行业走上大型化、标准化和国际化道路是必然,这决定了协同企业必须是大、中型化工企业,不可能是小微化工企业。另一方面,“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本质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最核心的要素,这决定了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必须有高新科技企业的参与。在建设过程中,参与协同的各个专业必须要依托行业、融入企业,将专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以服务行业企业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科研水平和决策咨询水平。

(二)树立和谐共赢的理念,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和谐共赢是协同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建设“化工物联网”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必须具有和谐共赢的理念,找准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实现校企利益的最大化。校企双方要根据“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的发展需要,除了在专业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开发等院校关注的方面开展合作外,还要特别加强应用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定制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企业所需方面的合作,提升专业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增加企业对院校的依赖度。通过协同创新,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解决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使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都能获得满足,保持长久的合作动力。

四、高职院校“化工物联网”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一)构建双线并举培育机制,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

借助“化工物联网”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校企协同,构建“教学+科研”两条路线并举的师资培育机制。院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一起进行“物联网+化工产业链”应用技术研发与转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训教学,实现教育理念、技术能力、教学方法、成长路径的转变,打造“化工物联网”复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院校的专职教师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参与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升将物联网技术与化工生产深度融合的专业技术水平,积累项目实战经验,使专职教师具备企业工程师的能力。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在院校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并进行实训教学,提升对“物联网+化工产业链”新技术的教学水平,积累教学实战经验,使企业工程师具备教师的能力。“教学+科研”两条路线并举,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发挥专长,互为补充,互为借鉴,相互补足各自的短板,形成一支既能教学,又能研发,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

(二)构建双维度课程体系,开发复合型教学资源

遵循互联网跨界思维模式,依托“化工物联网”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在技术、师资和实训装备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协同。将物联网专业和化工类专业课程相互融合,构建交叉型的课程知识体系并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合力培养能够将化工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有机融合应用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物联网+化工”,落实技术实践应用。深度挖掘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工程项目,针对化工安全、环保、生产监测等不同的化工生产应用场景,将在协同创新中心中开发的工程项目转化成难度由浅入深,规模从小到大的教学模块,应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还能够深入了解化工生产的具体需要,熟悉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逐步成长为适应全新的“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需要,既掌握物联网技术,又熟悉化工生产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化工+物联网”,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在化工类的专业课程中引入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体系。通过由实际工程项目转化而来的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向学生介绍全新的“物联网+化工产业链”生产模式、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和新型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等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训,使学生熟悉化工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具备互联网思维,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创业能力,逐步成长为既掌握化工生产技术,又具备“物联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开发教学资源,支撑复合型课程教学。“化工物联网”跨界课程的教学实施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撑。依托“化工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专兼职教师发挥物联网的“+”法作用,将实际的工程项目转化为成体系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的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将教学资源划分为体验类资源、技术操作类资源、项目开发类资源、国际化教学资源等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在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教学中使用,为双维度培养体系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工程项目实践与竞赛培养,构建复合型培养模式

1.加强工程实践,构建复合型人才成长途径。依托“化工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让学生充当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助手,实现师生协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工程项目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企业氛围,熟悉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流程,扎实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提升实践水平。经过不同级别的工程项目实践,使学生由最初的“学徒工”逐步提升为“技术人员”,再成长为能够将化工和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2.加强大赛培训,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通过“老师传学生、学长带学弟”的新型传帮带模式,构建技能大赛二级培训模式。第一级,专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借助实际工程项目,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指导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参加大赛培训。第二级,有一定基础的“学长”组建项目小组,从项目组长的角度指导基础薄弱的“学弟”进行项目训练,实现生生协同,让学生在帮助“学弟”提高技能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通过二级培训模式,增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受众面,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训体系。

(四)建设国际化专业,增强复合型输出能力

通过“鲁班工坊”等对外人文交流职教新平台,建设国际化专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构建国际化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将“化工和物联网”双维度培养体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需求相结合,变化为能适应“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物联网+X”体系。建设应用中国先进装备和技术的专业实训室,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国际化,应用EPIP教学模式开展留学生的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留学生学历教育与中短期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将中国的职教理念、先进技术、教学装备和教学标准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中国先进企业推向海外,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升专业国际化属性,增强复合型输出能力。

猜你喜欢

化工教学资源联网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