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1-01-07张旭
张 旭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7)
一、“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情况
(一)提出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满足职业教育需要、具备专业特色、适合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中,试行了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作开展情况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正式启动后,我校通过教研室教师推荐、筛选和多次研讨,以个人品质、技能水平、毕业年限、行业类别等为标准,优选专业毕业生为校外导师,专业教师为校内导师;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统筹调剂,确定了“师徒”关系;面向在校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两届为期1年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在此过程中,校外导师从学习经历、工作体会、职业生涯、个人成长等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校内导师在完成本岗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协助校外导师完成“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同时,教研室通过引企入校——行业精英进课堂,引校进企——职业生涯一日体验等活动,推动“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落地及实施,丰富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形式和内涵。此举受到学生的欢迎,试行效果良好。
(三)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
学院教研室确定了校外导师选聘标准,明确了师生职责,制定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积极组织校内外导师交流研讨,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升校内外导师专业技能和育人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校外导师资料手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导师情况,方便择师;通过《“双导师”学生手册》、《职场一日体验记录表》等,帮助学生记录学习过程、总结学习体会,并起到辅助管理和督促的作用。我们还组织启动会、动员会和总结会,提高学生认识,引导学生反思,升华学生感悟,丰盈学生收获。
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与“现代学徒制”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现代学徒制”。自2015年起,教育部先后启动了三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布局试点共计558个。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将在高职教育领域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入的层次中推进。“现代学徒制”不仅是国家人力资源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更是职业院校深度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徒制”是以技能传承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高职院校纷纷将其作为教学内涵建设的主要方向。但“现代学徒制”的完整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从三轮试点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来看,虽然“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困局,主要体现在:招生招工一体化推动难、持续难,有效机制建立难,协同教学效果保障难等。这需要国家继续完善顶层设计,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的参与。当然,作为重要实施主体的高职院校更应勇于革新,不断探索。
“现代学徒制”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学生、员工双重身份,以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工学交替,完成从扎实理论向熟练技能的快速转化,实现专业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个对接。虽然“现代学徒制”广泛推行的环境尚待完善,但高职院校没有停止实践的步伐,反而因各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过程中进行了深度的探索与实践。
三、校外导师队伍的建设
师资质量决定着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的个人素质和带徒积极性往往难以保障,而“双导师制”通过优选毕业生为校外导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校外导师队伍具有以下特点:
(一)道德品质好,专业技能强,职业素养高。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自2000年首届招生以来,已输送17届近两千名毕业生。其中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技术能手、企业骨干、行业精英。优秀毕业生由辅导员、专业教师根据聘任标准推荐,他们对毕业生的个人品质、在校表现和职业情况都非常了解。教研室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从近年毕业生就业和企业需求情况出发,确定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职业经理人和自主创业等岗位方向,结合推荐的毕业生从业情况进行优选,在征得毕业生本人意见后实施聘任。
(二)工作积极性高,参与度强。一方面,优秀毕业生心怀感恩,返哺母校。另一方面,由学哥学姐升任导师,身份的变化导致荣誉感倍增。配合物质报酬的激励,校外导师工作热情很高,自主性强。加之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环境和专业教学情况十分了解,与校内导师非常熟悉,结合自身职场精英的经验与体会,使得他们更快、更深入、更有效的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研讨和改革中来。
(三)与学生沟通效果好。相同或相似的学习、校内任职以及生活经验,拉近了毕业生和学生的距离,使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指导更加有的放矢;学哥学姐的身份增进了感情,增加了互信,他们的指导、忠告,更能深入学生内心;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为在校学生开启了职业梦想,增强了专业自信;相仿的年纪,减少了沟通和相处障碍,使他们亦师亦友。
(四)三全育人,实训也思政。优秀毕业生之所以在职业生涯中成绩尚佳,是因为他们在道德品德、职业技能、学习习惯、工作作风、思维模式等方面有所专长,在一对一指导的过程中,实现言传身教。毕业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对学弟学妹的悉心指导,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深切感受感恩、担当、付出、积极、责任感、工匠精神等满满的正能量,实现了在实训中的思政。
(五)导师队伍动态可持续。校外导师聘任期一年,除了有严格的聘任标准,我们还为校外导师建立了监督、激励和淘汰机制,明确导师职责和工作任务,畅通导师、学生信息反馈途径。同时还建立了校外导师资源库,利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培训。
四、“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夯实理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进行实岗技能训练,以问题为导向展开个性化全面指导,实现三贯通、三融入和三融合。
(一)三贯通:即课堂理论与实践实训教学贯通,多种岗位技能训练贯通,学习工作生活全方位一体化指导贯通。通过校内外导师研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
1.校外导师作为客座教师入课堂,在商务礼仪、商务经纪代理等课程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教学中,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与实际运营案例,在理论基础与技能知识方面做出讲解与指导,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由学生社团组织的读书会、创新创业沙龙、沙盘兴趣小组、拓展讲座等活动,邀请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在读书会活动中,校外导师推荐书目,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将企业文化、职场法则、成长感悟等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创新创业沙龙和沙盘兴趣小组,以大赛为依托,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加强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实现知识、技能与经验的传承;根据校外导师专长,承担“我的学校生活”、“职业生涯规划”、“销售技巧实战精讲”等主题讲座任务,一人一主题,不断打磨,打造“金牌讲座”。开展“职场一日体验”活动,由校外导师提供实训岗位,学生应聘,前往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实训,校外导师全程指导,将实训教学延伸至企业实际工作场景中。
综上所述,通过校外导师入课堂、参与学生活动和开展实岗训练,将育人贯通于理论与实训的教学过程中。
2.在企业实训过程中,校外导师提供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营销、人力、行政、运营等多种类型的岗位,学生可以多选、多试、多体验,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知,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多种专业技能,弥补了“订单班”培养方向单一的缺憾,帮助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多技能融通提高综合职业素养,拓宽职业选择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搭建“岗位进阶实训”平台,根据学生第一阶段岗位体验后的职业选择和导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双选,开启更深入的职场体验和更高一层次的实岗技能训练。
3.学生在“双导师”指导期间,每月需主动与校外导师至少联系一次,可通过见面、网络等途径,以问题为导向接受个性化指导,学生的问题涉及在校学习、学校工作、兼职、社交等各个方面;导师通过课程、学生活动、企业实训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实现了对学生指导的全方位立体化。
(二)三融入:即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教学场所融入工作场所,思政育人融入实训指导过程。在“双导师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校外导师为桥梁连接了学校与企业,将企业需求、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引入课堂,让实训教学走进企业工作现场,深化了校企合作,落实了“三个对接”。这里对接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对接了社会职业人的思维习惯、工作作风,导师用心引导,学生耳濡目染,实现思政育人。
(三)三融合:即岗位需求与课程相融合,校内校外导师指导相融合,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训相融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深入了教师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使我们能够紧随行业发展动向、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根据岗位标准,进行课程改革。在校内外教师“结对子”互助指导下,校内导师增强了实践能力,校外导师提高了育人本领。学生通过实践,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筑就职业梦想,为开启个人职业生涯做准备。
五、“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一)为了保证指导的质量,每个校外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而从校内导师工作量出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结对子比例控制在1比3以下,指导的学生人数控制在9人以内。由于校内外导师人数限制,指导学生人数受限。前期校外导师的指导费用有项目经费支持,后期的费用需要学院的支持。校内导师增加的工作量也应通过绩效工资予以激励。
(二)在“职场一日体验”活动中,所有体验岗位是由校外导师无偿提供的。同时,学生前往做一日的职业体验也是无偿的。这有悖于“现代学徒制”中的真员工身份。此外,校外导师需通过提供的岗位体验、设置的工作任务和相应培训指导、吸引学生,让学生得到与之付出劳动等值的回报。
(三)在培养过程中,部分学生羞于与校外导师主动联系,学习、实训中找不到问题、不知怎么问问题和不问问题,都显示出学生在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能力上的不足,需要导师关注、引导和督促。
六、“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的成效
专业实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近两年时间,其成效已初步呈现。首先,深化和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为进一步推进校企融合人才培养建立良好的基础;其次,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地,使人才培养改革有特色,课程改革有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有内涵,三全育人模式有载体;第三,收获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双导师制”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他们感受了职场氛围,提高了沟通协作等专业技能,明确了职业方向,收获颇丰。部分学生毕业后自主选择了曾经参加“职场一日体验”的企业就职。
七、“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瞻性思考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具有一定的“现代学徒制”特征,但距离当前高职院校试点的“现代学徒制”模式还存在差距。在未来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和探索中,以下几点应给予关注:
(一)职业院校以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为主要任务,“现代学徒制”及“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接岗位加强技能训练,提高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同时,也应注意到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将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活模块”人才培养理念: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基础技能多样化培养,夯实基础;加强训练和提升与岗位需求对接的职业核心技能。我们将探索专才和通才培养的协调与把控,实现既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要求,又适合学生发展良好职业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不管是实岗训练还是“订单式”培养,学生的第一身份不变,学生的第一任务不变,应把学习(技能训练)而非工作绩效放在首位。需要我们在寻求校企合作时,做好校企双方双赢利益点的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区别于员工的先“用”再“培”,而是针对学生的“培”好再“用”的理念,为学生选好企业、做好协调,保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寻找经济、高效路径,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三)坚持多企业合作、多岗位实训的培养模式。多企业可以提供更多岗位和人才需求,为校企长久合作提供条件,提供稳定成熟实训平台,提升实训效果。做好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训的互通互融,积极开拓合作企业搭建实岗训练平台,广泛吸纳热心施教的企业精英为校外导师。探索多岗位实训和“订单式”培养共存的人才培养模式。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为建设方向,以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提升“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坚持可复制、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的研究探索,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进程,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