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阳明文化平等观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2021-01-07

铜仁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君臣李贽阳明

王 剑

【哲学天地】

论阳明文化平等观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王 剑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阳明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高峰,又自其内部开出早期启蒙思潮。阳明文化蕴含丰富的平等思想,主要包括圣凡平等观、四民平等观、五伦平等观。人格平等与仁道理想是阳明文化的价值观内核,理性主义与辩证法是阳明文化的世界观智慧。从社会主义平等观诸核心理念来看,阳明文化平等观可以为社会主义平等观建设提供智慧的启迪。

阳明文化; 早期启蒙思潮; 平等; 社会主义平等观

“阳明文化”是阳明先生及其后学在长期的学问、修身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心学思想文化体系。王阳明创立了王门­心学,是继朱晦庵之后又一位儒学宗师,他集学术德行与文治武功于一身,成就了不朽的圣贤人格与卓越事功。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所悟之道,契合千古圣贤之“本心”,前承孟子揭示之“良知”,后不违程朱理学所体贴之“天理”,可谓超凡入圣之几。在阳明先生的垂范与感召之下,明代中后期涌现出大量王门后学,他们立志高远且脚踏实地,不仅以孔颜圣学作为个人学修根底,而且以讲学教化百姓,以善行造福乡里,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阳明及其后学用行动演绎的这道景观是阳明文化魅力之所在。

一、阳明文化与早期启蒙思潮

阳明文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分支,但它显然有不同于先秦儒学、汉唐经学与程朱理学等其他儒家文化的新特征。阳明学的兴起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从古代向现代蜕变的思想契机;阳明学从“道德主体的觉醒”与“经世致用”两个方面,开启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向现代转化的启蒙思潮。[1]60王阳明乃明清启蒙思潮之先导,其后才有晚明儒者对人欲、私利的合理性辩护以及明清之际社会批判思想(如对君主专制之批判)的爆发。王凤贤先生认为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开我国近代启蒙思想之先河,并将阳明思想中的新观念概括为五个方面:尊重个性、精神解放、学术自由、人格平等与文明进化。[2]

由阳明文化孕育和发展出来的早期启蒙思潮,其代表人物很多,最著名的有晚明的李贽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与王夫之等。①早期启蒙思潮之新内容、新特征包括:自然人性论与新理欲观,情感本体论与新情理观,“人皆有私”说与新义利观,“以友朋代君臣”的平等观,“以众论定国是”的民主观以及怀疑论,理性主义,个性解放,科学与知性精神等等。[3]1-5以“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自称“异端”而名世的李贽,立“童心”,做“真人”,呼吁“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是“早期启蒙思潮”的第一位主将;但李贽亦非横空出世,其师承为“非名教所能羁络”的泰州学派,而泰州学派的师承是王阳明,是故早期启蒙思潮可以上溯到阳明本人在儒学领域的心学革新。[3]3

明清鼎革之际,由于多种原因,阳明心学遭到儒家士大夫群体的猛烈抨击,甚至背负上“亡国祸首”的罪名,从而衰熄,学脉断绝。鸦片战争以降,晚清知识分子在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技,发展军事工业与引入西方先进思想之余,开始从本土思想宝库中发掘资源,试图融汇中西以铸造支撑维新变法的新理论。在维新派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倡导下,阳明学开始复兴。阳明学在近现代得以复兴的原因主要有二。一则,从晚清到民初的知识分子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他们在追寻维新运动之精神动力源泉时,发现了阳明学对于日本维新志士的指导作用。二则,在二十世纪初,阳明学与明清“早期启蒙思潮”经梁启超、刘师培、吴虞、嵇文甫等学者不断的发掘、研究与阐扬,被视为国人吸纳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统依据。[4]

以西方政治哲学比照不难发现,阳明学与早期启蒙思潮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由观、平等观、公私观与民主观等思想。本文仅探讨阳明文化的平等观及其当代启示意义。我们将详细论证,王阳明及其后学不仅基于圣凡平等观的理论维度主张人格平等,还从权利诉求的现实维度主张职业平等、君臣平等、男女平等乃至普遍的人伦平等。阳明文化的平等观虽然无法彻底突破传统儒学讲究等级尊卑的伦理范式,但其对于近代中国引入西方政治思想起到了接引作用。

二、圣凡平等观的开展

儒家的理想人格、至上境界是圣人。儒家圣人观至少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孟子、荀子所代表的圣凡一致说,另一条是以汉代纬书与《白虎通》为代表的圣人神格说。北宋道学兴起之初,周敦颐传授二程一教条曰“圣人可学而至”[5],其接续的是孟子、荀子圣凡一致说的路线,这一点也成为宋明儒者的共识。

阳明发展了孟子的圣凡一致说,将成圣依据诉诸本心、良知,从而提出了圣凡平等观。他认为良知普遍存在,无贤愚之分,“致良知”是成圣的唯一途径。更甚的是阳明直言“心之良知是谓圣”[6]280,即将圣人简化为内心的良知,从而端坐神位的圣人被降落、普及为人皆可至的良知境界。换言之,“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6]796,圣人具体是谁已不重要,作为最高道德权威的圣人可以隐退,为内在良知所取代。

阳明还用“成色”与“分两”的比喻来论证他的圣凡观。他说尧、舜、文王、孔子、禹、汤、武王、伯夷、伊尹这些古圣人虽然“才力”各有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好比不同“分两”的“足色”之金虽有轻重之不同,但其所以为“精金”是因为“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的缘故。因此圣学之关键在于“成色”如何,如果只在“分两”上计较,犹如当世儒者“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徒使“人欲愈滋”,“成色愈下”。[6]27-28阳明以“精金”来比喻良知的意旨在于:人人天赋的良知在品质上并无不同,在分量上则因人之才能各异而有区别,但这区别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专注或执着于对知识技能之追求,而忽略了良知本身,就是舍本逐末了。

既然人人皆有良知,同样具备足色的“精金”,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是现成的圣人。因此当阳明弟子王艮等人说“见满街人都是圣人”时,阳明有赞许之意。[6]27-28不过阳明虽强调每个人都有现成良知,但他不忘记说“愚夫愚妇”并不等于就是圣人,因为前者不能致其良知。[6]49阳明提出现成良知说,是鼓励人们树立对致良知教的信心,并不是说人人已经是现实的圣人。欲成就圣人,还须持续不懈地做致良知的工夫与实践。

在阳明文化中,将圣凡平等观推向极致的是王艮及其开创的泰州学派。王艮提出“百姓日用是道”,意在消减圣人之道的神圣性,将圣人的道德降落到百姓能够同情与理解的层次。王艮子王襞说愚夫愚妇是“可使之与知能行者”,而“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者”,否定圣人是全知全能的。[7]其后罗汝芳有“捧茶童子却是道”的话头,赞童子“不虑而知”,是对王艮“百姓日用是道”的形象阐释,并将后者的内涵具体规定为“孝弟慈”,证明圣人可学且易学。[8]邓豁渠对乡民之淳朴推崇备至,说“学百姓”即是“学孔子”,因为“百姓是今之庄家汉”,“是全然不弄机巧的人”,“不失赤子之心”,连作为圣人的孔子也要以“真百姓”的标准衡量之——“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9]李贽曰:“夫私者,人之心也……虽有孔子之圣,苟无司寇之任、相事之摄,必不能一日安其身于鲁也决矣。”[10]626可见,李贽已将阳明的“圣人有过论”发展为“圣人有私论”。

阳明的“良知是谓圣”理论,将圣人之出身、才能与事功等外在性偶然性因素完全剥离,意在使圣人范畴内在化、本体化,奠定了圣凡平等观的基调,而泰州学派在平民教育实践中大力普及圣凡平等观:一方面突出民众自然、淳朴、真诚的品格以抬高之,一方面揭露圣人之有过、有私、有所不知以“祛魅”之。阳明仅仅是从良知、本体的角度界定圣人,在圣凡区别上保留了工夫的重要地位;而泰州学派注重从品相、现成的角度缩小圣凡差距,从而忽视了工夫的艰难与良知本体的超越性,产生“猖狂者”误认“情识”为良知的流弊。[11]

总之,在神权政治宰制与有神论信仰依然流行的中晚明社会,阳明文化的圣凡平等观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祛魅与启蒙作用,为其全面的职业平等观与五伦平等观奠定了基础。

三、四民平等观与“工商皆本”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等级社会,具体分析则会注意到明清易代之前,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经历了一个发展与变迁的漫长历程,其发展趋势是随着隋唐以来科举制的推行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流动渐趋活跃,市民社会逐渐发育壮大,世袭贵族在社会中所占人数比例及影响力逐步下降,而同时因科举入仕或经商致富的士绅、商人其影响力逐步上升,这种变化可以视为“中国内生现代性的萌芽”②。学界研究成果揭示了明代中期出现的若干重大的变化:农村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市雇佣劳动者;商业化农业迅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变革,自然经济发生动摇;江南地区大规模工场手工业流行,具有近现代意义的专业性工商业城镇大批涌现,“市民阶层”形成并参与政治抗争;农民反抗封建统治者斗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的密切度大大超过以往;社会生活与文化思想大变,出现类似西方的“启蒙运动”等等。[12]

明代的工商业比较发达,尤其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可谓工商业异常繁荣。而整个明代从皇帝到士大夫阶层都肯定工、商是对经济、社会有益的职业,即使是如胡居仁这样相对保守的理学家也没有重弹“重农抑商”的老调,明代后期官员与士绅阶层对商业的赞许态度就更为普遍。[13]1191-1199在这种历史状况中,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以往有大幅度的提升,且出现了士商两个阶层相互流动较为频繁或混同的状况,明代阳明心学以“四民”整体为立教对象而毫不歧视工商之民,即此社会现实的反映。[14]

阳明曰:“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何妨于学?学何贰于治生?”[15]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6]120此处“格物”即阳明“致良知”工夫之别称。可见,在阳明“觉民行道”或“讲学经世”的理念中,“四民”(士农工商)作为可被启蒙、教导以至于觉悟、践行圣人之道的对象,是不可分出身之贵贱高低的。阳明在晚年为商人方麟所写的墓表中,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皆“有益于生人之道”的观点,可视为其四民平等观的总结。[6]941

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王阳明在其治理实践中承认等级尊卑的现实区分;但在其“拔本塞源论”的社会理想中,我们又看到他对于出身论与继承制度的超越——他主张的职业分工完全是基于个人禀赋、才能的差异,其万物一体观要求普遍的人际尊重,使任何职业歧视与等级歧视都失去存在的理由,也与其四民平等思想一致。[6]53-55

阳明的四民平等观是从“有教无类”与“工商有益”两个层面铺陈开的,泰州学派与李贽、黄宗羲等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发展了阳明的四民平等观。泰州学派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将儒学民间化推向极致,培育了一批出身于盐丁、樵夫、陶匠、田夫、胥吏、贩夫等工商业与社会下层的草根儒者。李贽激烈反对贱商之陈见:“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16]他认为商贾与那些“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自称“山人”“圣人”的士人相比,在追求功利上相同,在真诚与勤劳的品质上却要比后者更值得赞赏。

明后期民间对工商业价值的高度认可,对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有深刻影响,如黄宗羲提出著名的“工商皆本”论。他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17]41在黄宗羲看来,僧侣、巫卜、倡优等才是“末”,这些行业即朱元璋所说的“游食”,海瑞所说的“游惰之民”,属于应当抑制之列;但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超越了工商观上朱元璋的“有益于世”论,张瀚的“衣食之源”论与海瑞的“王政”说,颠覆了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农业本位主义传统。[12]1199-1200

四、君臣平等及五伦平等

儒家将传统人伦关系分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与朋友五种,称“五伦”。儒家认为五伦之规范各异,但尊卑之义可贯穿之(朋友除外)。前四伦中,君臣是政治伦理,其尊卑之分依附于贵贱等级;父子、夫妇与兄弟等则是非政治伦理,其尊卑之分导源于长幼之分与男女之别。后者又是由长幼、男女在家庭、家族中的不平等地位决定的,如男性长者拥有继承权、教导权与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在非政治伦理中,父子与兄弟是血缘关系,夫妇是姻缘关系,而朋友大多是地缘、业缘关系。儒家概括的五伦关系揭示出中国传统社会之基本结构。

从泰州学派的王艮、李贽到明清之际的阳明后学黄宗羲、唐甄,他们在圣凡平等观与四民平等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君臣平等观。因为君臣之尊卑依附于贵贱之分,如果否定了等级贵贱自然可以否定君尊臣卑,而圣凡平等观与四民平等观已经冲破了基于血统、出身或职业的等级壁垒。

王艮以孔孟的圣王观来建构理想的君臣关系。他说,“唐虞君臣,只是相与讲学”[18]16,实则是用师友关系来比拟圣君贤相的理想君臣关系,同时淡化了“君为臣纲”的等级尊卑与权力宰制关系。而且王艮认为,师生、长幼关系也以平等相待为理想境界。如王艮54岁时,与友、徒同游金陵灵谷寺,同游之人“列坐寺门歌咏”,王艮曰:“此羲皇景象也”,稍后王畿到来,“同游序立候迎”,王艮曰:“此三代景象也”,意指众后学恭迎王畿显示尊卑之分,不如王艮本人与友、徒齐坐歌咏达到更高的境界。[18]74王艮的“羲皇景象”承自阳明的“羲皇世界”,都是表征一个完全自由、平等的审美境界或理想社会。[19]可见,王艮思想中暗含着普遍的人际平等观。

李贽的君臣平等观新颖而激进。其一,他指出,“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11]1298,强调君臣应当担负相同的政治责任——安养民众。君臣关系是基于此政治义务的道义盟约关系,而不是权势隶属关系。对于暴君庸主,臣不应当尽忠更无须死谏。[20]268其二,李贽大胆地剥去君主身上的“龙袍”,率先提出了君民平等观:“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庶人与天子等矣”。[21]

黄宗羲的君臣平等论述全面而深刻。首先指出君臣同属统治阶级:“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17]8其次指出君臣关系的主要性质是同事关系:“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如“共曳木之人”。[17]5再次,即使不得不承认君臣有等级差别,但强调君主只是一职位,天子只是爵位之最高级,并非超然凌驾于其他爵位,故君臣关系不可以“天尊地卑”比拟。[17]8最后,他将孟子的君臣义合论、王艮的君臣师友论与李贽的政治义务论溶为一炉,提出了完整的“君臣民平等观”:“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17]5

受李贽思想之启迪,唐甄企图撤销帝王头上的神圣光环,间接否定了传统的君命天授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22]211唐甄激烈反对君尊臣卑观与强化君尊臣卑的礼仪:“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蚁不类于我也。”;“公卿大臣罕得进见,变色失容,不敢仰视,跪拜应对,不得比于严家之仆隶”。[22]212他提倡君臣亲近如一家:“君臣相亲,朝夕无间,饮食作坐同之,如匠之于器,日夜操作,则手与器相习而无不如意”[22]337;“仁君之待其臣,安富同乐,疾病同戚,厚之至也”。[22]339

就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结构而言,父子、夫妇、兄弟与师友等以长幼、男女尊卑之义贯穿的非政治伦理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我们也要注意,这种亲近伦理关系中的尊卑之分与恩爱之情呈均衡之势,现实中一般不是单向度的压迫关系。以父子关系为例,即使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三纲说”强调子对父的顺从,但真儒或大儒一直是主张父慈子孝的对等义务且反对愚孝的。如孔子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家语·六本》),荀子讲“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孝经》也讲子、臣应以道义为最高准则,须对父、君有所谏争,不可绝对顺从父、君,而任由后者陷入不义之地(《孝经·谏诤章》)。

王艮本人是孝子,但他继承的是儒家理性主义孝道传统,提出了“父兄所为,不可不识;父兄所命,不可不择”的观点,坚持孝道中的人格独立与道义至上原则。[18]54李贽主张天地与男女二命都是阴阳二气之表现,万物造端乎天地,而人伦肇始于夫妇,阴阳二气同等重要,初无尊卑之分。[20]1李贽反对寡妇守节的礼教对女性自然情性的束缚及摧残,主张寡妇再嫁。他尤其反对非理性的性别歧视,对流行的“红颜祸水”论、“女子见识短”与“女子无才便是德”论进行了犀利的批驳。他认为女子同样可能获得不亚于男子的言语、政事、文学等理性认知与才能,甚至同样具备体悟圣人之道的直觉与慧根。[23]总之,李贽阐述了一种理性主义的性别观,其男女平等观之哲学思辩与历史鉴识水平直至二十世纪仍然居于领先地位。[1]131

朋友在五伦关系中居末,但中国士人、读书人历来重视友伦友道。中晚明时,讲会大兴,阳明学者以讲学经世,通过师友讲论、责善以证道、修身,故而友伦友道或师友关系在其精神生活、人际交往与教化事业占据重要地位,友道与师道得到广大士人尤其是阳明学者之推崇。[24]传教士利玛窦所著《交友论》在该时期得到广泛流传即其旁证。[25]其中,泰州学派的何心隐与李贽向友伦友道倾注或投射了强烈的人伦平等价值。何心隐云:“天地交曰泰,交尽于友也。友秉交也,道而学尽于友之交也。昆弟非不交也,交而比也,未可以拟天地之交也。能不骄而泰乎?……不落比也,自可以交昆弟;不落匹也,自可以交夫妇;不落昵也,自可以交父子;不落陵也,不落援也,自可以交君臣。天地此法象也,交也,交尽于友也。”[26]他认为五伦中唯友伦具有平等性,故以友道来贯通昆弟、夫妇、父子、君臣与师弟等伦理,才可在人格自由与尊严的基础上建构较为理想的人伦平等关系,当然这种人伦平等主要不是政治经济权利与地位上的平等,而是相互尊重的人格平等。李贽亦是阳明学者中“独重师友之道”的突出例子,其思想与实践展示了“师友以义合”、“师友交心”、“以朋友为归”与“朋友可托生死”等人伦平等的价值观内涵。[1]141-144

五、阳明文化平等观的当代启示意义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平等”(equality)是一个非常含混的概念,其具有身份平等、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等多重含义。通过以上对阳明文化平等观的梳理、论述,不难发现阳明文化关于人格平等的思想非常突出,也具有深厚的职业平等、政治平等与人伦平等思想资源。由于时代的局限,阳明文化对于身份平等与权利平等的主张还不够明确、彻底,它只是从应然的理想维度谈论四民平等与五伦平等,而极少从政治、法律的实践维度探究官民、主奴、夫妇、父子的权利平等问题。尽管如此,阳明文化平等观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平等”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开创并推行了一套全面的平等价值观,包括国家平等、政治平等、经济平等、身份平等、教育平等、民族平等、性别平等与医疗平等等。[27]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8]很多学者都建议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价值观上“共同富裕”与“结果平等”是互为表里的。[29]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为近期奋斗目标,也是为全体国民兑现平等价值的承诺。[3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障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1]

根据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历程,我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归纳出以下四条理念或要求:第一,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平,在报酬与福利方面实现相对平等,消除了贫富对立或两极分化现象;第二,社会主义要求人格平等,每个人的人格尊严与内在价值应受到平等承认与尊重;第三,社会主义要求政治、经济与法律层面的权利平等,反对特权;第四,社会主义国家应为其所有公民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提供平等的机会,包括教育、就业与医疗等各种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机会[29],尤其是考试选拔、职务竞聘上的平等机会。

从以上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多层内涵来看,阳明文化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首先,儒家对“共同富裕”的追求由来已久,其价值理念可以追溯到孔子所奠定的仁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提出“富之,教之”(《论语·子路》)的治理纲领,其格言“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指出分配平等是影响社会团结的重要因素。在孟子的仁政图景中,分配给老百姓每家每户“百亩之田”“五亩之宅”的生产生活资料,是保障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即生活普遍富足的经济制度。(《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荀子提出“轻田野之赋,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的国策,以达到“节用裕民”的功效。(《荀子·富国》)先秦儒家的富民思想完全为阳明文化所继承,其中蕴含的分配平等与轻徭薄赋理论,可以作为滋养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的源头活水,对我国制定重要农业政策,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减免农业税等起到借鉴作用。

第二,阳明文化具有极为深刻的人格平等思想。其圣凡平等观强调人人拥有天赋的良知,人人都是潜在的圣贤,人人可以凭借主体努力达到“万物一体”的圣人境界。如果从成就德性(“成圣”)的阳明学角度来定义“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后者并不存在无法逾越之阻碍——因为虽然现实状况不能保障充分的机会平等,但主体能动性(“良知良能”)可以超越机会平等而居于主导因素,而使禀赋、出身与后天环境、个人遭遇都变成非决定因素。其四民平等观旨在破除传统时代统治者对农、工、商等社会下等阶层的歧视,对社会主义职业观仍有启示意义。我们今天还需要弘扬“职业无分贵贱”与“劳动光荣”的理念。“职业无分贵贱”的理据是人格无分贵贱,而且任何正当职业都是一个“好社会”的必要配置。职业平等观念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还能促进不同职业与不同阶层的自由流动,为社会主义公民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扫除障碍。其君臣平等观旨在破除传统文化对君主的神化,对君权神授观念形成剧烈冲击,为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与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树立起了铺垫作用。其反愚孝观与男女平等观对促进父子、夫妇互敬互爱,对建设理性健康的父子、夫妇关系以及消除非理性的性别歧视,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透过阳明文化对圣凡平等、四民平等、君臣平等与男女平等等的论述,我们发现其哲学是一种现代类型的理性主义。

第三,阳明文化主张四民平等、君臣平等,不仅是要求人格平等并破除那些歧视性的观念与礼仪,还暗含着对政治、经济与法律层面之权利平等的要求,如打破社会等级制对求学、取士、通婚、择业等方面的出身限制,如否定贵族法律特权与官爵世袭制度,如主张“君臣共治”即君主应当分配更多政治权利给大臣。阳明文化尤其是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别强调友伦友道,如何心隐主张以完全平等的友伦来贯通五伦,也暗含着呼吁“三纲”中卑下的一方向君、父、夫争取平等权利的意味。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阳明文化对权利平等的主张比较隐晦,但其对于并未完全实现权利平等的当今社会仍有激励或启示意义。③

最后要强调的是,阳明文化的平等观是一种辩证的价值观。人类的历史经验证明,不管是在政治权力与经济收入方面,还是在社会地位与人伦关系方面,都不存在绝对平等,至多有理论上的人格平等与高度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阳明文化并未全然否定君臣、父子、夫妇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因为其不平等是由强弱、长幼与男女等自然差等决定的。以父子关系为例,在子女年幼时父母可以且应当成为子女的权威;假如父母没有威严,或者没有掌握奖惩的权力,家庭教育亦无法有效实施,这说明“父尊子卑”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今日的阳明学者会主张“父尊子卑”有其时段、方式与权利-义务等层面的限制,如在子女未成年阶段,主张父母应少用责骂、暴力,而多用言传身教、说服感化来实施家庭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培育其上进心;如主张父母在履行养育与督导义务时,不应倚仗家长权力满足私欲,从而损害子女基本权利。辩证地讲,阳明文化既含有承认自然差等的实践理性,也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理想。

总之,圣凡平等、四民平等与五伦平等是阳明文化启蒙思潮的全面主张,人格平等与仁道理想是阳明文化的价值观内核、理性主义与辩证法是阳明文化的世界观智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征程中,阳明文化平等观可以为我们提供智慧的启迪;或言之,将阳明文化平等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有益成分。

① 必须说明的是,阳明文化与“早期启蒙思潮”不是一回事两者存在交叉关系。例如李贽与黄宗羲可以从师承受业上,唐甄可以从学问私淑上划归王学脉络,但顾炎武与王夫之就不属于“阳明后学”,尽管后者受到阳明学影响。此外,王廷相、罗钦顺、吴廷翰与吕坤等主张气本论者非阳明后学,而痛斥奴性、崇尚平等的傅山则学宗老庄。因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阳明文化中的早期启蒙思潮,对于不属于阳明后学谱系的早期启蒙学者,不拟涉及。

②“中国内生现代性的萌芽”何时出现,在学界有很大争议,出现了北宋说、南宋说、明代中期说与晚明说各种主张。对于此问题本文不拟做进一步探讨,本文同意明代中期说。另外,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与岛田虔次认为中国社会与思想的近代化或近世化转型始于宋代,而我们认为思想与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即使宋代出现了所谓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但尚未出现思想的近代化转型,思想转型的开端应以明代中叶阳明心学的创立为标志。

③ 如有学者指出以等级、特权、亲疏为特征的“圈子”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而“圈子”结构及文化一直残留至当代社会,中国政治生态根本转变的标志应是平等观念和习惯的普及,参见王効民:《中国的政治生态:从“圈子”走向平等——官场腐败的哲学思考》,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05年第1期。

[1] 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凤贤.论王阳明思想的时代特色[C]//吴光.阳明学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4-56.

[3]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5,3.

[4] 吴震.十六世纪中国儒学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学者岛田虔次、沟口雄三的相关讨论为中心[J].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04,(2):199-228.

[5]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577.

[6] 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张树俊.论王襞的圣愚同体及其平等思想[M].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52-56.

[8] 徐春林.儒学民间化的内在理路——以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演进为轴线[J].江西社会科学,2007,(2):56-59.

[9] 邓红.《南询录》校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62-64.

[10] 张建业.李贽文集:第二、三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 吴光.刘宗周全集:第2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278.

[12] 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35.

[13] 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14]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8-308.

[15]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322.

[16] 张建业.李贽文集: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4.

[17] 吴光.黄宗羲全集:第一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8] 陈祝生等.王心斋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9] 王进.哲人的告诫:良知与政治——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政治-哲学研究[J].人文杂志,2012,(4):41-45.

[20] 张建业.李贽文集:第五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1] 张建业.李贽文集:第七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00.

[22] 唐甄.潜书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23] 刘元青.“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李贽男女平等观论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3-106.

[24] 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52-278.

[25] 关明启.利玛窦的《交友论》及其对晚明社会的影响[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4):90-94.

[26] 容肇祖.何心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28.

[27] 程伟礼,杨晓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27.

[2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9] 陈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平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47-49.

[3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53-66.

[3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 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

On Yangming’s View of Cultural Equality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WANG Jian

( Guizhou Yangming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

Yangming culture is not only a peak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early enlightenment trend from within. Yangming culture contains rich equality thoughts, mainly including the equality of saints and mortals, the equality of four people and the equality of five ethics. Personality equality and benevolence ideal are the core values of Yangming culture, while rationalism and dialectics are the world outlook wisdom of Yangming culture. From the core ideas of the socialist equality view, Yangming’s cultural equality view can provide wisdom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equality view.

Yangming culture, early enlightenment thoughts, equality, socialist concept of equality

B248.2

A

1673-9639 (2021) 06-0059-08

2021-05-22

贵州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义’思想与古希腊‘正义’理论比较研究”(18GZYB22)。

王 剑(1976-),男,湖北应城人,博士,副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研究方向:哲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车越川)(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君臣李贽阳明
李贽的自由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漫话李贽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出尔反尔的誓言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从《氓》看女子的抱怨和依恋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