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向
2021-01-07万坤利李艾诺
万坤利,李艾诺
【政治学研究】
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向
万坤利1,李艾诺2
( 1.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海淀 100081)
服务性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下位概念,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统合于劳动教育体系之下。相对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而言,服务性劳动教育更强调社会本位,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奉献意识、深化以服务奉献为要义的劳动教育、营造服务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把握规律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系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注重体验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连续性与交互性的有机统一;突出利他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价值理性与公共关怀的有机统一是其主要特征。新时代构筑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需要进一步实现教育主体的多元协同、教育机制的多管齐下以及教育方式的多措并举。
服务性劳动教育; 内涵特征; 价值意蕴; 实践路向; 社会本位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突出强调“服务性劳动教育”这一重要命题,并在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时明确提出要“注重选择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容”。[1]2020年7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试行)》)中又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命题。服务性劳动教育是国家基于劳动教育发展的现实考量提出的重要命题,丰拓了劳动教育的研究论域。新时代探讨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的问题,凸显了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与使命性,是培育学生劳动奉献情怀的必然选择,是擢升我国劳动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营造服务奉献良好社会风尚的必由之路。
一、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
服务性劳动教育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其内在根砥在于引导学生体认到劳动的本源性价值,即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本身”。[2]其根本旨归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摆脱不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错误观念,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1478-1535)。”[3]他强调,在实施初等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要求学生学习农业理论知识,又要鼓励学生主动投身于农业劳动实践。之后,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明确提出:“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根据广大中小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倾向去拓展他们的劳动与职业技能。”[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劳动教育概念广泛应用于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涵义也随之启拓与深化。
服务性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下位概念与重要类型,是从劳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而来的。相对于劳动教育而言,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独特标识在于“服务”。因此,对“服务”涵义的厘析是准确理解服务性劳动教育科学内涵的逻辑前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服务”一词被界定为“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5]这一过程并非孤立静止的,而是能够实现身与心、个体与集体(或别人)或个体与某种事业的沟通与连结,彰显了个体的公共关怀。目前学术界对“服务”一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志愿服务”“云服务”“共享服务”等概念。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服务”一词意味着给予与奉献,与接受和索取相对,是一种以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6]为根本旨归,以社区服务、支教服务、助老服务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种给予与奉献并非单向度的,而是能够使个体在此过程中实现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充盈,进而为营造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提效增益。这是关于“服务”一词较为有代表性的界定。在党的文献中,较早将“教育”“服务”与“劳动”综合起来使用的文件是195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7]强调了劳动教育的政治服务性,这是巩固新生政权的内在需要。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明确将服务性劳动纳入劳动技术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鉴于此,学术界将“服务”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不断深化对“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等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将服务性劳动教育界定为:以劳动教育为逻辑本位,以社区服务、助老服务、支教服务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劳动实践为逻辑支点,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满足他人及社会需求、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为逻辑旨归的一种沟通身与心、学与做、个体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活动。
(二)服务性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
服务性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统合于劳动教育体系之下。但相对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而言,服务性劳动教育更突出社会本位与利他属性,强调个体在服务性劳动体验中增强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把握规律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系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规律性是表征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间联系的必然性与稳定性。一方面,党和国家在深入把握服务性劳动教育整体性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服务性劳动教育的体系架构,建构系统性的服务性劳动教育体系,这是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具有战略性、方向性与全局性。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在深入洞悉各学段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进阶式的服务性劳动教育目标要求,有效地实现了各学段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衔接式、贯通式发展。《纲要(试行)》提出,小学低年级强调服务性劳动情感启蒙,即从生活起居出发,鼓励学生在服务性劳动体验中初步萌生由己及人的服务性劳动情感,引导其主动观察、积极找寻身边的服务性劳动需求;中高年级强调服务性劳动意识培育,引导学生在参与公益劳动、社区环保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实践中感悟劳动奉献的力量,逐步养成热爱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初中强调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培育,引导学生在参与助残、敬老、扶弱等服务性劳动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培塑道德意识与担当精神;普通高中强调要主动服务社会,引导学生在服务性劳动岗位的选择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中,强化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职业院校注重职业责任感培育,引导学生运用专业技能为他人提供公益服务;普通高等学校强调深化服务奉献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志愿服务实践,深化公共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规律性表明,在服务性劳动教育体系中,随着学生学段的增加,服务性劳动教育的使命与要求逐渐深化,逐步实现了从服务性劳动情感启蒙、服务性劳动意识培育、服务性劳动实践践行到服务奉献精神深化的转变与提升,是一个由己及人、由思想到行动、再由行动到思想深化的过程,这也是服务性劳动教育系统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的必然结果。
其二,注重体验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连续性与交互性的有机统一。体验作为个体与其所处环境进行交流与互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旨在通过实践唤醒、挖掘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引导学生检验与确证理论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学生认知、态度、情感等维度的和谐发展,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所有真正的教育都来自体验。”[8]并强调富含教育意义的体验必须具备连续性与交互性,其中,连续性不仅指时间上的连续性,而且指空间上的连续性,它能够实现身与心、学与做、个体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连结。[9]交互性即个体及其所处环境间的交流与互动。连续性与交互性共同构成了个体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体验。正所谓理论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通过实践体验检验其有效性与正确性。服务性劳动教育不仅通过理论学习引导学生认知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内核要义,而且重在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化、生活化的服务性劳动体验更好地建构与掌握服务性劳动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真正实现由认知式教育向体验式教育的转变,做到寓教于学、寓学于做。特别是能够让边缘学生在服务性劳动体验中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与主动权,提升学习自信。更为重要的是,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检验所学服务性劳动理论知识实效性的场所,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与不足之处,并在为他人与社会服务奉献的过程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在为他人及社会付出服务性劳动的同时,收获他人与社会的肯定与赞扬,有利于深化自身的劳动获得感,实现身与心、学与做、个体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沟通与连结以及个体及其所处环境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三,突出利他性,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价值理性与公共关怀的有机统一。马克斯·韦伯在提出“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时,将其分为“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10],简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其中工具理性强调目标达成的手段与方式,不关切目标本身是否具备合理性,具有显著的功利主义倾向。价值理性则突出个体行为本身所蕴含的实质性与特定性价值,侧重关怀人性的、有意义的世界,人对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价值理性的应然依归。价值理性也是一种建构理性,它渴望通过反思、批判与变革,建构一个应然的、合乎人的理性与目的的美好世界。利他性内蕴着价值理性,强调个体行为对他人及社会需求满足的意义,其精髓在于公共关怀,是一种形式上与消费主义所充斥的利己性相对立的道德准则,也是消损消费主义错误思潮必不可少的社会属性。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日益提升。其背后内蕴着一种标榜自我价值的消费主义错误思潮。这种思潮以渲染、斗争、博弈的形式冲击着主流劳动价值取向,使人们为了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需要与满足而消费,甚至演变成对商品的盲目崇拜,其本质在于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使买卖双方深陷于消费主义错误思潮漩涡。由此,奉献、道德、利他、公益、助人等德性渐趋为以物欲、利己、功利为内驱动力的消费主义所消弭,主动奉献者不仅得不到肯定与赞扬,反而会受到猜疑与嘲笑,大大消解了人们的劳动奉献意识,阻碍了公益精神的弘扬与普及,易使学生陷入迷惘与盲思状态,滞碍其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服务性劳动教育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校园环保、社区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领会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培养为他人及社会劳动奉献的意愿与情怀,学会换位思考他人及社会的所需所求,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性劳动,具有显著的利他性,与“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相契合。学生也能够在服务奉献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使其坚定参与服务性劳动的信心与决心,有利于消蚀消费主义错误思潮及其所引发的物欲膨胀、公益缺失、道德冷漠问题,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这也是服务性劳动教育价值理性与公共关怀有机统一的重要彰显。
二、服务性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服务性劳动教育是一种富有正向功能与有利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产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价值,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人价值、中观层面的教育价值以及宏观层面的社会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奉献意识、深化以服务奉献为要义的劳动教育、营造服务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奉献意识,培育责任担当的劳动使命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1]服务性劳动教育不仅强调理论学习,而且注重将社会作为课堂,生活作为教材,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下的服务性劳动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社会环保、助残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地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直面真实的社会性服务任务场景,有利于引导学生处理好独立与融入的关系,这是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接着通过连续性与交互性的服务性劳动体验亲历服务性劳动过程,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启发他们思考、审视、重构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客观全面地体认社会,消解自身对社会认知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社会参与所需的技能与本领,如沟通、协作、反思、互助等。服务性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关切社会需要,用心考量社会需求,真正将情感融入服务性劳动实践,学会善待并信任他人,逐步成长为具有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参与服务性劳动实践中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认可,获得自我效能感与愉悦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树立因服务性劳动而让生命更有价值的美好追求,并将这种劳动奉献的行为与价值视为自身的责任担当,激发自身参与服务性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习惯与意识,努力成长为履职尽责、勇于担当、服务他人、反哺社会的时代新人。
(二)深化以服务奉献为要义的劳动教育,培塑服务奉献的劳动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服务奉献劳动价值观的培塑,特别是鼓励广大青年要努力践行拼搏奉献的劳模精神,激励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勉励青年要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努力弘扬青春正能量。传统灌输式的劳动教育虽重视服务奉献劳动价值观的培塑,但是它将服务奉献劳动价值观的培塑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剥离,认为服务奉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普遍适用性,并将其视为玉律金科,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照执行。这种与客观实际相背离的劳动教育难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易使学生产生漠不关心甚至逆反排斥的心理,出现狭隘、淡漠、不关心他人的倾向。加之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等错误劳动价值观的侵蚀,滞碍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与奉献品格的培塑。立陶宛哲学家列维纳斯强调劳动的终极旨归在于为他人奉献,这是个体内在的精神追求。[13]我国明代画家黄济先生也强调无论从事何种劳动,都要主动奉献,反哺社会。服务性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带有利他属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沿革传统劳动教育精髓的基础上,将劳动知识与社会体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充满温度与感染力的服务性劳动体验中感悟劳动奉献的本真旨归,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认同,不驰于空想、不投机取巧,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服务性劳动实践中得到心灵上的道德充盈与升华,有利于培塑学生服务奉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深化个人服务奉献品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净化、提升与完善自己,彰显教育之维与人本之维的高度契合。
(三)营造服务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好公民必须全心全意地、充满效率地通过其思想和行动来奉献于共同的福祉。”[14]服务性劳动教育表征的利他性内蕴着深厚的公共关怀,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实践养成勤于劳动、甘于奉献的意愿与情怀,隐蕴着富勒强调的“愿望的道德”意义上的利他性,即“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15],这是个体为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通达的理想境界。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于社会而言,服务性劳动教育所倡导的勤奋、诚实、奉献、友善、博爱等传统美德就是一种公共的善,通过让教育走向社会,引导学生在劳动与奉献、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寻心灵上道德充盈与升华的契合点,真正将“小我”融汇成“大我”,以宽待人、以德服人、行善立德、服务大众。努力提升他人幸福,满足他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以劳动实践影响与感染他人,使彼此拥有共同的精神支柱,生成对服务奉献精神的共同向往与追求,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连结互嵌、融通共生,促进服务奉献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进而使行善立德的服务奉献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有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良性运行。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时明确指出,雷锋精神所表征的服务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16]服务性劳动教育所倡导的热爱劳动与服务奉献的理念与精神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要义的有力彰显,有利于在理论引导与实践养成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以实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三、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
服务性劳动教育厚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土壤,根植于新时代发展实践,是理论之维与实践之维的充分彰显。新时代探寻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需要从教育主体、教育机制与教育方式的视角出发,切实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架构革新。
(一)教育主体之维: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主体的多元协同
协同理论认为,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内,诸要素的协同行为会产生耦合作用,这种作用远大于诸要素的单独作用,能够大大提升整个系统的协同效能增量。服务性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向性与现实针对性,客观上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推进。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主体的多元协同,能够为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服务性劳动教育效能融汇教育合力。
在实践场域中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需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把服务性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教育全局出发,做好规划督导、主体协调与支持保障工作,确保服务性劳动教育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又要建立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指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补充的协同育人机制,凝聚服务性劳动教育合力。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网络媒体、社区宣讲等途径,深化家长与社会对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认知,启拓家长及社会参与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社会尤其是志愿服务组织一同拓展志愿服务平台,为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提供平台支持。家长要明晰自身的服务性劳动教育职责,主动督促孩子完成服务性劳动教育任务;通过与孩子一同参与“志愿家庭”服务项目,引导孩子了解服务对象实际的服务性劳动需求。接着与孩子一同制定计划、参与实践、分享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改进与提升自身与孩子的服务性劳动能力。并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孩子、鼓励孩子,增强孩子参与服务性劳动的信心与决心;将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服务性劳动教育,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并将其作为家规家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也有利于营造服务奉献的良好家风。社会要通过网络直播、展览、讲座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劳模精神、志愿精神,增强服务性劳动的群体性认同,引导学生在劳动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中深化劳动奉献情怀。同时,社会还要结合新时代产业新业态与劳动新形态创新和发展服务性劳动教育新样态,与学校、家庭一同为学生创设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服务性劳动教育空间,以提升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服务性劳动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服务性劳动能力是基础性、通识性的劳动能力,是学生必备且能及的劳动能力,也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性劳动样态的基础和前提,其根本旨归在于引导学生在进行服务性劳动体验中获得生命的意义感与自我确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奉献的劳动价值观,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践履时代使命。
(二)教育机制之维: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机制的多管齐下
机制是在确证事物诸要素存在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将诸要素联系起来,使诸要素能够相互协调,共同推进事物发展的运行方式。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重在完善组织管理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激励保障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是筑牢服务性劳动教育根基、补齐服务性劳动教育短板、提升服务性劳动教育实效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需要学校从学科内整合、跨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联合四维向度入手,形成覆盖各学段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组织管理机制,以助推服务性劳动教育发展。第一,学科内整合。学校要在科学把握各学段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服务性劳动教育整体性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各学段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目标,合理整合服务性劳动教育内容,科学设计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实现各学段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的有序衔接。第二,跨学科融合。学校要将服务性劳动教育内容合理地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推动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贯通式、内涵式与一体化发展。第三,课内外结合。学校不仅要科学设计和适时开设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还要在校内组织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日等志愿活动,将公益精神与志愿精神浸润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校园服务性劳动文化的浸染与熏陶下,内化服务性劳动品德,并将其外显于日常的服务性劳动实践。第四,校内外联合。即通过与家长、社会的联合融通,提升服务性劳动教育效果。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是规范服务性劳动教育行为、检验服务性劳动教育成效、改进服务性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要保障。第一,学校要明确各学段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既要对各学段学生的平时服务性劳动教育学习与实践成果进行实时评价,又要依据学段标准和要求对各学段学生的服务性劳动学习与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考核与测评,并将考核与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以此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第二,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服务性劳动素养的评价与监测,便于适时对教师与学生做好反馈与引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学校的服务性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督导,并将服务性劳动教育水平与质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尺。
再次,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学校和有关部门要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场所拓展、安全风险防范、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加大对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支持保障力度,切实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质效提升与创新发展工程。
(三)教育方式之维:加强服务性劳动教育方式的多措并举
方式即说话做事的方法与形式,是主客体之间发生作用的桥梁与纽带。正向的方式有助于深化主客体之间的连结与互动,有益于形成互融互通的利益聚合态势。反之,则会消解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和效能,滞碍主客体关系发展。
加强服务性劳动教育方式的多措并举,需要将服务性劳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服务性劳动理论教育作为向学生传授必备劳动知识的重要依托,是增强学生服务性劳动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是提升学生服务性劳动素养的关键利器。因此,加强服务性劳动教育,必须从服务性劳动理论教育入手,具体要以服务性劳动理论的科学性为逻辑前提,通过课程化、案例化、系统化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服务性劳动教育理论本身的魅力。而这种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智慧,源于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17]。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服务性劳动教育发展,就需要在理论教育基础上,着力推进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只有将服务性劳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够进一步深化服务性劳动教育的理论意涵,拓展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外延,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全面、直观地接受服务性劳动教育,并将教育内容内化,使服务性劳动教育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现实图景,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感召力。在此过程中,既要将服务性劳动教育适时适度地纳入各学段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理念的有机融入、实践的组织实施与文化的熏陶浸染,促进服务性劳动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连结互通,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有机统一;又要科学把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翻转课堂”[18]等媒介,通过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与榜样激励等形式进行服务性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产业新业态与劳动新形态场域中,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推进服务性劳动教育形态的革新,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在实践上的丰拓效应与空间上的聚合效应,引导学生通过服务性劳动实践深化服务奉献意识,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智力提升、体魄形塑、美感启拓提供实践滋养。
概而言之,相对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而言,服务性劳动教育更强调社会本位与公共关怀,是一种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劳动教育,它不仅关涉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而且关涉服务奉献劳动价值观的培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奉献意识的培育、劳动教育服务奉献内核的深化以及服务奉献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明晰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既需要“融”群慧之智,即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智慧,形成服务性劳动教育努力向前发展的强劲势头;又需要“汇”聚时代发展需要的动力源泉,审时度势,提升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适配性与实效性。既需要“贯”良政之策,发挥机制合力;也需要“通”前进之路,实现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做到“融汇贯通”,才能够深化学生的服务性劳动认同、启拓服务性劳动情感、增强服务性劳动能力,引导学生在服务性劳动实践中通达自我与社会融通共生的美好境界。拾阶而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提质增效,为实现中国梦积淀服务性劳动意义存量。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
[3] 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9-13.
[4] 林凌.学校情境中的劳动:为何与何为?——凯兴斯泰纳及其《劳作学校要义》的贡献[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98-106.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00.
[6] 陆士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7.
[7] 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1.
[8] Dewey, J. (1938).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31.
[9]游柱然.杜威教育哲学与当代美国服务学习理论[J].求索,2009(01):111-113.
[10] 温旭.数字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困境与合理化出路——以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为视角[J].理论月刊,2020(11):27-36.
[1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12] 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4-03-05(1).
[13]列维纳斯·伊曼纽尔.总体与无限[M].朱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
[14]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44.
[15]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7.
[16]《雷锋》杂志.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8.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18]郝佳婧,刘经纬.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逻辑层次论要[J].当代教育论坛,2021(2):119-124.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Direction of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WAN Kunli1, LI Ainuo2
( 1.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Shandong, China;2.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dian District 100081, Beijing, China )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is a subordinate concept of labor education,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daily life labor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education under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mpared with daily life labor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education,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social standard, which has unique value implication for enhancing students’ soci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dedication consciousness, deepening labor education with service dedication as the essence, and creating a good social fashion of service dedication. Grasp the regularity and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systematic and phased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experience and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continuity and interactivity of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Giving prominence to altruism and realizing the organic unity of value rationality of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and public concern are its main features. In order to build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service-oriented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alize the multi-cooperation of educational subjects, multi-pronged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multi-measures of educational methods.
service labor education, connotation, value implication, practical direction, social standard
G41
A
1673-9639 (2021) 06-0074-08
2021-11-05
万坤利(1994-),女,河北迁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艾诺(1983-),女,吉林吉林人,副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王立平)(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