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谟+计划”对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2021-01-07李谦
李 谦
“伊拉斯谟+计划”对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李 谦
(铜仁学院 国际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与发展,创新了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推动了欧洲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其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实施与发展,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国际教育发展有很多启示,主要表现在:提高思想认识、注重顶层设计、提升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国际化、丰富国际化办学形式。
“伊拉斯谟+计划”; 教育国际化; 启示
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措施。[1]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要求。教育部出台的《留学中国计划》明确要求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次,力争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之一。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把国际化办学水平作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和评估的重要维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精神和要求,各省也相继出台了国际化办学的相关政策和行动提升计划,明确了国际化办学相关的任务和指标,以及国际化办学的质量提升等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则通过整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国际或跨文化维度的实施,实质性地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来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2]因此,无论是出于顺应国家对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还是高校自身的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为地方高校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对缺乏先天优势的地方高校带来了挑战。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主要是依托少量的学生交换、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教师交流等路径来实施国际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历史短、经验不足,国际化教育的观念、模式、路径等都亟须创新与发展。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地方高校如何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伊拉斯谟+计划”拓展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其国际教育在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推进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稳固了欧洲高等教育在全球的主导、核心地位,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教育发展提供了范式。[3]因此,探究“伊拉斯谟+计划”体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和理念,对我国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伊拉斯谟+计划”的形成与发展
(一)“伊拉斯谟+计划”形成的背景
“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lus Programme, 简称Erasmus+)是在“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实施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伊拉斯谟计划是教育交流项目,于1987年6月开始实施,旨在推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提升整个欧盟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然而伊拉斯谟计划所推动的交流与合作局限在欧洲范围内,并不是完全的国际化。欧盟自2004年1月开始推行“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 Programme),将项目执行拓展至非欧盟成员国。该项目已推行两期,每期为五年(2004-2008;2009-2013)。伊拉斯谟计划与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的实施形成了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初始规模与维度的扩展,为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从1987年开始,在这30多年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世界格局和国际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欧洲各国普遍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就业机会空缺与毕业生就业能力欠缺的矛盾突出;全球人才竞争激烈,教育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国际化趋势日显突出。[4]欧盟一直致力于建立欧洲共同体,加强与世界接轨,增强全球价值认同和扩大其影响力。在此理念和目标驱动之下,欧盟陆续发布了《欧洲合作框架联合报告》《欧洲2020战略》《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框架2020》等政策和战略。为了适应新时期全球格局的变化,实现欧盟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需求,欧盟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伊拉斯谟+计划”。“伊拉斯谟+计划”拟定执行期为7年(2014-2020),强调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及其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及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改革。“伊拉斯谟+计划”沿用旧称,不仅体现了“伊拉斯谟计划”的连续性和延展性,也反映高等教育领域仍是其改革的重点。
(二)“伊拉斯谟+计划”的主要内容
“伊拉斯谟+计划”是由三个关键性行动(three Key Actions)构成其主体内容的计划体系。项目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行动框架和两个辅助项目展开,涵盖对象为学生、教育工作者、培训者、研究员等。三个关键行动是“伊拉斯谟+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支持教育、培训和青年领域的流动、欧盟国家与伙伴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以及教育政策制度的改革。“伊拉斯谟+计划”为促进这几大领域实现各自的目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行动1(Key Action 1,KA1),KA1行动计划支持教育、培训和青年领域的流动项目,强调促进教育机构个体的跨境流动,该项目通过实施海外学习或培训项目为个体学习者的区域间流动或跨境流动搭建平台,为学生、教师、青年志愿者、学校管理者提供到其他国家学习和专业培训的机会;支持志愿者和青少年的互换交流,按照欧洲学分转换累计制度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整合学习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相关课程。为了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研究生联合培养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关键行动1还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奖学金制度以及学生贷款担保制度。
关键行动2(Key Action 2,KA2),KA2行动计划支持教育、培训及青年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包括支持建立高校、政府机构、企业间的耦合联动机制,通过知识联盟与技术联盟的建立来加强校政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KA2行动计划支持欧盟国家与伙伴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主要表现在: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相互开放共享教育资源、课程培训内容、IT技术资源、教育教学方法等。该行动计划通过支持欧盟与伙伴国家在高等教育和青少年领域的合作,推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以及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支持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知识联盟、技术联盟,旨在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并将伙伴关系扩展到各类专业技术、行业技能领域,打通了教育机构和商业机构合作的壁垒,将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企业联系起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关键行动3(Key Action 3,KA3),KA3行动计划支持成员国共享教育政策改革红利,帮助成员国政府监测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提升政策制定、改革、创新的透明度和执行度。为制定欧洲教育政策和指导欧洲教育政策的落实、执行提供培训和支持,同时帮助成员国制订系统、科学的教育政策规划,为适应新形势下因世界格局的变化而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教育政策革新;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发高质量课程资源,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欧洲政策性工具,以保障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顺利开展;积极开展政策和项目提升研讨,支持并保障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在2014-2020年期间,“伊拉斯谟+计划”项目总计投入资金预算180.2亿元。项目实施以来效果明显,三个关键行动计划无论在发布跨国流动项目数量、参与项目的人数和机构组织都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成员国的教育政策的规划和制定起到关键的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繁荣与发展。七年间,KA1行动计划发布超过11万个跨国流动项目,项目参与者超过500万人,有130万机构组织参与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其中高校学生跨国流动人数共计超过100万,高校教育研究者、管理者流动人数超过40万。KA2行动计划发布的项目包含有1400多个有关高等教育的项目,主要涉及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教学方法、校企之间的知识联盟和技术联盟等方面。每年有30多个国家参与KA3行动计划,七年期间共计有超过6000个机构组织和21万参与者参与成员国教育政策的规划、制定、执行与革新,确保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欧盟制定的一系列发展大战略、政策、计划、战略目标及行动纲领的推进,保驾护航。[5]
(三)“伊拉斯谟+计划”对欧洲高等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欧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祥地,欧洲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世界高等教育中颇具竞争力。为顺应世界格局变化,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30多年来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性政策与行动计划,大力拓展高等教育领域合作。其中,“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体现了欧盟对高等教育长期规划的远略和决心,积极开展教育机构、商业机构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实现了跨国跨境之间的人员流动,打破了固步自封的僵局,推动了欧盟伙伴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魏华等总结“伊拉斯谟+计划”对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欧盟高等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伊拉斯谟+计划”拓展并丰富了人才合作交流的广度,从本科学生交换项目拓展至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国际学分转换和认可体系实现联合硕士、博士培养,吸引了更多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欧洲不同种类的教育交流项目,增加他们对欧洲高等教育的认同感以及提升欧洲文化软实力;二是提升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力。欧洲高等教育由“欧洲维度”向“全球维度”渐进发展的态势,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与定位从欧洲地区拓展至世界各地区,这种战略性转变提升了欧洲高等教育对世界的影响力。“欧洲中心”在更加广阔的世界范围延伸,欧洲高等教育实现了“全球影响”;三是实现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丰富性。多年来,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呈现跨越式、飞跃态发展,“伊拉斯谟+计划”打破了以往学生、教师仅在校际之间流动的单一形式,合作交流项目的开展拓展到教育机构、商业机构和政府之间;合作领域从教育扩展到培训、青年项目领域。为伙伴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建立与健全跨文化教育的合作制度与发展机制。
二、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困境
根据国家教育部官网2019年8月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截至到2018年,我国有中央部属高校119所,而地方高校有1245所(包括265所独立学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自1999年以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的新建本科高校。这些高校本科办学历史短,办学基础薄弱,教育经费不足,教育国际化办学起步晚,国际化办学意识不强,对国际化办学思想和理念理解不够深刻,尚未形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等。目前,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国际化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深刻分析
与“985”“211”“双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起步晚,但已逐步意识到教育国际化对地方高校的办学和发展的重要性,也在按照国家对国际教育发展的期许和要求开展国际化办学,但国际化办学思想和理念相对来讲比较落后与陈旧,亟需更新和深化。地方高校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没有深刻研究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思想和理念,许多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还流于形式,实施力度不够,仅限于被动完成上级机构下达的国际化办学指标和任务,缺乏主动“走出去”的积极性。[6]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办学条件尚不成熟,不少地方高校过于追求留学生招收的数量,可能影响国际化办学的质量的提高;很多地方高校没有过多思考国际化办学的定位,没有厘清国际化办学的思路,没有积极主动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特有的优势,把国际教育办成亮点和特色,造成国际化办学的区分度和辨识度不高,同质化倾向严重。另外,教育国际化成为一些地方高校办学的“装饰点缀”,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和重视国际化办学,更谈不上发展和创新国际化办学的思想和理念。
(二)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规划有待完善
高等教育国际化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规划设计对国际化办学的发展和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方高校由于国际化办学时间短,缺乏对国际化办学的规划设计思考,普遍缺乏科学的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许多高校简单照搬或者复制国家政策作为本校国际化办学的政策和规划,没能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探索出适合本校国际化办学思路,由此导致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很多地方高校在制定国际化办学规划的时候,没有把国际化办学嵌入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顶层设计中缺失国际化办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规划缺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土壤,不能服务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随着国际化办学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化办学的层次和质量的提升成为衡量教育国际化成功的重要指标。建立国际化办学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体现对国际化办学的重视程度,而激励机制的缺位会削弱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有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国际化进入了提质增效内涵发展阶段,[1]但地方高校的教育国际化基础薄弱。目前,尽管所有地方高校都设置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机构,但无论是机构主要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行政管理人员,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高校外事工作能力的人才较少,导致管理理念跟不上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阻碍了国际化办学的推动和发展。
国际化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意识不够,真正开展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更少。[7]师资队伍国际化素质偏低,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另外,地方高校普遍对国外师资引进不足。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引入师资多以外籍语言教师为主,由于缺乏专业背景,他们主要教授外语课程。无论从对引进师资的数量上还是专业素养上,均不能满足学校教育国际化对教学师资和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需求。
(四)国际化办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形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跨国流动程度不大,且主要是单向化流动,还存在留学生生源单一的问题。地方高校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来自欠发达国家,生源的国别缺乏丰富性。近年来,随着我国来华留学优惠政策的推进,“让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的目标促使地方高校把“请进来”作为国际教育的主要任务,“走出去”的教育交流还相当匮乏;[8]二是国际化课程设置单一化。大部分地方高校除了有通识语言课程设置以外,基于国际化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处于缺位、不到位等情况;[9]三是地方高校与国外高校实质性的合作较少,签订的合作备忘录流于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不足;四是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业耦合性机制的缺失。高校没有把政府、企业纳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存在单打独斗的情况,没有形成高校、政府、企业三方的合作育人模式。
目前,参与“伊拉斯谟+计划”的中国高校有40多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在2015-2020年期间,“伊拉斯谟+计划”面向中国高校的双向流动项目中,中国高校参与了1088个项目,跨国流动人数达7890,其中流动到欧洲的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共计4705人,到中国高校来交流学习或工作的人数达3185人。同时,“伊拉斯谟+计划”为中国高校提供62个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已有344人获得该项目奖学金。该项目期限为1-2年,学生在此期间至少要在欧洲两个国家学习,成绩合格可以获得联合双学位或多学位。自2015年以来,“伊拉斯谟+计划”发布面向中国的高等教育行动能力提升项目908个,致力于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教改革、课程建设发展、治理能力提升、以及高等教育与企业关系的建立。[5]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和欧洲高等教育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伊拉斯谟+计划”对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办学理念、模式、教育改革与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积极推动《留学中国计划》提供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参考。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更是要加快自身的国际化办学进程,提升办学影响力和竞争力。然而,从目前中国参与“伊拉斯谟+计划”情况来看,主要是一些中国知名大学参与其中,地方高校引进和实施“伊拉斯谟+计划”的案例凤毛麟角。那么,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办学条件不十分成熟、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在借鉴“伊拉斯谟+计划”和开展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一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教育国际化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情况下,提升自身对外开放办学的能力。二是当前的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否能达到教育国际化的标准,满足国外合作高校的需求。三是地方高校如何有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四是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如何挖掘地方独有的教育特色资源。
三、“伊拉斯谟+计划”对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一)提高对教育国际化思想理念的认识高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始思考如何在区域位置、地方经济、办学条件等处于劣势的状态下,抢抓机遇,搞好国际化办学。之于地方高校而言,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国际教育价值以及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欧盟在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意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承担欧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硬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的重任,也深刻认识到通过各国之间教育的合作交流能够促进欧洲各国的相互理解。欧盟从整体发展理念上,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而“伊拉斯谟+计划”的推行是欧盟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推手,也是欧盟重振欧洲高等教育世界地位的得力举措之一。“伊拉斯谟+计划”是欧盟各国获得优质办学资源、提升办学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伊拉斯谟+计划”引进并输出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使欧洲的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前列,因此我国地方高校要创新国际化办学理念,提升对国际化办学价值的认识高度,要将国际化办学提升到学校发展核心战略中,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获得优质的办学资源,从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将国际化办学理念和要素全维度地嵌入到办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育国际化视域下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大学职能。
(二)加大对教育国际化顶层设计与政策的融入深度
国际化办学的顶层设计是国际化办学实践的依据。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规划设计要嵌入国家的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地方高校的办学全过程。“伊拉斯谟+计划”是在促进欧盟一体化建设、稳固欧洲高等教育在全球的核心地位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伊拉斯谟+计划”的塑造和发展积极融入了欧盟发展大战略的元素。欧盟出台的系列与欧洲整体发展或教育相关政策《欧洲合作框架联合报告》《教育与培训工作2010计划》《欧洲2020战略》《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框架2020》所确立的战略目标及行动纲领,为“伊拉斯谟+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了政策导向。[10]“伊拉斯谟+计划”经历三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第一个时期是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阶段。主要通过促进学生与教师在欧洲境内跨区域流动来实现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第二个时期是欧洲高等教育打破地域的扩展阶段。欧盟在充分借鉴地区内外教育交流项目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设立全球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将项目执行拓展至非欧盟成员国;第三个时期是合作领域拓展阶段。除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的合作,该项目还拓展延伸至培训、青年事业以及体育运动等领域。上述三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紧扣欧洲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不同时期欧盟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地方高校也要认真研究国家战略,比如深入解读“一带一路”战略,抢抓“一带一路”赋予国际化办学发展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利用“一带一路”搭建教育国际化平台。地方高校也要积极应对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利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拓展地方高校国际教育优质资源。[1]大部分地方高校是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因此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划设计也要考量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素。
(三)提升教育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
国际化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拥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才有可能使课程建设国际化与人才培养国际化成为现实。只有“拥有国际知识和国际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世界意识、全球观念以及掌握世界科学知识的国际人才”。[11]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作为“伊拉斯谟+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过去6年的实施过程中,共计为80万教师提供了出国进修或教学机会。[5]
作为地方高校,也当顺势而为,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台相关的激励性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出国学习交流、攻读学位等。比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发布的留学项目、国家汉办发布的汉语志愿者境外援助教学项目以及各省发布的留学项目,都有资金资助。鉴于此,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能力申请获批的教师积极申报,以拓宽地方高校教师的出国交流和学习的资金支撑渠道。国际师资的引进应该考虑学校学科发展、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引智工程”工作力度,聘请有专业背景或专家型外籍师资,扭转外籍师资只限于语言教学的局面,实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型。
“伊拉斯谟+计划”中还包含的“The LEAD Project”子项目,一般通过三个阶段的欧洲国家高校考察、交流、培训等形式,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国际合作水平与国际化管理能力。“LEAD”项目还开设了中欧高等教育合作窗口,地方高校从事国际教育的管理者可以申请该项目,学习欧洲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提升教育国际化管理水平,打造高素质国际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为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必须依靠一大批具有教育国际化理念及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教育合作与交流任务和要求,熟悉国外(境外)教育制度、具有中外合作办学日常管理能力和实务运作能力、适应新形势中外合作办学需要的管理人才和其他专门人才。
(四)拓展教育国际化形式的丰富性
1.增加学生跨国跨境流动。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人才培养国际化是地方高校实施国际教育的第一个维度。在全球化时代,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各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12]“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国际教育长期的战略目标。地方高校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呢?增加学生跨国流动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伊拉斯谟+计划”最重要的3个行动计划之一就是鼓励学生跨区域、跨境、跨国之间的流动,“伊拉斯谟+计划”为200万名大学生提供出国学习和实习的机会,学生通过国际流动项目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就业能力。地方高校的学生跨国流动是双向的,一是“引进来”。在招收留学生的时候,除了完成招生指标之外,国别丰富性、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应列为招生标准;二是“走出去”。目前各个省都有各类留学交流项目,这些项目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在不同国家间流动的机会,地方高校要加大学生“走出去”的力度,鼓励学生通过省、市发布的学生留学交流项目,申请跨境、跨国交流。地方高校还要推进学生流动制度化,加大派往国外学习的力度,有计划地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
2.优化课程体系。与国际课程接轨的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离发达国家对课程国际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为了缩小差距、力争课程国际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地方高校要大力推进国际化课程建设,地方高校可以从“伊拉斯谟+计划”的课程开发中受到一些启示。“伊拉斯谟+计划”十分重视跨国跨校联合课程的开发,欧盟不同国家、不同高校联合设置课程内容,鼓励从全球视角开发课程,设置跨学科交叉课程,多校提供各自优势课程。这种跨国跨校联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助于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13]地方高校的课程国际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加强本土课程资源开发。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以国际化的视角开发课程,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以中外教师合作的形式编撰教材,加入民族化、本土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二是加大对国外优质课程的引进。包括对原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体系;三是跨国跨校联合课程的开发,与国内外高校联合设置课程内容,通过线上教学实现优质课程共享。国际化课程的体系建设是地方高校在地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学生没有出国交流,依然能享受国际教育资源。
3.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教育开放,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地方高校要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等维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伊拉斯谟+计划”的国际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该计划为国际研究生提供整合的优质课程,由联合培养项目学校的资深教授授课,实现跨国跨校联合课程的开发。学生从联合开设课程与实践项目中,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科教融合培养体系的建立。地方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外方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并有机融入合作项目的课程体系中,实现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教学的全面接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采取X+Y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国外学习期分别为X、Y年。在国内学习期间,课程可部分或全部由外方师资在中方授课;在国外学习期间完成剩下课程。学业完成并达到毕业条件以后,获得学位或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国际化优质课程建设、国际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跨国跨境流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推动我国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4.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国际化教育进程中人才培养国际化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建立地方政府、企业、高校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欧盟各国各级政府倡导下,“伊拉斯谟+计划”具体的举措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跨学科的模块化课程,将实践学习引入到培养方案中,让学生接触到实际案例,并向其提供在国外企业实习的平台,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依托“伊拉斯谟+计划”,高校与企业结成300个知识联盟与技术联盟,参与联盟的分别有3500个和2.5万个教育机构与企业。校企联合设置创业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制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知识联盟与技术联盟的建立打破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实现高校与企业对学生的联合培养。地方高校可以借鉴“伊拉斯谟+计划”校政企合作的模式,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合作联动,推动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政府、企业和高校三个层面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产教融合领域里。地方政府是在地国际化得以在高校顺利推广和实施的有力保障。地方政府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指导,为高校推进在地国际化战略提供合理规范的制度支持,调配整合本土的优质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政策许可。地方政府要明确要求企业有责任、有义务联合高校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高校师生走进企业。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学校可以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技术联盟,教师可以走进企业,与其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实践能力提升的平台和技术指导等。如学校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帮助师生获得去国外企业学习的机会,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国际素养。
总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立足本国国情和本校实情下,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国际化办学思想和理念,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本土化路径,积极推动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跨越式发展,提升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实力是应然之举。
[1] 伍宸,宋永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变迁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53-58.
[2] 曾满超,于展,李树培.中日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42-51.
[3] 魏华,卢黎歌,李华.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案例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4-108.
[4] 李英.“伊拉斯谟+”计划:欧盟高等教育政策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89-94.
[5] Erasmus+. EU programme for education, training, youth and sport[EB/OL].[2021-06-25].https://ec.europa.eu/programmes/erasmus-plus/about/statistics_en.
[6] 任宪龙.“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57-60.
[7] 侯长林,罗静,陈昌芸.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策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6):1-8,34,129.
[8] 李盛兵.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区域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65,189-190.
[9] 苏庆伟,王立国,吴荣秀.瑞典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理念、目标及支持体系——基于《瑞典高等教育和科研国际化战略》的研究和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65-70.
[10] 林迎娟.从伊拉斯谟项目发展解读欧盟国际教育政策走向[J].改革与开放,2018(9):52-55.
[11] 张树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对策[J].江苏高教,2006(2):54-55,127.
[12] 仲彦鹏.在地国际化: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路向[J].山东高等教育,2019(1):35-41.
[13] 陈晓清,孙雯.欧盟伊拉斯谟系列计划中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8(4):98-103.
[14] 刘晓亮.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Enlightenment of “Erasmus+ Progra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Qian
(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Education,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rasmus + program” innova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establishes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ts formation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much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enlighten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improving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laying stress on top-level design, enhancing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staf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Erasmus+ Program,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enlightenment
G649.1
A
1673-9639 (2021) 06-0041-09
2021-09-11
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研发[2017]85号)。
李 谦(1971-),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教育。
(责任编辑 陈昌芸)(责任校对 王立平)(英文编辑 田兴斌)